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特朗普2.0与中美欧三边关系走向”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作者: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5-07-18 13:49:44 来源: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收藏本文


2025年7月6日,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联合主办,复旦国研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承办的“特朗普2.0与中美欧三边关系走向”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复旦大学等单位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围绕中美欧关系的结构性变化、欧洲战略自主路径、国际秩序重构趋势等重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图片


复旦国研院副院长林民旺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院长吴心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研究员分别作主题演讲。吴心伯教授指出,特朗普2.0时代中美欧三边关系正在经历结构性重构。中美关系正从战略对抗走向战略竞争加战略交易的模式,中欧总体趋势走向改善,美欧关系则渐行渐远。冯仲平所长指出,中美欧关系日益复杂,欧洲态度摇摆,未来十年将是欧洲从一体化走向战略自主的关键过渡期。从长远看,中美欧博弈态势取决于欧洲的战略选择,尤其是在中美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欧洲的战略重要性更加凸显。


第一单元围绕“特朗普2.0与国际秩序变迁”展开,我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严少华担任主持人。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分析了特朗普2.0背景下欧美经贸博弈的趋势及欧洲运用数字税等手段对美施压的策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孔田平研究员以戈尔巴乔夫与特朗普为例,阐释了转型性领导人对国际秩序重构的深层影响。我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简军波副研究员指出,中欧共塑多极稳定秩序既具共识也存挑战,在此基础上可寻求有效合作路径。复旦国研院美国研究中心温尧副研究员则强调,特朗普对国际制度功能性的否定重构了全球霸权角色与公共产品供给格局。


第二单元主题为“特朗普2.0与中美欧关系走向”,由复旦国研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简军波副研究员主持。中国社科院赵晨研究员认为,俄乌冲突虽提升欧洲军工订单,但欧洲战略能力短板难以在短期内弥补。复旦国研院美国研究中心赵明昊教授指出,特朗普2.0可能推动美国进入“非自由主义民主”新阶段,并推动全球右翼民粹主义的进一步主流化。中国社科院魏南枝研究员认为,特朗普2.0是美政体结构性调整的体现,两党已分别代表不同垄断资本。我院南亚研究中心张家栋教授提出,AI技术正赋能全球治理,中美欧将主导技术治理格局。中国社科院张海洋研究员指出,欧盟统一大市场建设面临内部妥协与对外博弈双重压力,冯德莱恩以对外强硬谋求内部平衡。复旦国研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严少华青年副研究员则认为,俄乌冲突加速欧洲安全架构重构,防务自主正在从口号迈向现实。


第三单元以“中美欧与外部的互动”为题展开,由中国社科院赵晨研究员主持。复旦国研院南亚研究中心林民旺研究员指出,欧洲在美国全球霸权体系中角色正在调整,战略自主与依附并行。中国社科院贺之杲副研究员结合七国集团及北约峰会研判欧美政策协调的新动向。复旦国研院中东研究中心邹志强研究员从中东视角分析了特朗普2.0时期的美国地区政策。中国社科院张超副研究员以互联互通理论为工具,探讨“一带一路”与“全球门户”倡议之间的互动逻辑及“去互联互通”风险。中国社科院曹慧副研究员指出,特朗普2.0时期的“能源优先”战略将对全球气候治理形成挑战,中国应在内外两方面稳中应变。


在闭幕环节中,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与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所长分别致辞。丁纯指出,中美欧三边关系的关键变量不仅在于中美互动,也取决于欧洲的战略选择与政策执行力,呼吁进一步加强对欧洲内部多元逻辑的研究。冯仲平强调,中国学者应提升学术研究、政策分析与国际传播三项能力,牢牢把握话语主动权。


本次研讨会围绕中美欧三边关系的结构变化与战略走向展开深入交流,为理解后特朗普时代世界格局变动与中国的应对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政策启示。


来源丨https://mp.weixin.qq.com/s/6abLeDQVaSqu7NKw3x5V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