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梢虢 发布时间:2021-11-03 15:58:53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摘要
当地时间10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声明,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系统,使得本就复杂严峻的台海局势再起波澜。结合美国此前就台湾问题的种种动作和国内对台政策的争论,这份声明再次凸显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模糊。但长远来看,留给美国的政策选择空间正在不断缩小。
涉台言论密集,寻求“灵活”政策?
当地时间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声明,明确地支持台湾在联合国系统中的参与。《美国观察者》对此评论说,拜登政府正在效仿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采取的强硬措施。美国《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杂志则指出,这是美国近年来对台湾加入联合国最高层级的公开支持。这无疑为近来日益复杂的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增添了不确定因素。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图源:路透社。
在此声明发表的四天前,美国国务院与台湾外事部门的高级代表就扩大台湾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论坛的参与进行了实质性的对话。《南华早报》援引中国社科院美国事务专家刘卫东的话说,华盛顿正在加强与台北的接触,以此向北京发出一个信息:“我们有足够的权力约束你们,而你们没有力量反击。”这项声明就是美台接触的最新成果。
十月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争论未曾停歇。1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称,台湾有能力和理念相近的伙伴携手,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与前一天中国大陆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的表态针锋相对。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图源:《华盛顿邮报》。
此次布林肯的最新声明更是选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的时机发表,充满了挑衅意味,进一步激化了本就不稳定的台海局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对台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相反,这是美国长期以来采取模糊而灵活的对台政策的最新写照。
在这份300多词的声明中,布林肯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述台湾地区取得的所谓“成就”,包括其政治体制、高新技术经济、文化教育和疫情防控等,以此凸显台湾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布林肯说,由于国际社会面临着大量复杂的全球问题,所有利益攸关方都必须帮助解决这些问题,而台湾被排除在外破坏了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的重要工作。他列举了台湾未加入国际民航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等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因此,声明强调,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系统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务实议题。
对此,国内有学者评价称美国最近在打台湾牌时更加“圆滑”(tactful)。然而,这种灵活的说辞模糊了问题背后的实质。美国《国家评论》杂志认为,在拜登政府考虑实施一项战略以对抗中国在联合国的不良影响之际,促进台湾的参与应该是其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台湾参与联合国系统绝非简单的务实议题,而是中美战略竞争视野下的重大政治问题。
支持台湾参与联合国系统的集会,图源:法新社。
事实上,这种模糊而灵活的说辞有其深刻的政策与战略背景。布林肯在声明中强调,美国支持台湾积极、有意义地参与整个联合国系统和国际社会,是和《与台湾关系法》、三个联合公报和六项保证所指导的“一个中国”政策相一致的。然而,所谓的“一法三公报六保证”构建起来的是一个有着内在张力和巨大解释空间的政策框架。
比如说,《与台湾关系法》为美国持续向台湾出售·军事武器提供了依据,这显然与美国在《八一七公报》中许诺的最终解决售台武器问题背道而驰。美国在联合公报中阐述的立场也值得玩味。据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分析,尽管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表示“承认北京的立场”,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美国从未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拥有主权的主张。长期以来,这些模糊而又矛盾的表述使美国的对台政策充满弹性,有时甚至呈现出前后矛盾的情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曾于当地时间21日宣称,如果台湾受到中国的攻击,美国承诺将为其提供防御。随后,白宫官员对此进行了澄清,表示美国的对台政策没有发生变化,美国“将坚持在《与台湾关系法》中作出的承诺,继续支持台湾自卫”。
10月31日,在罗马参加G20峰会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接受CNN专访时,面对主持人多次就美国是否会在大陆对台使用武力时保护台湾的提问,布林肯以外交辞令式予以回避。最终在主持人的持续提问下,布林肯表示,美国依然保持对台政策连续性的立场,即美方坚持确保台湾自卫能力的承诺,强调拜登总统从其作为参议员投票支持《与台湾关系法》时到现在就任总统,对台立场没有改变,美国寻求的是始终确保没有人以任何单方面行动的方式破坏台湾现状。
美国总统拜登,图源:美联社。
对此,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分析称,美国对台防务关系的战略模糊一方面阻止了中国大陆可能采取的对台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则对台独势力形成了威慑,维护了“不独不统”的台海现状。《外交学者》援引拜登提名的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olas Burns)在其听证会上的话说,战略模糊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也是防止台海战争的“最聪明、最有效的方法”。
战略模糊的空间,
是不断扩张还是持续收窄?
不可否认,美国对台政策的“战略模糊”确实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台湾始终没有正式宣布独立,数次剑拔弩张的台海危机最终都被顺利平息,台海“现状”得到维持,留下的只有一场场三方之间的口水战。但长远来看,美国试图在台湾问题上继续打擦边球正变得越来越困难。
首先,中国完全无法接受美国所谓的“战略模糊”。在2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表达了对布林肯最新声明的“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指出中国从一开始就绝不接受美方单方面炮制的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和“对台六项保证”,并警告说:“如果美方继续在打‘台湾牌’的道路上一条路走到黑,必然会给中美关系造成颠覆性的巨大风险,严重损害台海和平稳定,也必将严重损害美方自身利益。”这一罕见而严厉的措辞引起了美国媒体的集体关注。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战略模糊”正在遭遇强大的压力,未来美国在对台政策上的灵活空间将被不断挤压。许多美国主流媒体对美国模棱两可的对台表述感到厌烦。《华尔街日报》尖锐地指出,一再宣称美国对台湾“坚如磐石”的承诺是好的,但还不够;华盛顿应该发起一场运动,确保台湾成为联合国的正式会员国。
台北市,图源:新华社。
事实上,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舆论界。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国内的一些立法者一直呼吁华盛顿承诺对台北采取坚定的安全保证,放弃长期存在的美国战略模糊政策,或者至少认真考虑这样做。《政客》杂志近日采访了共和党参议员汤姆·蒂利斯(Thom Tillis)和民主党众议员阿米·贝拉(Ami Bera),他们都表示支持摆脱“战略模糊”,以此向中国展现决心。可见两党在这一问题上已存在一定共识。
这一共识也产生了现实的政治后果。《国会山报》提到,《台湾盟友国际保护和加强倡议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于2019年在参众两院获得一致支持,该法案要求国务院向国会报告为加强台湾与世界各地的外交关系和伙伴关系所采取的措施。在某种意义上,布林肯的最新声明可以被视为对国会强势要求的回应。
在愈发复杂的台海局势下,台湾也希望得到更多来自美国的坚定承诺。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消息,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28日接受采访时被问及“现在台湾有多少美军”,她表示“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多”,这使她成为数十年来第一位承认美军驻扎在台湾进行训练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显然,美国的战略模糊不断为台湾的越界言行壮胆,这反过来也“绑架”了美国的对台政策。美国还能在这条机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多久,这个问题正高悬在风起云涌的台湾海峡之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