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4-11-12 17:26:39 来源:复旦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收藏本文
2024年11月11日,“科学智能十大前沿观察”和复旦联合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自研的四个科学大模型在科学智能创新论坛上重磅发布。其中,Planet Intelligence @Climate(PI @ Climate)大语言模型作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气候领域大语言模型,备受瞩目。该模型由复旦大学联合上智院、上海创智学院合作开发。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之际,研究团队共同推出了Planet Intelligence @Climate(PI @ Climate)大语言模型,旨在为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国际气候谈判和政策分析提供全面的知识支持。在发布会上,团队负责人我院院长,复旦大学校长助理、上智院理事长、上海创智学院副院长吴力波形象比喻:“它相当于一个气候变化科学家。”
科学家们该如何围绕气候变化来找到覆盖面最广、最有效的数据、模型、机理和政策?据介绍,从有价值的信息种子识别,到领域发现,再到模型精炼,团队不仅做了技术创新,还引入了超过2600亿词汇量的气候变化领域知识,是目前已知气候变化大模型当中最多的。为加强对专业领域的知识理解能力,团队邀请国家级气候变化专业科研机构、顶尖高校的100多名气候变化领域专家参与研究,从超过4万条的问答对中筛选出近2万对高质量的问答对,来加强专业知识的监督对于模型专业能力的提升。
在气候变化这一高度跨学科的领域中,模型专业能力的评测工作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团队在这一难题上也取得显著突破。“我们跨越46个学科领域,构建了约7740道气候评测问题的数据集,填补了当前气候领域大模型评测数据集的空白。”吴力波解释道。
未来,国际气候治理、气候投融资领域、能源电力系统低碳技术发展领域都是该模型的重要使用场景。为让模型更好理解使用者的问题,团队构建了智能体,通过思维链训练提升模型的逻辑推理能力,模仿人类在针对气候变科学问题时思考的过程。据悉,PI@Climate评测链接已得到中国气候代表团的专家们的试用,对方反馈“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