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心伯 发布时间:2016-03-24 16:30:06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03月12日
http://www.cssn.cn/jsx/dtkx_jsx/201403/t20140312_1026806.shtml
美国国防部3月4日 (当地时间)发布了2014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2014QuadrennialDefenseReview(QDR)以下简称《报告》)。在结束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防务开支紧缩,中国国防现代化稳步推进,东亚从朝鲜半岛到东海、南海都存在不稳定因素等背景下,这份报告传递出了哪些重要信息?
军事转型:将突出具备全方位作战能力
2012年1月,美国国防部发表了名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防务的优先事项》的新防务战略指南,提出面向2020年美国军事建设的基本原则。《报告》正是依据该指南制定了面向2020年的美国防务战略。这个防务战略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保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维持美国的军事优势。该战略有三大支柱:保卫本土、促进全球安全、决战制胜。
《报告》列举了美国防务战略日程的优先事项:推进亚太再平衡;维护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在全球范围内(重点是中东和非洲)打击暴力极端分子和恐怖主义;在美国军事力量总体“瘦身”的情况下保护美国对技术的关键投入;努力构建新型伙伴关系,强化关键的同盟和伙伴关系。
基于上述战略目标和重点,《报告》提出美军要发展一系列关键的军事能力:发展新型和范围更广的网络战能力,以提高美军开展网络空间作战的能力和支持全球范围内军事行动的能力;加强导弹防御能力建设,如增加地基拦截器的数量,在日本部署第二套提供早期预警和跟踪的雷达系统;提升核威慑能力,升级核武器发射系统以及预警、指挥和控制系统;建设更有活力的太空战系统;发展空海一体战能力;采购先进的空地导弹和远程反舰巡航导弹,提高精确打击能力。
《报告》设想未来美军要应对多样性的冲突,既有非对称作战,也有与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反介入以及区域拒止能力国家的高端冲突,因此美军在能力建设上要从注重未来准备打什么样的战争,转移到准备打各种可能形式的战争。这意味着今后美军的建设将突出具备全方位作战能力。
另外,在结束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以及防务开支紧缩的大背景下,美军力量结构和能力建设的调整不可避免。一是裁减陆军、加强海空军。现役陆军人数将从战时最高57万减少到44万—45万。海军现役兵力保持不变。据美国未来防务计划,美在未来5年将采购1艘新的航空母舰、10艘核潜艇、10艘驱逐舰和14艘濒海战斗舰。空军将采购战斗机和轰炸机,包括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和远程轰炸机等。二是拓展新型作战能力建设,如网络战、太空战、空海一体战等。
奥巴马政府曾在2010年发布了一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由于当时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事仍在进行,该报告具有“战时”性质,它首先关心的仍然是赢得正在进行的战争。与那份报告相比,2014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所描绘的美国面向2020年的防务战略,表明美军已彻底摆脱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的牵制,着眼于未来技术的发展、对手军事能力的建设、美军多样化的任务,着力打造一支规模更小、现代化程度更高、执行任务能力更强的军事力量。
布局亚太:亚太再平衡摆首位
显而易见,亚太是面向2020年的美军防务战略的重点。美国国防部2012年1月发表的《防务战略指南》强调美军在保持全球存在的同时要以亚太和中东为重点。因此,《报告》在列举美国防务战略日程的优先事项时把推进亚太再平衡摆在首位。《报告》认为,亚太地区对全球商业、政治和安全的重要性在上升,但安全环境不容乐观,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长期存在的主权争端和对自然资源的诉求将会导致破坏性的竞争或爆发冲突;中国持续快速和全面推进国防现代化;朝鲜发展远程导弹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尤其是核武器。有鉴于此,五角大楼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在亚太的军事布局。第一,加强美国在亚太的军事部署,例如,在2020年前,60%的美国海军作战舰艇将部署到亚太地区。第二,提升在大洋洲和东南亚的军事存在。第三,强化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关键盟友的安全合作,同时深化与新加坡、越南等关键伙伴的防务联系。第四,着重发展一些针对性的军事能力,如导弹防御、网络战、太空战、空海一体战等。
毫无疑问,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军事层面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的。为应对中国军事能力的上升,美国使用两手战略:一是优势战略,采取前述措施强化在亚太的军事布局;二是接触战略,谋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持久和实质性的对话,以推动两军在打击海盗、维和、人道主义救援、救灾等具体领域的合作。《报告》还表示,要以符合国际规范和准则、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方式处理好两军关系的竞争面。由此看来,美国新的防务战略在强调保持对华战略警惕和军事优势的同时,又反映了近年来中美两军关系的进展,并试图呼应两国元首关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
就整个亚太而言,美国的防务战略是在保持力量优势的同时,积极塑造地区安全环境。《报告》强调,美国支持和扩展地区多边组织和接触网络,包括推动三边的军事接触与演习,加强东盟在地区安全合作中的核心地位等。这意味着美国今后会加大影响地区安全机制和安全规则的力度。
战略制约:军事预算缩减
全球军事存在、军事优势、亚太再平衡,这是美国新的防务战略的核心内容。然而,上述目标的实现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资源的制约,在美国防务开支紧缩的大背景下,美军要实现《报告》提出的目标无疑有很大的难度。正如负责采购的助理国防部长麦克法兰(KatrinaMcFar-land)所言,由于军事预算的削减,亚太再平衡战略将无法实现。二是政治意愿的制约。在一场经济危机和两场战争中上台的奥巴马执政后推动的美国战略转型,就是要削减美国在海外承担的义务,今后美国在海外的实质性军事介入,将取决于美国的利益关联度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预期成本和可行性。奥巴马在2014年发表的国情咨文中表示,他只会在“真正需要”的情况下才会派兵参战,并且不会让美军卷入无底洞式的冲突中。这意味着今后美国只会在有限的地区实质性地投入军事资源。三是其他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一些国家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将有能力发展强大的国防实力,这将削弱美军局部的力量优势,限制美军进行海外干预的行动自由。
由此看来,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安全挑战越来越多元的大背景下,美国决策者不仅要合理地设定其防务战略的目标,更要调整其安全观和战略思维。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的亚太战略与我国的亚太方略研究”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