FDDI观点
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面临疫情之后中国重振经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历史重任,5%的目标设定依据是什么?如何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过去五年的成就、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以及2023年中国政府的发力重点?3月5日,张军教授就此问题接受观察者...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发展研究院院长金力院士3月5日在上海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针对报告中关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突出强调基础研究和创新策源的内容发言,并提出相关建议。
未来,中国经济将从过去疫情防控时代的稳经济的主旋律,进入后疫情时代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然而,面对当前内外经济下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的现状,传统的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存款准备金调控,同业拆借市场干预,贴现率调整)收效有限。面对这一现状,为何稳健适度的货币政策尤为重要?怎样的具体举措可以保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国科学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发展研究院院长金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线性接续关系已被逐步打破,对基础研究的认识,已成为制约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式现代化对民主化的要求不同于西方,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它造福全体人民,同时也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越性或者说社会主义民主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使每个人都成为现代化的创造者,同时也使每个人成为现代化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