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俄乌冲突爆发并不断升级,中美博弈带来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世界格局重大变动过程中的信息爆炸,不断加剧国内网络舆论场的认知撕裂和情绪恐慌。其带来的社会心理压力不容小觑,其背后原因值得深入分析。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地时间26日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了45分钟的对华战略演讲。他强调美中关系是“最复杂和最有影响力”的关系,将此前的“竞争、合作、对抗”原则改为“投资、协同、竞争”,称中国对国际秩序构成“最严重的紧迫性长期性挑战”,宣布要“塑造中国周边新环境”,在国务院内部成立跨部门的“中国小组”(五角...
总体而言,拜登政府最新版对华政策有哪些变与不变?美国的对台政策将如何影响台海局势?拜登为什么说未来十年是“决定性的十年”?美国给中国设局,中国该如何应对?针对上述问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在采访中进行了权威解读。
2022年5月27日,复旦大学举行了建校117周年科学报告会综合学科专场,来自大数据、类脑、医学智能、能源经济、传播学等领域的六位专家,聚焦学科融合创新,分享他们的最新成果与治学思考。
今年是复旦大学迁校江湾永久校址一百周年及复旦功勋校长李登辉先生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召集海内外多位专家,于2022年5月6日举办了线上讲谈会《“沪滨屹立东南冠”:东南网络中的复旦大学》,研讨复旦大学与近代中国的诸多话题。本文为讲谈会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陈以爱教授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