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闻一周说No.298|03.21-03.27

作者:王丹阳 发布时间:2022-03-29 19:33:01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拜登出席北约峰会


当地时间3月24日,北约峰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会议持续了大约2个小时。


美国总统拜登出席北约峰会并发表声明,重申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以及加强北约联盟的承诺。拜登表示,在过去的几周里,美国已宣布向乌克兰提供10亿美元的新安全援助,欢迎其他盟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防御性支持。


拜登称,会议还讨论了加强北约集体防御的工作,特别是加强在北约东侧的防御工作。拜登表示,从现在到6月举行的下一次峰会,北约将制定增加部队和增强其作战能力的计划,以加强北约的集体防御能力。


会后,北约发表《北约成员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联合声明》,声明作出三个方面的决定。


其一,继续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包括反坦克武器、防空武器和无人机以及防生化武器和防核武器的装备。此外还将向乌克兰提供保证网络安全的技术装备。


其二,加强北约部队在波罗的海沿岸、东欧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部署。除已在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波兰等地部署的四个战斗群外,决定在匈牙利、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增加部署四个战斗群,使北约在东欧和巴尔干地区的总兵力达到八个战斗群,约四万人,同时还包括空中和海上的军事部署。


其三,北约成员国同意增加军费,将使各国的军费开支达到或接近各自国内生产总值2%的标准。德国、比利时等国在本次会前已经宣布增加军费。


北约认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已经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安全局势,北约因此需要作出的战略调整是长期和持久的。


会后,拜登举行记者会。拜登重申,普京正在试图“分裂北约”。普京“宁愿面对30个各自为政的国家,也不愿面对包括美国在内的30个团结在一起的国家”。拜登说,欧洲全体成员必须团结一致,对遏制普京来说至关重要。他敦促各国一定要齐心确保所有制裁行动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足以撼动莫斯科的决策。


3月24日,G7峰会也在布鲁塞尔举行。在G7峰会上,各成员国就着重加码对俄罗斯的制裁协调立场。拜登还与欧盟领导人讨论欧洲能源战略,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闻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澎湃新闻、法新社、BBC



拜登会见乌防长和外长


图片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在波兰华沙会见乌克兰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这是自俄罗斯在乌克兰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拜登首次与乌克兰高级官员举行会谈。


据法新社报道,拜登当天在华沙市中心一家酒店与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和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会面,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也列席这场会议。


在会议正式开始前的短暂拍照过程中,美乌双方开始闲聊,包括谈到部长们从乌克兰到波兰的艰辛旅程,要乘火车再汽车等了三小时,拜登也谈及自己的铁路旅行经验。在回答有关俄乌战争的实质问题前,记者被告知要离场。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对记者说,美国重申坚定不移地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防长奥斯汀也表明将持续支援乌克兰人道、安全需求


当日,拜登通过推特表示:“今天,我会见了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里·库列巴(Dmytro Kuleba)和国防部长阿列克谢·列兹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我们讨论了我们动员世界支持乌克兰的努力以及美国正在提供的大量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


列兹尼科夫会前在推特上写道:“这是第一次以2+2的形式开会。与德米特里库列巴和奥斯汀国防部长(Lloyd Austin)及布林肯国务卿一道,我们讨论了当前的问题和乌克兰与美国两国在政治和国防方面的合作。”列兹尼科夫称他们周六晚还将出席拜登总统关于俄罗斯对乌战争的演讲。


库列巴在华沙对记者说:“今天我们确实从美国收到了关于我们的国防合作将如何发展的额外承诺,没有其他国家比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支持。”他谈“乌克兰的耐力和西方武器,主要是美国武器,是(抵御俄国入侵)战场上的成功秘诀。

新闻来源:法广、环球网、中国新闻网、联合早报

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王毅访问印度、阿富汗等国


图片

当地时间3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喀布尔同阿富汗临时政府代理副总理巴拉达尔、代理外长穆塔基分别举行会谈。


王毅介绍了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三个尊重”和“三个从不”,并表示中国欢迎阿富汗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愿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富汗延伸。


