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闻一周说 No.582 | 9.29-10.5

作者:述恒 发布时间:2025-10-09 10:00:35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中国驻美使馆举行国庆76周年招待会

图片


2025年9月29日晚,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在华盛顿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


此次活动由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和夫人王丹主持,吸引了约700位中美两国政要、外交界人士、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外国使节及侨界代表出席。美国国务院、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商务部等机构代表,以及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伊利诺伊州联邦众议员杰克逊等嘉宾悉数到场。


谢锋大使在题为《砥柱中流担大道,沧溟破浪乘长风》的致辞中,首先向长期关心支持中美关系的各界朋友表达感谢。他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6年来的历史性变革,指出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人均寿命显著提高、全面小康建成以及科技创新持续突破。他强调,这一切都源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国的发展始终旨在造福广大民众。


谈及中美关系,谢锋大使表示,中美作为世界两大主要国家,应“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加强沟通与合作。他提出,两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与巨大的合作空间,应当“拉长合作清单,做大合作蛋糕”,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经济增长等全球性挑战中探索更多合作契机。他同时强调,双方需要管控分歧,避免陷入对抗,以推动中美关系走向稳定与健康的发展轨道。


此次活动不仅是中国驻外使馆举行的常规国庆外交礼仪,更是传递中国对美关系立场的重要信号。在当前中美关系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谢锋的讲话凸显出中国推动沟通、寻求合作的意愿,同时重申了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坚定立场。通过展示中国在航天等领域的成就,大使馆也借此强化中国现代化形象与科技实力的国际传播。

新闻来源:人民网、北京日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图片来源:人民网



卢比奥发表国庆祝贺声明

US Secretary of State Marco Rubio has sent Washington’s congratulations to China as it celebrates its National Day. Photo:AP


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于2025 年9 月30 日向中方发出一份简短的祝贺声明,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 周年。


在这份声明中,他写道:“代表美利坚合众国,我向中国人民表示祝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0 月1 日成立76 周年。”声明还补充说:“美利坚合众国祝愿中国人民在未来的一年里健康、幸福、繁荣与和平。”

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务院过去有在中国国庆前夕发表祝贺的惯例,但在2024 年,由于两国关系紧张,当时的祝贺被延后至国庆之后才发布。此次卢比奥的声明在时间上比去年更“及时”,在美国国内时间9 月30 日发布,恰在中国国庆日到来之前。


有解读认为,这样的祝贺声明具有象征意义,是在当前中美关系紧张背景下,试图保持外交对话与象征性善意的一项表达。同时,也有评论指出,这样的文字祝贺虽简短,却可能被视为一种外交礼节,而非真正的政策转向。


新闻来源:南华早报

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美发布“穿透性规则”升级出口管制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MOFCOM) Photo:VCG


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发布新版“穿透性规则”,规定凡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或“军事最终用户清单”的企业,其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将自动被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这意味着,母公司若被制裁,其多数控股的下属公司无须额外审查即可被纳入同等限制。


针对美方此举,中国商务部当天公开发表声明,严辞谴责美国此项新规“严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冲击国际经贸秩序、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并表示中国将“采取必要反制措施”。商务部声明指出,中方已决定对6家美国企业实施“精准制裁”,并启动对美进口碧根果的反倾销调查作为回应措施之一。在中国对碧根果的反倾销调查中,商务部已于9月25日就美、墨两国碧根果启动立案审查,理由是这些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对本国产业造成损害。


《金融时报》指出,美国此次修订出口管制规则,意在堵塞企业通过子公司规避管控的制度漏洞,强化对关联企业的技术限制控制。中国则在回应中既强调维护国内产业链安全与企业权益,也以反制措施来施压美国,向外界传达中方不会单方面被动接受管制升级的立场。未来围绕这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双方反制措施的力度与范围,以及国际社会对贸易秩序的影响,都是值得持续观察的焦点。


新闻来源:金融时报、路透社、全球时报

图片来源:美联社



美国国会预算僵局导致政府停摆

图片


2025年10月1日零时起,美国联邦政府正式进入停摆状态,这是自2018年以来、时隔近七年的再一次停摆。


停摆的直接原因在于国会未能在9月30日联邦资金耗尽前通过新的临时拨款法案。参议院的投票僵局使得财政拨款陷入停顿,迫使约75万名联邦雇员被迫休假,部分公共服务可能被暂停或延迟,包括国家公园、科研项目、统计数据发布及部分政府审批流程。


此次停摆凸显美国国会在预算问题上的严重对立。民主党主张将部分社会政策条款和医疗补助纳入拨款方案,而共和党则坚持提出“干净”的临时资金法案,避免附加政策条件。双方互不退让,导致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任何一方的提案都未能获得通过。


进入10月后,解决僵局的努力依旧无果。10月3日,参议院先后就两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进行表决。民主党提出的版本最终以46票赞成、52票反对遭否决,未能获得多数支持。随后,共和党提出的替代法案也未能得到足够票数通过,因未达到触发“程序性动议”所需的60票,无法进入实质性审议阶段这意味着,联邦政府停摆状态将继续延续,短期内看不到恢复运转的迹象。


停摆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首先,超过三分之一的联邦公务员被要求停工,部分雇员则需要在无薪情况下继续工作。其次,政府关键数据如就业报告、通胀统计可能推迟发布,增加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美联储在制定政策时将面临更多挑战。此外,民众日常生活也受到波及,例如航空安全检查和护照办理等服务可能延迟,州和地方政府也担忧联邦资金中断对基础设施和医疗项目带来的冲击。


