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撰写文学史的挑战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10 23:07:45 来源: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收藏本文

2022年10月15日上午,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协办的“撰写文学史的挑战”讲谈会于线上举行。本次讲谈会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陈引驰主持,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及翻译讲座教授张隆溪主讲,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授郜元宝、苏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授季进、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授王柏华、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副教授张万民参与对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程美宝出席。


图片

活动开始前的合照



讲座环节,张隆溪教授从19世纪的文学史撰写讲起,通过梳理泰纳(Hippolyte Taine)、弗朗西斯柯·德·桑克蒂斯(Francesco de Sanctis)、海登·怀特(Hayden White)、戴维·珀金斯(David Perkins)等人的文学史观,勾勒出西方近两百年的文学史历程。张教授引用戴维·珀金斯等人的质疑和忧虑,反思了后现代历史观念下的文学史书写模式,并且指出“世界文学”这一概念的重新提出,为建立一个较为平衡的世界文学史提供了可能。


图片


讲座掠影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张教授还分享了他最近参与主编和撰写的两部文学史:《文学:一部世界史》(Literature: A World History)和英文版《中国文学史》(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这部四卷本世界文学史尽量照顾到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文学传统,最大程度上超越了欧洲中心论,是一个可喜的成果。而张教授本人刚刚完成的这部最新的《中国文学史》特别突显了文学之为文学的美学价值和经典的力量,希望能够向国外读者展示中国悠久和深厚的文学传统,再一次为打破中西知识的不平衡做出了努力。


图片

讲座掠影


主讲结束后,郜元宝教授、季进教授、王柏华教授、张万民教授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张隆溪教授在流通概念的局限性、文学的审美价值、文学经典的时间性等方面展开讨论。


活动最后,陈引驰主任再次感谢张隆溪教授与各位老师和同学对本次活动的支持。“撰写文学史的挑战”讲谈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的完整记录稿将发表于《学术月刊》2023年第一期,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