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如何在疫后的两极世界中保持平衡?

作者:迪米特里·特列宁 发布时间:2020-07-15 19:59:56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本文编译自卡耐基莫斯科中心(CMC)刊登的A как России удержать равновесие в посткризисном биполярном мире(俄罗斯如何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后的两极世界中保持平衡),原文作者为卡耐基莫斯科中心(CMC)主任Дмитрий Тренин(迪米特里·特列宁)。卡耐基莫斯科中心(CMC) 是俄罗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大规模研究俄罗斯内政、经济和国际关系基本问题的研究机构。它将研究成果提供给俄罗斯最高决策层,成为俄制定有关政治、经济和外交重要政策的可靠依据。


导语


尽管新冠疫情大流行引发的危机尚处于早期阶段,但已然大大加速了中美两极化进程。如何在疫后的全新两极化世界中保持平衡,是俄罗斯对外政策将要长期面临的主要挑战。



1

经营俄中平等关系



新冠疫情一度使俄中关系面临考验,所幸最终平稳过渡



当前的俄关系基于两个大国间的国家利益和主权平等,基本原则是“从不相互对抗,但也未必永远站在同一战线上”,是可靠性与灵活性高度统一的产物。中国已成为俄罗斯重要的经济、金融以及技术合作伙伴,在与西方关系日益恶化之际,俄罗斯选择强化与中国的关系。


然而新冠疫情一度使关系面临考验,所幸最终平稳过渡。疫情暴发初期,莫斯科方面出于对本国公共卫生安全的考量,未经事先磋商便即刻关闭了边境,所幸双方领导人的直接对话很快消弭了紧张局势。在此后的联合抗疫行动中,中国向俄罗斯捐赠了大量医疗物资,并派遣专家组赴俄;俄罗斯国有媒体高度赞扬中国的疫情防控举措,并连续播放中国电视台的抗疫相关报道。当美国试图将疫情归咎于中国并要求进行国际调查时,俄罗斯官员立刻予以谴责和反对。当西方国家提出要求中国为新冠病毒的爆发赔付数千亿美元时,俄罗斯媒体指责其为无理要求并与美欧对俄的制裁言论作类比。



对于俄罗斯而言,与中国的进一步合作必须避免过度依赖



两国同样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及其试图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的“美式民主”,因而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然而为了避免对中国的过度依赖,俄罗斯亦需开辟独立的经济道路。目前,尽管拥有必需的经济及技术资源,但俄罗斯的政治及经济状况仍未达到支撑其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要求。为了在中美对抗间保持平衡——即使与美国的对峙可能持续,与中国的关系可能加强——莫斯科方面必须开始发展与欧亚大陆其他主要经济参与者的关系。








2

寻求欧亚均衡之道




俄罗斯应与欧洲国家善意合作,逐步将其作为俄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外部来源



新冠疫情带来的危机在增强欧盟各成员国独立性的同时,再次打击了欧盟关于战略自主权的设想。然而对于俄罗斯而言,在当前条件下试图浪费时间和精力从内部破坏欧盟和北约没有任何意义,俄罗斯对欧洲的政策应当是积极的,强调与欧洲各国的善意合作,而非尝试干预他国内部政治进程。因此,修订俄对欧采取的信息政策一事势在必行。俄罗斯对欧洲国家实施的人道主义行动固然对俄欧关系施加了一定积极影响,但尚且不足以彻底改善俄欧关系。俄对欧政策总体目标应逐步修正为将欧洲作为该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外部来源,尽管并非唯一来源。


欧洲国家中,德国基于对疫情应对的成功,在欧盟乃至整个世界的地位均得以提升,对于俄罗斯而言,是时候向德国谋求政治与经济层面的深入合作。同时,俄法对话也已在进行中,对话以大陆安全以及中东、北非局势为重点。此外,俄罗斯具备与意大利(例如关于利比亚问题)、北欧国家(关于北极项目)、甚至英国(关于如何使两国间遭到严重破坏的关系正常化)以及与其他欧洲国家进行实质性讨论的条件,且不必对任何势力加以特别回避。



俄罗斯应谋求与日本和印度之间更紧密的合作,维持其在亚欧大陆的地缘政治平衡



俄美之间不断升级的对抗导致日俄关系正常化进程陷入僵局。日本的战略利益不仅仅在于要求俄方归还争议领土千岛群岛(象征意义为主),而更在于与俄建立稳定的关系。作为独立主权国家,这种地缘政治主权亦是俄罗斯利益的核心。再观俄印关系,虽历来友好,但早已停滞不前。两国在军事技术、能源、北极等领域的经济合作均存在进一步拓展空间。

在外交领域,印三角互动将可能成为上海合作组织(SCO)的核心,并负责维护亚洲地区的安全。俄罗斯期望将俄印关系提升至俄中关系水平,并与俄中、俄欧、俄日关系共同成为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主要结构要素,维持俄罗斯在亚欧大陆的地缘政治平衡。






结语:

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所面临的主要地缘政治问题不是与美国的对抗,而是如何找到与欧亚关系的平衡点。俄方必须注意维护中方的独立主权——这是与中国建立友好而富有活力的双边关系的唯一坚实基础。除此之外,俄罗斯还需与欧亚大陆其他主要外部经济来源(即欧洲国家、日本和印度)重建关系。争取平衡必将成为未来几十年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关键原则。






原文链接:https://carnegie.ru/commentary/81702


注: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编译 | 复旦发展研究院 洪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