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3 13:53:05 来源:2012复旦发展论坛+收藏本文
2012-11-9 2012复旦发展论坛
(速记稿整理)
【摘要】
郑永年教授阐述了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模式的选择,并且分析了中国在实行民主化进程中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演讲概括】
各位同学好:
谢谢心伯,谢谢两位杨校长。今天我本来是想准备一个稿子,因为大家都没讲顶层设计,我本来想讲顶顶层设计,十八大正在开,刚才傅高义先生谈十八大以后中国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也想就这个问题换一个话题讲一讲。对于十八大以后中国怎么走,海外确实很关心,非常关心。大家这几年的讨论很多,概括了一下,当然对中国到底会走哪一个,不知道,大家根据中国存在的现象,到底往哪几个方向走。
第一个比较乐观的模式,其实国内也有一些人这么认为的,就是中国会走一条渐进民主的道路。改革开放、政治也慢慢开放,可能最后会变成一个民主国家。那么这一条路我自己估计,渐进民主当然是非常理想的一条道路,从中国现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来看,这个借鉴要走得多慢,走得太慢了可能社会阶级化反而会到来,所以大家对渐进民主这条道路并不看好。
第二条道路美国有很多学者,中国会走一条可持续的权威主义道路,就是说共产党还是一党统治,一党可持续发展,会消化一些问题,未来不会变,只会维持这个权威主义模式。最近这两年的讨论,大家又加上一条新内容,中国可能会可持续的权威主义道路,再加上一个中等收入陷阱。
第三条道路大家讨论的就是东亚模式,所谓中国会走一个像日本亚洲四小龙的模式,先经济发展,再慢慢慢慢地政治开放,会走一条东亚模式的道路。最近国有企业的大扩张,也有人会提出来了,中国会不会走以前老苏联的模式。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国有企业扩张得非常快,民营企业现在空间越来越困难,如果是再继续扩张的话,也有可能。尤其是跟中美关系不好,美国一旦跟中国开始进行一场军备竞赛的话,很多人估计,中国会重新走回到苏联的道路,因为把整个的国民经济军事化,为什么会这样?美国因为它没有国有企业,所以跟中国军备竞赛对美国有好处,恢复经济、制造业,对中国来说,可能一搞军备竞赛,就把大量的投入投入到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大扩张比较军事化。那么从领导人的更替来说,前苏联的模式也是有的,过几年换一回,只是说中国的制度化水平更高一点。
我自己的看法是觉得这四个模式都不是,苏联模式当中,我就觉得中国毕竟有一些私营部门那么大,不存在像前苏联那样的计划经济,我也不觉得中国真的会走上美国的一条军备道路,中国跟苏联不一样。东亚模式我是觉得只是在经济发展,政府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作用有点像东亚模式,其他的什么都不像。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权威主义我觉得是有可能,因为根据世界银行的几十个国家发展来看,13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提升到高收入,中国现在刚刚进入中等收入,会不会陷入陷阱,大家在争论这个问题,取决于下一步改革。
中国这一步很难渐进,但是只渐进如果说不改的话,那可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形势会恶化,反而会导致社会的激进化。我自己读历史的话,现在中国的发展模式更像十九世纪的欧洲模式。对内主要光讲经济发展,原始资本主义这样的一个阶段。搞社会建设,搞经济发展,GDP主义。当时欧洲十九世纪马克思所描绘的资本主义世界,狄更斯、雨果这种描述的世界都差不多。对外也差不多,当时十九世纪实际上一战以前也是经济、经贸全球化,欧洲跟各个国家之间都是非常开放,各个经济体之间经济也是互相依赖。但是同时欧洲各个国家民间搞民族主义,后来发生了一战、二战。我觉得如果中国还有希望,到目前为止很类似于十九世纪的欧洲模式,这次转型到东亚模式,东亚模式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来说是非常成功的,先是日本,又是亚洲四小龙,那么东亚模式是个怎样的模式?大家说中国是东亚模式,我是觉得刚才所说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点像东亚模式,但是政府在社会发展中根本不像东亚模式。东亚模式与日本亚洲四小龙怎么做的?我是概括了一下:先经济、后社会、再民主。所以东亚的模式,先经济、经济发展了以后,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就搞社会建设。日本、亚洲四小龙都是这样做的。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培养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医疗、社会保障、教育、住房这些都要做起来。
大家现在讲中国的改革化,八十年代一样,只有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两个,必须中间加一个改革,八十年代以后,当经济改革改革不下去的时候,大家就谈整个改革,因为政治改革一改革肯定是可以克服所有的障碍,可以深化经济改革,但是后来没做起来。今天的情况也是一样,今年以来这两年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政治改革,但是政治改革是什么样的改革?又很简化,那就搞选举。尤其是对自由派的时候就是搞选举。欧洲、北美、亚洲都是这样的,先经济、后社会、再政府。东亚国家比起欧洲模式更成功的地方就是在于搞社会建设,欧洲为什么社会主义运动产生在欧洲,很容易理解,因为早期是原始资本主义,不搞社会建设。所以社会大破坏,悲惨事件。后来就是发生了社会主义运动,主体是工人阶级运动,欧洲经过了多少年的工人阶级运动。工人运动跟民主主义联系在一起,对外搞民族主义,所以就产生了一战、二战。那么东亚就避免了这个道路,首先是日本,他们搞社会建设,搞社会建设,先日本后东亚四小龙,我去看了一下,它们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不仅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个社会奇迹。就是把中产阶级做大,日本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用工资倍增计划,这个非常重要,用政府的命令说。还有傅高义先生以及日本的书里面所写的,日本的终身雇佣制,这些措施促进了日本的中产阶级作用非常大。
