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芳、邵翔:加强区域经侦协同促进贸易监管数字化

作者:李玲芳 邵翔 发布时间:2019-11-06 15:25:36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11.6(2).jpg


长三角地区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交易总量大,占比高,贸易中的信用风险同样成为长三角地区贸易需要应对的重要问题。基于义乌既有的成功经验,政府应该以系统化、整体化、模块化的思路构建长三角经侦平台,包括跨地区信用平台和商户论坛,强化区域间协作效率与信息共享,提高海内外商户参与度,形成良性信用监控、信息分享生态圈。


长三角地区贸易“先货后款”有利有弊


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2017年江苏、浙江和上海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位列全国第二、第三和第四位,江浙沪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6%,江浙沪皖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7%。


由于进出口交易总量大、占比高,贸易中的信用风险成为长三角地区贸易需要应对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的小额贸易中,“先货后款”的交易方式较为常见,即“卖家先发货,买家再付款”,因为信用证等第三方担保的付款方式,通常只针对大宗商品交易,且交易成本较高。“先货后款”降低了买家的融资难度,为出口商品带来了更多销路,但是也带来了回款困难的信用风险。


然而,面对贸易回款困难的问题,卖家经常无力规避,往往“自负亏盈”。第一是商家投诉时间成本高。特别对于小额贸易,违约方涉及面广且较为零散,商家投诉和公安部门受理的时间成本相对较高。有商家选择在论坛网站等社群求助,但是论坛求助的方式难以形成规模,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追偿。第二是投诉信息较散,信息不透明。目前,部分地区的公安局经济侦查网站定期发布预警信息,但是预警信息通常以案例的形式介绍“骗术”,缺乏投诉反馈并公开的渠道,对欠款风险的防范力度有限。


“经侦平台”与“经侦投诉机制”并行的成功经验


义乌作为中国进出口贸易重镇,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应对贸易欠款问题。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联合义乌小商品城网站建立的“经侦平台”采用了“经侦投诉机制”缓解外贸欠款风险:如果卖家遇到了不付款的外贸采购商,可以将采购商的公司信息以及欠款信息填报在经侦平台上,公安局的工作人员会对信息进行核实,并记录在采购商的信用档案中。填报的信息在平台上是公开的,所有人都能够看到。这样,卖家遇到陌生的采购商时,可以先在平台上搜索该采购商是否有不付款的历史记录。


经侦平台在经侦投诉信息的基础上,为每家外贸公司建立了信用档案。信用档案中包含外贸公司的成立时间、公司法人等基本信息,以及所有关于该公司的信用投诉记录。目前,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的普及率达到80%以上,卖家形成了使用经侦平台查询外贸公司信用记录的习惯,义乌的贸易信用风险明显降低,市场经营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这个率先完善成熟的经侦平台有两层重要的意义值得特别关注,第一是为解决营商环境与商贸秩序的核心痛点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二是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构架中,持续发挥重要的示范与带动作用。这两点不但对于义乌的发展路径提供了自信,也将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助力。


构建具有长三角特色的经侦平台


首先,构建覆盖长三角地区的信用信息查询平台,分三个步骤进行。可先以贸易进出口较大城市开展,逐步推广。以各地信用办为基础,联通各地各部门信息资源。而后在构建长三角经侦预警平台时,要充分利用刑事资源、行政资源,融合各部门信息优势对长三角地区的贸易商建立信息档案。


相关部门可以围绕贸易商的信用风险等问题,考虑收集以下信息:公司基本信息,可以联动各地工商部门和出入境部门,为长三角的海内外贸易商建立信用档案,包括公司名称、公司法人、公司成立时间、公司地址等信息。在经侦平台建立后,对贸易商的欠款投诉信息,更新在该贸易商的信用档案中。公安部门对欠款投诉的核实工作,也记录在贸易商的信用档案中。


同时,长三角经侦平台还应构建商户信用监督和信息分享的公众平台。以论坛的形式建立集投诉、信息公开、信息查询、预警防范、法律咨询等信息于一体的经侦预警网站。具体架构上可以设置投诉窗口、留言板功能、信用档案查询、投诉评论榜、失信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律师咨询、预警信息发布、政策信息整合等板块予以完善。



(上海高校智库供上海学习平台原创专稿。供稿单位:复旦大学,作者李玲芳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研究中心-行为经济与金融研究室主任;邵翔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来源:上海高校智库

责任编辑:刘彦纬 高辉 周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