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璐 发布时间:2019-11-19 10:08:38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本书作者在河边论坛发言)
【作者】姜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获国际关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发展、非洲政治经济发展、中非关系及发展合作。在International Affairs、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国际政治研究》、《国际展望》和《亚太经济》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过相关研究成果,目前正承担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中国对非援助创新与非洲国家发展自主性研究(18CZZ011)”。
【书籍信息】Jiang, Lu: Beyond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Chines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nd African Agriculture,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20.
简介
本书以中国与非洲的农业合作为例,探讨了当前中国在国际发展合作中的思路和模式。作者指出了目前中非农业发展合作的三种模式——传统型农业援助、创新型农业援助和农商投资模式,逐一分析这三种模式的历史渊源,并以在莫桑比克和南非为期十个月的田野调查为基础,探究三种模式的实践成果。本书对本世纪以来中国与非洲的农业发展合作进行了初步的定性评估,并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对政策落地过程中与预期不符的现象做出了解释。同时,作者还对比了中国与传统援助国(尤其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国)在发展合作方式上的差异,认为有必要扩展对于国际发展合作的理解,从而在官方发展援助以外采取更多样的合作方式,促进和实现双赢。
本书结构
本书共有六章。
引言部分介绍了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研究背景,特别是传统北方援助国(发达国家)与新兴南方发展合作伙伴(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加深的分歧,以及公共与私营部门在国际发展合作中更加显著的合作趋势。作者将中非农业发展合作的研究课题置于全球国际发展合作的大背景下,由此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关切与方法。
第二章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中非农业发展合作的历史。作者根据双边合作在动机、方式和管理上的差异划分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阶段(1960-1970年代)、过渡阶段(1980-1990年代)和目前阶段(本世纪初至今)。本章还聚焦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进行的对外援助改革,这些改革为中国当前对外发展合作的实践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中国与非洲发展合作的“创新型农业援助模式”,特别是通过研究中国在非洲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这一旗舰项目。本章分析了示范中心的政策目标、行为主体和运作机制,评估了自2006年以来该项目的总体发展情况,并以莫桑比克和南非的两个示范中心为为例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
第四章关注当前中非农业发展合作的另一种典型模式——“农商投资模式”。本章在揭示该模式的目标、主体与机制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了其在中国对莫桑比克四个农商投资案例中的实践。这四个案例在公司类型(如私营、国有或混合)、政府关系(与中国政府和莫桑比克政府)、投资领域(如大米、棉花等)和农商模式(融资、生产、加工与市场)方面各不相同,但同时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相似之处。
本书的最后两章基于历史和实证研究,尝试回应引言中提出的研究问题。
第五章采用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视角(Public Policy Implementation Approach),从政策、政策执行者和政策执行环境三方面综合解释中非农业合作中(尤其是在第三章和第四章探讨的“创新型农业援助模式”和“农商投资模式”)存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第六章首先总结了中国与非洲农业合作的历史进程,阐释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以及其他历史经验)如何塑造中国在对外发展合作中谋求“共同发展”的思维。随后,作者总结了中国当前对非农业合作的三种模式,阐述了“发展包(development package)”背后的逻辑及其与“共同发展”理念的内在关联。本章的最后一部分将中国对外发展合作的实践重新置于国际发展合作的全球视野中,并在与发达国家做法的比较中提出中国实践所涉及的“新”元素。
全书最后,作者呼吁学界与政界拓展对国际发展合作的理解与实践,从而在传统的官方发展援助之外采取更多元的合作形式,实现援助双方的共同发展。
(本书封面)
【撰稿】姜璐
【翻译】阳星月
【校正】姜璐、黄爱丹
【排版】刘承昊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观点,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