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
生物多样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价值。然而,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已被联合国列为三大全球性危机。1992年以来,我国在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过程中呈现出从被动的追随者、积极的参与者到主动的贡献者三种角色的转换,为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贡献了治理理念和行动...
相比中美,日本的数字经济发展处于被动落后的局面。在企业层面,日本几乎难以找出能与美国的谷歌、苹果、脸谱、亚马逊以中国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相竞争的数字巨头。在行政层面,日本政府推动的大量电子化、数字化项目进展迟缓。作为在电子和信息技术制造业方面的强国,日本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被动落后主要有两大原因:...
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县域、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融合发展,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
1972年2月28日,在美国总统尼克松结束访华之际,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史称“上海公报”。作为外交史上的一份经典性文件,“上海公报”奠定了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石,也提供了处理两国关系的重要指南,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一直指导着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今天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