巴拉达尔说,阿富汗塔利班是负责任的政府,愿向中国和全世界重申,决不允许任何恐怖分子在阿活动,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机构利用阿领土采取针对别国的行动,更不允许任何势力从事破坏中国的行动。


当地时间3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对印度进行工作访问。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25日报道,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和外交部长苏杰生先后与王毅举行会谈。这是自2020年5月两国军队在“拉达克”地区发生对峙以来,中方对印度进行的最高级别访问。


在会谈中,王毅表示,作为成熟理性的发展中大国,中印要将边界问题置于双边关系适当位置,不应用边界问题定义甚至影响双边关系整体发展。中印应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排斥。


苏杰生表示,印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没有改变对中国重要性的战略判断。他说,经过多轮军长级会谈和边境事务机制会议,两国军队实现了边境西段大部分地区脱离接触,应尽快完成剩余地区的脱离接触。


印度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伙伴,加入了“四方安全对话”,然而在俄罗斯问题上却没有站队西方,走上自己的道路,甚至连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也罕有地指要仿效印度对俄的中立政策。此前的3月21日,拜登曾批评印度对俄反应“不坚定”,是盟友中的“例外”。


此前的24日,“德国之声”评论说,近年来,边境地区对峙、中巴关系、中国在南亚影响力等问题令印度感到担忧,但如今,中印关系似乎出现微妙转折——两国都没有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在联合国相关议题的表决中,几乎投了一样的票。这似乎为两国关系缓和提供了一个契机。

新闻来源:法广、澎湃新闻、环球网、德国之声

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美恢复部分中国商品关税豁免


图片

当地时间3月23日,美国贸易代表处表示,恢复豁免352项中国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此次关税豁免涉及此前549项待定产品中的352项。


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此举有助于相关产品的正常贸易。中方始终认为,美方单边加征关税措施不利于中国,不利于美国,不利于世界。在当前通胀持续走高、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挑战的形势下,希望美方从中美两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快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早日回到正常轨道。


香港明报社评指出,与特朗普时代对数以千亿计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相较,此次豁免的只是一小部分,而且主要是出于遏抑美国国内通胀压力的考虑,并不意味拜登政府对华释出善意,中美博弈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远未化解。


此次豁免加征关税的背景是,在特朗普政府2018年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中,宣布对价值约37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从7.5%至25%的“惩罚性关税”。


为减轻美国国内一些行业和零售商的负担,最初美方批准限期豁免其中2200多项商品的关税,当这些豁免到期后,有549项商品的豁免被延长一年至2020年底。直到去年10月至12月,美国贸易代表处才宣布,就重新豁免这549项中国商品的关税,咨询公众意见。


上月初,美国两党41名参议员联署,表示不满豁免的549项商品太少,敦促贸易代表戴琪建立全面的“豁免程序”,扩大豁免关税的商品范围。但贸易代表处最后决定,只恢复豁免352项商品的加征关税。

新闻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路透社、联合早报、BBC

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中兴结束5年被美监察


图片

当地时间3月23日,中兴通讯披露内幕消息称,公司于3月22日(美国时间)收到法院判决,裁定不予撤销中兴通讯的缓刑期且不附加任何处罚,并确认监察官任期将于原定的2022年3月22日(美国时间)结束。


经中兴通讯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A股将于2022年3月23日下午开市起复牌。同时,中兴通讯也已向香港联交所申请于2022年3月23日下午1时正起恢复公司H股在联交所买卖。复牌后,中兴通讯A股涨停,港股一度涨超50%。


据路透社报道,裁决法官认为,虽然针对中兴进行签证欺诈的指控属实,但他决定不对中兴通讯采取任何进一步的行动,因为已达到了重罪的最高缓刑期。


这项裁决是在该公司因非法向伊朗和朝鲜运送美国技术而被处以缓刑的最后一天作出的。


中兴通讯于2017年就违反美国制裁规定,非法向伊朗和朝鲜输送美国技术认罪,并支付了8.92亿美元(12.16亿新元)的罚款,之后接受了美国的缓期处罚。美国商务部在2018年发布禁令,禁止美国企业在七年内向中兴通讯出售零部件。

