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观察|特朗普加税施压,卢拉强硬反击:美巴关系再陷僵局?

作者:李昱昀 发布时间:2025-07-18 22:19:12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01

特朗普对巴西发起贸易争端

的事件背景

  

2025年7月9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公开致信巴西总统卢拉,宣布拟对巴西进一步加征关税。在信中,他明确提出三方面的核心关切:其一,重申对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Jair Bolsonaro)当前所面临司法程序的关注,要求巴西政府停止相关调查与起诉;其二,批评巴西联邦最高法院,尤其是大法官亚历山大·德·莫拉埃斯(Alexandre de Moraes)对于跨国科技平台所采取的监管和惩罚措施。特朗普指控该法院“向美国社交媒体平台下达数百项秘密且不公正的审查命令,并以数百万美元罚款及将其逐出巴西市场”,并将此行为定性为“对自由选举和美国公民基本言论自由的攻击”;其三,基于以上两点,特朗普宣布将于8月1日起对所有从巴西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加征额外50%的关税,并警告称,对通过第三国转口以规避该关税的贸易行为,也将予以追溯性征税。


这种做法显然是一种高度政治化且带有胁迫意味的贸易压力手段,通过将贸易武器化来实现更广泛的外交或意识形态目的。对此,卢拉总统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强硬回应,明确指出:“巴西是一个拥有主权的国家,拥有独立的制度,不会接受任何人的干预”。


图片

博索纳罗同特朗普关系密切。图源:路透社


根据巴西政策分析专家蒂亚戈·德·阿拉加昂(Thiago de Aragão)所指出,特朗普的真正核心诉求并非前两项所涉的司法问题,而是关税本身。关于前两者,无论是干预针对博索纳罗的司法程序,还是要求最高法院改变对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立场,均属于巴西国家内政,具有高度的法律敏感性,且显然超出了卢拉政府的职权范围。这些要求更多是出于政治性和象征性考量,旨在服务于特朗普国内政治议程中的特定选民群体和利益集团。前者意在巩固其与极右翼MAGA阵营的政治同盟,通过公开支持博索纳罗来迎合美国保守派选民对全球右翼民粹主义运动的认同感。后者则是为了安抚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对巴西监管制度的持续不满,回应这些跨国企业在面临巴西最高法院严格内容审查和平台监管措施时的商业利益诉求。相较之下,取消关税是巴西政府在其行政权限内可以实际谈判和决定的事务,因而是特朗普试图施压的现实重点。


02

特朗普对巴西

拟征收高关税的动因分析

  

虽然此次巴美关税争端的爆发时机恰逢金砖峰会召开之后,但巴西遭受贸易威胁的根本原因并非完全源于参与金砖合作机制本身。从《金砖峰会宣言》的文本内容来看,各成员国在涉美表态上采取了相对审慎的策略,宣言中并未对美国进行明确的指名批评。然而,正是由于担任峰会主席国的特殊地位,卢拉在有关金砖合作与全球治理改革的表态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和象征意义,加速了其进入特朗普政府决策视野的进程,使得原本可能在更长时间跨度内显现的双边贸易摩擦提前爆发。不过,面对特朗普针对金砖国家的集体威胁与指责,恰恰凸显了以金砖合作为代表的南方国家多边机制在当今国际格局中的重要价值。正如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塞尔索·阿莫林(Celso Amorim)所说:“这些威胁正表明需要像金砖国家这样的组织,一个能够回应、召开会议并达成共识的机制。”


图片

卢拉在本届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图源:路透社


美国此次对巴西采取强硬立场,主要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延续其惯用的谈判策略,该策略有意制造高调的外交摩擦与舆论冲突,营造危机氛围,以此强化自身在双边谈判中的筹码,最终通过施压手段争取实质性利益回报。这并非美国首次在关税问题上对他国进行威胁,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就曾因巴西货币雷亚尔贬值、声称贸易不公等理由多次威胁对巴西加征关税,但在双边进行谈判后最终未付诸实施。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博索纳罗之子爱德华德·博索纳罗(Eduardo Bolsonaro)在美国的政治活动。自今年3月以来,爱德华德便暂时辞去巴西国会议员职务并移居美国,致力于加强与美极端右翼的联系。作为海湖庄园的常客,他一直努力从特朗普的核心圈子中争取对其父亲的支持,并对巴西国内将自己塑造为“与美国总统有直接对话能力的人”。然而,爱德华德的这一系列行为引发了广泛争议。批评者认为他脱离现实,没有意识到美国关税政策对巴西企业家的经济影响,其中不乏其父亲的政治盟友。更为极端的是,他公开发表言论称,目前情况下巴美谈判毫无意义,只有在博索纳罗以及那些涉及政变未遂的人获得大赦的前提下谈判才有意义,并且持续力挺美国对巴西的高关税政策。