在政治层面,停摆引发双方相互指责。共和党议员称民主党“不负责任地将额外政策强加于拨款法案”,而民主党则批评共和党“固守党派利益、拒绝妥协”。CBS News报道称,此次停摆正值大选政治周期,双方都在借预算博弈来彰显政策立场,增加未来谈判的复杂性。


新闻来源:路透社、华盛顿邮报

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美军战机逼近委内瑞拉海岸

图片


2025年10月2日,委内瑞拉国防部宣布,在未提前通报的情况下,美国至少5架美军战机以高速方式接近该国海岸线,距离约75 公里。这些战机以约400 节(约740 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飞行高度达约10,668 米。委方称其防空与空中监控系统全程追踪了这些飞机的行踪,并指责此举为“蓄意挑衅”行为。委内瑞拉政府已正式向联合国安理会以及拉美国家共同体提出抗议。


据路透社报道,委内瑞拉国防部长弗拉基米尔·帕德里诺(Vladimir Padrino)在电视讲话中表示,这些美国战机被认为是“帝国主义战机”,擅自靠近其加勒比海沿岸。他强调这一行为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是对主权与尊严的公然挑衅。委政府还指出,这些飞机是在其海岸线外飞行,但属于其空中交通控制区管辖范围,并要求美方“立即停止其鲁莽、冒险与好战的姿态”。


根据路透社报道,航线信息最初由哥伦比亚航空公司Avianca(一家区域航空公司)向委方雷达站提供,称所涉战机大约在距离海岸75 公里处被观测到。该公司后来对其报告是否准确尚未公开确认。美方至截稿时尚未就此事给出回应。


此次事件正值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军事部署加大、并频频对靠近委内瑞拉的海域展开行动之际。美国方面援引其正在进行的打击毒品走私行动,对部分海上和空中目标动武。委内瑞拉此前已将此类行为视为对其主权的威胁,并指责美国意图通过军事压力干预该国内政。


新闻来源:路透社、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图片来源: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美参议员呼吁对台海问题加大对华施压

图片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资深参议员吉姆·里施(Jim Risch)于10月3日宣称,计划提出一项名为《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侵略台湾法案》(Deter PRC Aggression Against Taiwan Act)。该法案拟建立由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牵头的工作组,负责提前识别中国大陆的军事及非军事目标,以便台湾遭受攻势时迅速对中方实施经济制裁、出口管制等措施。


中方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外部干涉都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侵犯。中方呼吁美国尊重一个中国原则,不要插手中国内部事务,否则必将遭到中方坚决反对和适当反制。


新闻来源:路透社、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图片来源: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认定卡塔尔袭击威胁美安全Israel's Prime Minister Benjamin Netanyahu shakes hands with President Donald Trump after a news conference in the State Dining Room of the White House, Monday, Sept. 29, 2025, in Washington. (AP Photo/Alex Brandon)


2025年9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将对卡塔尔的任何武装袭击定性为对美国“和平与安全”的威胁。


该命令指出,美国将把对卡塔尔领土、主权或关键基础设施的任何武装攻击视作对美国自身安全的挑战,并承诺在必要时采取外交、经济或军事等手段予以回应。卡塔尔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认为此举有助于加强两国防务合作与战略互信。


据路透社报道,该行政命令宣称:“美国应将对卡塔尔的任何武装袭击视为对美国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在发生攻击时美国将采取一切合法、适当措施,包括外交、经济、若有必要军事手段,以保护美国与卡塔尔的利益并恢复地区稳定。”行政命令于白宫官网发布,明确提到美方将与卡塔尔保持联合应急规划机制,以便在遭受外部攻击时快速协调行动。


分析指出,此举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类似于一种“安全承诺”或“防御保证”,在美国传统外交中较为罕见,尤其是针对单一国家。CSIS(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撰文认为,这项行政命令在法律层面尚存不确定性,因为防务协定通常须经参议院批准;若未来政府政策变动,该承诺亦可能被废除或调整。


新闻来源:路透社、AP News、金融时报

图片来源:美联社



美方称驻港总领事伊珠丽将继续履职

美方驳回中方警告 美中因她而斗


路透社报道,一名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在回应中表示:“美国外交官代表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美国利益,这在世界各地都是标准做法,包括在香港。” 这番言论是针对中国方面有关伊珠丽的评论。


中国驻港特派员公署负责人崔建春当天早些时候发表声明称,他已于周二会见伊珠丽,并就她履新以来的相关行为“提出严正交涉”。


中方的声明敦促伊珠丽“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包括不干涉内政,并与反华势力彻底划清界限”。声明还提出了“四个不得”的要求:不得会见“不该会见的人士”;不得与反华势力勾连;不得煽动、协助、资助任何破坏香港稳定的活动;不得干预香港国家安全案件。


伊珠丽于今年8月履新。早在2019年,她就曾因与学生活动人士接触而受到中国官方媒体批评。当时正值特朗普政府首任期内,香港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香港《大公报》曾刊登照片,显示一名美国外交官(被指为伊珠丽,当时在美领馆政治处任职)在豪华酒店大堂与学生领袖交谈。


新闻来源:路透社、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图片来源: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