新闻来源:中兴通讯、联合早报、环球网、中国新闻网、路透社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美贸易代表称将加大施压中国


图片

当地时间3月25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表示,美国不会再“袖手旁观”,将更积极地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施压,要求其改变美国认为扭曲市场的贸易做法。


戴琪表示,美国正在准备一种新的对华贸易政策做法。她并未提供具体细节,但表示美国需要新的、更有效的工具来捍卫自己的经济利益,更好地与中国竞争。知情人士称,美国的下一步可能是开始新的贸易调查,这或将导致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甚至禁运。


戴琪表示:“我们不会停止推动中国、挑战中国以令其进行改革和变革。但我们不能再袖手旁观,等待中国做出决定。”“我们需要将规则翻开新的一页。


戴琪担任美国贸易代表以来的一年中,一些美国企业高管反映,他们一直对惩罚中国的缓慢进展感到失望。与此同时,美国对华商品贸易逆差在2021年达到3553亿美元(4824亿新元),是2018年以来最高。


戴琪承认这方面的困难,但她称,美国在过去一年里解决了与其他国家的长期争端,这正是为了关注中国构成的更大威胁。例如美国解决了与欧盟和英国长达17年的飞机补贴争端,以及与欧盟、英国和日本长达四年的钢铁和铝关税之争。


一位美国官员透露,去年11月,戴琪重启了特朗普政府开始的与欧盟和日本的三边对话,寻求对中国的行业补贴和其他“非市场政策和做法”采取联合方式,且旨在获得世界贸易组织的支持。


官员们说,美国正在考虑对中国的行业补贴展开新的301条款调查,这可能会导致新一轮关税或禁运。美国国会还在考虑两党立法,以加强对侵犯商业秘密的保护,并加快调查和排除程序。

新闻来源:路透社、联合早报、BBC

图片来源:路透社


中俄公司被美FCC列为国安威胁清单


图片

当地时间3月25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宣称,将俄罗斯卡巴斯基实验室、中国电信美洲公司和中国移动国际(美国)有限公司列入所谓“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通讯设备和服务商”清单。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2021年华为和中兴等五家中国公司被列入美国第一份国家安全威胁清单,卡巴斯基实验室(AOKaspersky Lab)则是首次上榜的俄罗斯企业。


报道称,美方上述决定意味着FCC每年约80亿美元的普遍服务基金中的资金将不再被用于购买或维护这些公司的产品。


美国FCC专员卡尔说,最新举措“将有助于保护我们的网络免受中国和俄罗斯国家支持的实体构成的威胁”,并指这些实体“试图从事间谍活动并以其他方式损害美国的利益”。


卡巴斯基实验室是电脑防护系统供应商。自俄罗斯上个月入侵乌克兰以来,总部位于莫斯科的卡巴斯基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日,卡巴斯基发表声明,对美国FCC的决定感到失望,认为这是“出于政治原因”。


针对美方频繁无理打压中国企业,报道说,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周五对此回应称:“FCC滥用国家权力,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再次恶意攻击中国电信运营商。美方应立即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新闻来源: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联合早报、路透社、环球网

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美国首位女国务卿去世


图片

当地时间3月23日,美国首位女性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lbright)因癌症逝世于华盛顿,享年84岁。


奥尔布赖特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布拉格,于1957年获得美国公民资格。1993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委任奥尔布赖特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1996年12月5日,克林顿提名奥尔布赖特为国务卿候选人。在美国参议院一致通过后,奥尔布赖特于1997年1月23日宣誓就职,成为美国首位女性国务卿。


作为克林顿政府重要成员,奥尔布赖特参与引领冷战后西方的外交政策。她是总统自由勋章得主,被不少美政界人物视为导师。不过,她也被称为“战争女士”,力促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安理会持续轰炸南联盟。有人评价过“奥氏”外交风格特点是:出语强硬,四处插手,深信武力是实现美国战略或道义目标的最强有力的支柱。


同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对奥尔布赖特逝世表示哀悼。


古特雷斯在声明中说:“获悉玛德琳·奥尔布赖特博士逝世,我深感悲痛。从联合国大厅到她在国务院发挥的领导作用和在全球的倡导活动,玛德琳·奥尔布赖特是一个开拓者、一个榜样和多边行动和国际合作的倡导者。”


