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中德学者圆桌共话“国际秩序转型与中欧关系”

作者:田海伦 发布时间:2024-10-20 17:47:33 来源: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收藏本文

图片


2024年10月9日,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中欧学术交流基金举办的“圆桌对话:国际秩序转型与中欧关系”在复旦大学文科楼510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对话邀请了来自柏林自由大学、柏林社会科学中心、德国赫尔梯学院、东欧及国际研究中心等欧洲知名研究机构的学者,以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多位教授,共同探讨了国际秩序转型和中欧关系等热点议题。圆桌对话围绕“全球秩序的转型”、“多边主义的挑战与未来”及“中国—欧盟双边合作”三个分议题展开


柏林社会科学中心卓越研究项目SCRIPTS副主任亚塞敏·索伊萨尔 (Yasemin Soysal) 教授阐述了科学在全球秩序及其转型中发挥的“隐性”作用。她指出,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及其权威在全球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然而,随着反科学主义、民粹主义、后真相主义等思潮的涌现以及科学体系本身的碎片化倾向,科学权威在今天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她认为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正在通过提出新的“去殖民化”的科学范式改变既有全球科学体系的不对称性,是推动全球秩序转型的有益尝试。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薄燕教授强调,科学在中国政府决策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提升,这一变化的前提是政治发挥引领作用。她认为中国在世界秩序转型中的角色已然从单纯的参与者转变为关键参与者,甚至是领导者。但这一角色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旨在维护国际治理体系的公正和公平。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骥教授认为国际社会不应该忽视中国对当前国际秩序做出的重要贡献。他对学界经常使用的“国际秩序”概念进行了细致区分,即“自由国际秩序”、“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他指出中国坚定支持并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陈拯教授从现代性思维的基础出发,探讨了中国现代性身份的三个不同渊源。他强调国际制度与规范的变迁,以及国家在国际制度中的角色转变和规范建设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朱杰进教授提出,在讨论国际秩序转型时“时间因素”至关重要。他在历史制度主义的框架内详细探讨了国际制度的变迁路径。他提出,崛起国在改革国际制度时面临四种路径选择:替代、叠加、转换和偏离。


柏林自由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戴安娜·潘科 (Diana Panke) 教授讨论了国际组织数量的快速增长及其带来的职权重叠与制度复杂性。她指出,一方面,制度复杂性可能沦为大国竞争的工具,影响多边制度的运行;但另一方面,其通过为各个国家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减少某一组织瘫痪对全局的影响,但这种积极效应的产生必须建立在对制度复杂性进行有效管控的基础上。

柏林自由大学卓越研究计划SCRIPTS主任塔尼亚·博泽尔 (Tanja A. Börzel) 教授认为,“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并非不复存在,而是亟需改革。她系统性地提出了欧盟与中国需要共同关注两个关键因素:可持续的包容性发展和系统韧性,即在不损害核心特征的情况下适应外部冲击的能力。这两个因素可以在三个层面引导中欧进行机制化的合作:双边层面基于互惠的合作、中欧在第三国基于尊重的合作以及中欧在国际体系层面基于责任的合作。

圆桌对话会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与柏林自由大学卓越研究计划SCRIPTS就双边学术合作与交流进行了深入对话。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介绍了学院与柏林自由大学长期以来建立的密切合作关系,并提出在学生联合培养和课程共建等领域的合作倡议。柏林自由大学卓越研究计划SCRIPTS主任塔尼亚·博泽尔教授高度评价并积极回应了上述合作倡议,并提出在未来继续密切与学院在各个领域的学术合作交流。


供稿|田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