03

美国对巴西

新一轮高关税的影响评估

  

面对可能到来的关税威胁,从整体上来看巴西经济并不会受到严重的结构性冲击。首先,巴西是少数几个对美保持贸易逆差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巴西的贸易顺差达到73亿美元,同比增长31.9%,是美国对贸易伙伴中顺差额排名第七的国家。同时,巴西对美出口的商品结构较为集中,主要包括矿物燃料及油品、铁矿石、钢铁、铝材和原油等大宗资源型产品及部分工业制品,而非以农业产品为主。这些出口商品总额仅占巴西国内生产总值的0.3%,对其整体经济造成影响有限。


图片

巴西对美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是原油、半成品铁、钢产品。图源:彭博社


其次,从美国角度来看,对巴西产品加征关税并不会带来实际利益。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推动“制造业回流”“重振本土钢铁产业”的战略背景下,若对巴西这一主要铁矿石出口国施加贸易壁垒,美国自身将面临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结构性风险。这一政策冲突不仅削弱其产业复兴的实际能力,也可能对美国制造业整体成本与竞争力造成反作用。


最后,巴西对外贸易的多元化程度为其增强外部冲击韧性提供了坚实支撑。根据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经济科学学院教授里卡多·鲁伊斯(Ricardo Ruiz)的研究,2020年至2024年间,美国仅占巴西出口总量的11%,显著低于中国(30%)、欧洲(15%)和南方共同市场(11%)。这使得即便美方采取关税等限制措施,巴西仍具备通过调整出口结构和拓展替代市场来缓冲潜在冲击的能力。反观美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咖啡消费国,美国约三分之一的咖啡依赖巴西进口,且糖、咖啡、橙汁和肉类是巴西对北美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关税上调将推高相关商品价格,进而影响美国消费者利益。


然而,依旧不能忽视其对特定行业,尤其是巴西钢铁、石油等产业将产生的负面影响。一方面,钢铁是巴西对美国出口的重要商品之一,2024年占巴西对美出口总额的约17%。而美国市场占巴西钢铁出口总量的43%。换句话说,巴西近一半的钢铁出口高度依赖该市场。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等重点企业将面临北美市场份额缩减的风险,虽然可通过市场转移策略部分缓解冲击,但仍将不可避免地推高其在最重要市场的产品价格,削弱其国际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关税壁垒将导致巴西农产品出口受阻,进而引发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结构性下跌,对依赖出口的农业部门造成直接的收益损失。


在政治上,对正面临经济放缓与明年总统大选前支持率持续走低困境的卢拉而言,巴美关税争端反而可能成为其巩固政治地位的重要契机。在外部压力面前,卢拉展现出捍卫国家主权的强硬姿态,不仅有助于激发选民的情感共鸣,也为其重建政治动员能力提供了抓手。对于一位在第三任期中致力于平衡中间派支持与稳固基层基础的总统,这类对外摩擦正好为构建统一的国内叙事框架创造了空间。与此同时,博索纳罗所涉司法案件已不再是单一的刑事诉讼问题,而被巴西国内为一场关乎国家法治与民主秩序的制度性斗争。在此语境中,卢拉在国际舞台上的“主权捍卫者”形象,与国内“护民主”的政治话语相互呼应,提升了其在国内政治中的正面形象。


04

结语

  

尽管特朗普在致卢拉的信中语气强硬,但其过往行动表明,他常表现出反复无常的态度,且贸易威胁往往更多带有政治表演色彩,此前多次的关税威胁最终均在谈判后被取消。不过,《美洲季刊》特约编辑布莱恩·温特(Brian Winter)指出,与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巴拿马等高度依赖美国的拉美国家不同,巴西凭借其较为自主的经济结构及独立的外交传统,在面对与美国的战略摩擦时表现出更强的政策自主性和更为稳健从容的应对节奏。因此,特朗普与卢拉之间的对抗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缓和或解决。事件的后续走向仍值得持续关注,这不仅因为它是北美与南美两个最重要国家关系的重要风向标,更将对整个区域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于即将迎来2026年的巴西而言,卢拉政府能否妥善应对此次危机,将影响来年选举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