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下一个十年,金砖将走向何方?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18 09:48:52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image.png


2019年11月15日晚,复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接受东方卫视《今晚60分·焦点对话》栏目主持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蒋昌建采访,就金砖机制体制的团结效应缘何而来、金砖机制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影响如何、俄罗斯在下一届金砖峰会中将提出何种新理念等问题发表看法。


蒋昌建:那么关于金砖机制相关的话题,我们在上海的演播室特别邀请到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先生。沈先生,我们都知道,在国际社会当中,多边经济合作的机制有一些。比如说美国在贸易战争中与欧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也使得美欧之间的经济关系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另外我们也知道,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也遭到了英国脱欧事件的影响。那么也有人,特别是媒体,对金砖机制的一种团结的氛围一直表示怀疑,怀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异质性太强了。但是没有想到,金砖机制恰恰体现了金砖国家的这种巩固的团结以及更紧密的合作。所以我想第一个问题,问一下沈逸,就是金砖机制体现的这种团结效应到底是什么原因?


沈逸:我想这个团结效应大体上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第一方面是金砖国家共同的利益需求和诉求导致的。这个共同的利益需求和诉求就是对于金砖国家来说,他们都聚焦于发展,他们都聚焦于寻找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都把提升民众的福祉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同时他们也无意追求一种外部的霸权。第二,是对于现存的国际治理体系的一种比较理性和共同的认识,就是多变主义以一种相对自由的方式有序地进行全球贸易是有利可图的,但是需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变革。第三,是金砖国家遵守一种共同的游戏规则,就是尊重以主权平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国际法原则,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一种非常宽松、舒适、有弹性的合作机制。因为上述三点原因,所以金砖国家尽管是一个多样性的一种标准体现,但他们最终实现了一种有效的合作。


蒋昌建:好,我们知道习主席在这一次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中也做了发言,发言当中也谈到一种基本观点,就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那么从您的角度来看,请简短地告诉我们,金砖国家这种合作的机制对这样的一种变革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沈逸:至少贡献了两方面作用,第一,在这个原有全球化体制动力源不足的情况下,金砖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动力来源。第二,对原有体制存在的不足的地方,金砖国家提出了一种理想化的新的修订模式。


蒋昌建:好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关心下一届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的会晤,当然主办国应该是在俄罗斯,俄罗斯也非常明确地为下一段会晤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想法,一个是希望用“金砖+”的形式来举办峰会,也就是说要有一些新的拓展模式,那么根据你掌握的信息,俄罗斯方面在下一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还会有哪些新的提法?


沈逸:“金砖+”这个概念最初是中国首创的,现在俄罗斯拿过去用了,也就是说“金砖+”这个概念成为了各方接受的共识,它是通过一种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方式展开的。在俄罗斯方面,它有希望在它主持这届峰会的时候提出一份新的金砖五年发展战略,因为从它上一轮提出这份文件已经五年过去了,而在上一次五年战略里,可能最具看点的是有没有可能金砖从一种所谓的利益共同体向一种价值和理念的共同体方向转型,从而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有益的方案和智慧。


蒋昌建:好,谢谢沈逸先生的点评。我们都知道金砖合作机制实际上是多变经济合作机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典范,它实际上为推动全球的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