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力波:国际能源市场变局:危机、转机与时机

作者:吴力波教授 发布时间:2016-03-23 09:55:37 来源:上海论坛2012+收藏本文

 

地点:经济学院801 举办时间:2012-03-20 13:00:00


吴力波:国际能源市场变局:危机、转机与时机

   

我们知道今天(2012320日)早上国家发改委又一次宣布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每一吨汽柴油的出厂价格上涨了600元,现在93号汽油已经是83块钱了。所有的人都在问,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成品油价格这么高?我今天的报告可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解读提供一些资料。我今天要将的主要内容,首先还是先分析一下最近国际油气市场价格的基本特征,以及它在201220132014年有可能发生的变化,关键要看油气市场的供需基本面以及金融特征,然后探讨最近能源市场当中从安全角度来讲的一些风险,以及我们最终在这样一个危机转机并存的情况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否存在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我们知道其实现在的国际油气市场它的市场主体应该是非常多重的,我归纳为以下四类必须要始终把握的主体,这四类主体对整个国际油气市场的变动影响的渠道差异是比较大的。除了传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在国际油气市场当中的贸易商,包括对冲基金,包括投机商,包括投资者等等,还有就是政策层次对于国际油气市场的影响,特别是美国对于金融制度监管政策的变化对于国际油气市场的影响。关于生产者,我们通常意义上更关注的是一些大的国际石油公司,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最近的十年当中,国家石油公司在整个国际油气市场当中的作用也更加凸现。包括OPEC国家石油公司的垄断,中国有中石化、中石油走出去,私有和国有的石油公司他们的角色也正在发生变化。

国际原油现货价格变化的情况受到了来自为四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个方面当然是刚才讲的供给者,他们供给者我们可以分成是OPEC国家和非OPEC国家,需求方可以分成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新兴经济体。在这两大要素之外,还要关注整个市场的均衡文化,因为我们知道作为原油实际上它不仅是当期的供需平衡的问题,还有未来跨区均衡的问题,也就是说储备它相当于是一个潜在的供给,我们要关注它的储备问题。最下面的一块就是来自于市场的因素,就是整个油气市场金融力量的渗透,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每一个角色当中,我只举了一个图,那么从这个图当中可以看到国际油气价格的变化,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的。

首先我们先来看事实,然后再来看模拟分析的价格。我总结认为本实际以来国际油气市场价格三重分离。第一个分离就是WTI的原油价格和布伦特原油价格的分离,这个分离很明显地出现在了2010年金融危机之后,价差最高已经接近了30美元每桶;第二个分离是北美油气市场的原油和天然气之间的分离;第三个分离是北美欧洲亚太天然气价格的分离,在金融危机之后,亚太市场的LNG价格恢复速度非常快,而北美的天然气价格长期低迷,欧洲的处于相对中间的位置。

我们接下来就来一一看一下行为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供给行为,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供给的行为受到了这样一些因素的现状以及市场对这些因素未来的预期影响,比如说能源价格,比如说OPEC的产能,然后OPEC可以利用的剩余产能,非OPEC的产能,地缘政治因素,天气因素,勘探开采的成本、创新等等。总体来说,2012年,全球原油的生产量可能还会有一个小幅下降, 2013年如果经济增长进一步回复的话,原油的生产量会相应上升。根据EIA的预测,三年之内油价可以稳定在一百美元上下。

我们再来看看需求的情况,需求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也是一个两重天,一个OECD国家原油消费在持续下降当中,而且未来的增幅也是非常有限的。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非OECD国家原油消费的快速上涨,这与金融危机前国际原油价格暴涨密切相关,未来这个增长还会持续,就是到20132014年。

今天我要讲的重点是市场因素,有些新的数据越来越多地证明市场因素在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我们把市场分成商业持仓和非商业持仓,商业持仓主要是指跟石油的开采变化相关公司的持仓。从2008年开始的数据一直到最近的数据,都是说明商业持仓它的净持仓都是空头,金融危机之后空头的数量明显上升。2010年以来空头的数量有所缓慢下降。与之相反,我们可以看到在非商业持仓当中,一直都是呈现净多头,只有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下降,在此之后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上升。而且在2011年去年油价有一轮攀升,这个攀升也是当时所有的非商业持仓的净多头的上升,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非商业持仓它在市场当中的影响力。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数据是非常有趣的。一是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原油价格和其他大宗商品之间价格的相关关系的话,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在油价继续攀升之后这一段时间,原油价格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之间的正的相关性明显地增强,特别是跟金属价格。二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原油价格跟标普指数之间正相关性明显上升,同时它跟美元指数和美国国债的负相关性也明显增强。那这几个数据其实都说明,原油价格的金融属性是非常强的。我也可以用另外一个指数来做一个佐证,在道琼斯商品指数当中,能源商品的比重已经增长到了32.7%

再来看一下天然气。我刚才讲到了三大特征,其中后面的两个分离特征就是油气市场的分离和气市场自身的分离。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从油对气一直都有一个主导、引导的作用,但是之所以会出现分离,主要是受到了天然气供给因素的影响,因为美国页岩气的大量开发,

最近国际石油市场面临一系列的危机,其中最重要的危机就是现在如火如荼的地缘政治危机。伊朗对于整个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这一次如果伊朗石油禁运真的实现的话,会不会出现新一轮攀升,谁都不知道。如果伊朗的石油禁运真正爆发的话,受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不是欧洲,不是美国,而是中国。中国有近44%的原油是从中东进口,伊朗革命一旦爆发,如果真的出现这样一个禁运的话,那么首先最影响的是中国。美国和欧洲现在打的伊朗石油禁运的这张牌,真正受损的是中国,而不是其他的国家。

另外一个危机就是大家都知道,从去年的日本核危机事件之后,日本和德国在积极推进的去核化的过程。日本的去核化过程的直接影响,就是日本的LNG的进口量大大增加,在去年LNG进口量增加了30%左右。两国的去核化过程意味着整个对于油气市场的需求格局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对中国来讲,我认为这是一个改革的契机。从我们的原油价格成品油价格的水平来看,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已经大大地低于中国的成品油价格水平,只有例如韩国、日本,还比我们的成油品价格略高,我们还能不能承受这样持续上升的价格。再来看一个去年的最新数字,我们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他们的石油量化的利润已经远远地高于亚太平均水平,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在这样一个高油价的背后是政府的高税收,美国的整个成品油的税负在10%,而中国的税负是在29.4%

那么怎么改革?我觉得至少是一个改革的方向。首要就是你要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加强对于页岩气和核电等的开发。我认为这是一条中国能源现代化的一个道路,当然安全问题也要注意。现在是一个改革的很好的时点,做到一个市场化的改革,一个能源工业走出去的大国战略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