23日,克林顿哀悼奥尔布赖特时表示她是“自由民主的力量”。在其去世之后,拜登宣布全美将会降半旗为其默哀。

闻来源:澎湃新闻、德国之声、联合国、环球网、法广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朝鲜成功试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


图片

地时间3月24日,据朝中社报道,在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的指导下,朝鲜在平壤国际机场成功试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7”。


金正恩表示,朝鲜新型战略武器的诞生再次向全世界充分展现其战略武装力量。要让世人认清形势,任何胆敢侵犯朝鲜安全的势力必将付出沉重代价,任何军事威胁恫吓都丝毫不能动摇朝鲜的国防力量,朝鲜将凭借强大的军事技术实力,为继续与美帝国主义长期较量做好万全准备。


报道称,这枚导弹的最高射高为6248.5千米,射程为1090千米,在飞行约67分钟后,精准降落在朝鲜东部海域的预定目标水域。


24日晚,韩美防长和外长通电话,就共同应对朝鲜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合作方案进行讨论。一同出席七国集团峰会的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会晤时也谈及此事。


美国白宫官员在一份声明中称,美日领导人谴责朝鲜试射洲际弹道导弹,同时强调通过外交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拜登重申对韩日安全的“坚定承诺”。美国国务院针对朝鲜发射导弹宣布对两家俄罗斯公司和一名俄罗斯公民、一家朝鲜机构和一名朝鲜公民实施制裁,称他们“向朝鲜导弹项目转移敏感物件”。


3月25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朝鲜发射远程导弹让半岛安全陷入严峻形势,韩国正在打造“固若金汤”的国防力量。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也在社交媒体上就朝鲜发射导弹提出“严正警告”,强调“朝鲜通过挑衅得不到任何好处”,这是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后首次就朝鲜发射导弹发声。


同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托马斯-格林菲尔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在由15个成员组成的安理会会议上宣布推动新的制裁。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告诉安理会,任何一方都不应该采取任何会导致紧张局势加剧的行动,美国绝不能继续对朝鲜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而应该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建议,为早日恢复对话铺平道路。


25日,中国国家领导人与韩国当选总统尹锡悦通电话。根据其办公室的表示,尹锡悦请求中国国家领导人就朝鲜完全无核化进行密切协调。同日,七国集团(G7)外长发表联合声明,谴责朝鲜继续进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的行为。

新闻来源:环球网、路透社、朝中社

图片来源:环球网


北约轰炸南联盟23周年


图片

当地时间3月24日,塞尔维亚人多地举行活动,纪念北约轰炸南联盟23周年,悼念遇难者。


克拉列沃是北约轰炸南联盟时第一批遭到空袭的城市。24日晚,克拉列沃市举办了全国性的纪念活动,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总理布尔纳比奇、议长达契奇及政府主要官员都出席了这场主题为“如果可以,我们会选择原谅;但只有我们死去,才能忘记!”的纪念活动。


武契奇在致辞中说:“23年前,北约对一个无辜的小国发动了残酷的、不可饶恕的袭击,我们不会屈服,我们会永远缅怀在轰炸中无辜遇难的人们,同时也永不会忘记北约对我们做了什么。”


3月24日晚,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外墙上被人投影写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永远不会原谅,我们以后不再容许”等俄语字样,纪念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3周年。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大使馆的外墙还显示着“1999年3月24日,持续78天”“我们2亿人与塞尔维亚人同在”等标语。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3月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北约这样的侵略行径,塞尔维亚人民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世界人民也不会忘记。


1999年3月24日开始,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严重违反有关国际公约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然绕过联合国安理会,悍然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了78天持续轰炸,轰炸次数达1.2万次,投下1万多吨炸药,发射了3000多枚导弹。


从医疗设施、文化古迹到民宅学校无一幸免,造成包括3名中国记者在内的数以千计的无辜平民丧生。在这次行动当中,北约还动用国际公约禁止的贫铀弹,对塞尔维亚的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长期恶劣影响。

来源: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RT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