台湾主要是依靠中小企业的发展,新加坡主要靠政府的力量,所以他们都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去激励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每一个经济体的中产阶级成长的路径不一样,但不管怎么样的方式。中产阶级做大的以后,再到政治开放就没问题。我们看到东亚社会的民主化,刚才傅高义先生说,东亚社会也有一些激烈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韩国工人阶级运动很强大,但是跟当时十九世纪的欧洲工人阶级运动没得比的。香港、台湾,台湾天天在游行示威,没有打砸抢。所以我说中产阶级的游行示威是很和平、理性的,但是穷人的无产阶级的游行示威打砸抢,无产阶级是最不负责任的一个阶级,所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实际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要消灭无产阶级本身。中国是社会主义,但是它没有强调社会,这一点是说不过去的。我认为中国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完全正确,但是中国的市场经济为什么会走偏,我就想,当时八十年代的时候,刚好是西方新自由主义高潮的时候,里根、撒切尔,那么中国改革的思路不得不受这些影响,但是新自由主义到中国来,就改变了中国的方向。新自由主义在西方主要是企业,主要是要缩小国有部门,但是在英国像撒切尔时代,想搞教育私有化,没成功,因为它有民主。但是新自由主义到了中国以后,国有企业去不了,长期逐鹿就到了社会领域。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医疗改革首先商业化,第一个变成产业。1998年以后,金融危机,中国的很多智库,中国要教育,搞GDP的话,那就把教育产业化。2008年又发生金融危机了,把公共住房产业化。而这些这些领域政府却要大量投入的地方,中国成为暴富的产业,暴富的领域。没有国家是这样的,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局面。所以下一步改革就是要搞社会改革,社会改革三个功能:第一个功能就是还债,早期你把不应当产业化、商业化的地方商业化了,要回去。像教育、医疗、保障住房,这些可以引入市场机制,但是更市场发展是两码事。政府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加以管理、加以分配,完全跟市场化不一样。这些要还债,不还债中国社会不稳定。所以这几年十六大以来是搞科学发展也好、和谐发展也好,确实这一届领导人也做了,公正地说是做了不少,但是他们所做的远远抵消不了这些产业化的机会。
第二个社会改革就是要积累中产阶级,中国外向型的经济已经走到顶点了,欧美国家到现在还在救火,结构性的调整不容易。欧洲三五年走不出来的,美国也同样,大家在做的经济好坏,都是在救火,没有结构性的调整。结构性的调整我想很长时间,不可能一两年做得好,像出口今年已经开始下滑了。中国的结售汇制度为什么建立不起来?就是因为没有社会政策。中国人只能去存款,中国人不是不会消费,而是不敢消费。我在英国住的时候,经常去一些普通的家庭了解一下,他们的存款很少的,有两三千块钱的存款就感觉好的很,赶紧消费掉,因为他们不需要存钱嘛。看病不要钱,上学也就是那么一点钱嘛,有车有房的,那有什么?所以中国如果要进入消费社会的话,如果消费社会要成为下一步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的话,必须搞社会政策,这些社会政策如果建立不起来,中国消费社会永远没有可能。
第三个社会改革就是要为以后的民主化打好制度基础,我刚才说了东亚四小龙的民主化是世界上民主化最和平的。原因就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化。无产阶级的民主化就是菲律宾,就是泰国。泰国跟菲律宾上世纪六十年代是被西方国际组织作为两个典范来看的。今天的菲律宾人均GDP跟六十年代没什么发展,但是韩国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为什么?这些中等收入陷阱,现在大家讨论的很多,但是我自己研究的结果,我觉得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一个结果。它的前提却是一个国家过早地陷入了低度民主线。因为社会政策没有建立好,社会激进化,民主化又表现在选举,不是其他的一些方面。过早地民主化了,民主化一来,大家谁都接受,谁都回不去。大家都接受这样一个政体,但是在蛋糕很小的情况下,过早地适应民主化,多党制都去抢那块蛋糕,没人去做蛋糕。所以像非洲很多国家,党派之争演变成内战,内战抢什么?就是抢有效的资源。所以中国的民主化肯定将来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民主,是一个优质的民主还是劣质的民主?今天的中国如果开放选举,我不相信中国会成为一个优质的民主,没有任何的条件能使中国成为优质的民主,中国很有可能沦落为像菲律宾、非洲那些民主。所以我觉得我们必须把民主的基础给做好,没有这样一个基础的话,中国一旦陷入低度民主陷阱以后,肯定是中等收入陷阱,这也提出来了。
十八大昨天的报告我在看,其中一条强调民生问题,我觉得很好。中国从孙中山到现在,应当比较好的道路就是说以民生促民主。如果倒过来呢,肯定是不成功的,以民主促民生,肯定是不成功的。当然从理论上说,大家可以说了,但是从实践上去看,那是以民生促民主是一个比较好的道路。民主促民生是一个不好的道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