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21 08:52:22 来源: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编者按:
6月7日,美国总统预选又一个“超级星期二”结束。希拉里在6个州中横扫5州,已经基本锁定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希拉里与特朗普的大选对决正式拉开帷幕。在此次典型政客与非典型政客正式开启对决后,双方有哪些转变,各有何优劣势,两党党内反应如何?“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邀请了中美关系研究专家和美国政治研究领域的专家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观点进行整理,以飨诸位。
本期嘉宾:
宋国友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刘永涛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信强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刘永涛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特朗普试图通过采取更为平稳的立场及态度,来安抚和整合共和党内的分歧。随着瑞安表态对特朗普给予支持,更多的共和党人表态呼吁共和党内部需要团结。尽管如此,仍然有共和党人对特朗普提出批评( 如罗米尼继续指责特朗普为种族主义者),但是其破坏性影响有限。
信强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其实在共和党的高层、精英层次也认为特朗普是一个非典型政客,而且他在政治上不正确,他击败其他人是在共和党内部预料之外的。共和党现在的情况一方面内部需要无奈地接受这一事实;另一方面要修补与特朗普之间的关系,让他调整态度,当然特朗普自己也在努力修复;第三个方面对于共和党来说,共和党高层的重心要转向如何影响特朗普,以争取最后赢得大选,双方需要磨合。事实上,共和党党内分歧目前依然没有完全弥合。希拉里则相对而言有一定的优势,虽然桑德斯的选情出乎很多人意料,但是民主党内部在支持希拉里上还是相对统一和一致的。
宋国友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其实特朗普和希拉里都并未发生颠覆性的角色转换,只不过在党内初选阶段和在全国总统大选阶段的策略是不一样的。——在党内初选阶段,主要目标是迎合党内的主流观点,以先通过党内初选为重。而无论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都已经确定了其总统候选人的角色,这时候应当着眼于全国的主流意见,积极向中间阶层靠拢。也即他们必须告别或调整在党内竞选时采取的策略及其所扮演的形象,向主流靠拢。这不是说特朗普或希拉里在党内竞选时的做法不是主流,而是现在他们必须更好地覆盖范围更广的民意,避免自身形象单一化的局限。所以,在进入7月之后,希拉里和特朗普形象和策略的交叉可能会更加常见。
信强教授:特朗普的转变是必然的。美国政治有自己的规律,在稳固住本党的基础选民之外,根据选举内在规律,两党都需要去拉拢中间选民,像特朗普那样大放厥词的方式只会导致选票的流失。他的转变是由选举规律决定的,也是由现实决定的。况且,竞选的言论和当选的言论不一定是一致的,这是一种竞选的手段。特朗普肯定会有所改变,但是不可能完全成为一名职业政客,因为个人的人格特质摆在那里。他始终是非典型政客,只是可能会更加有所顾忌。而希拉里则太熟悉政治了,她很清楚应该怎么吸引选民的注意力和支持。她相比较特朗普而言主要输在吸引力方面,特朗普是很能够抓住人的眼球,进而登上并且长期占据头条的。而希拉里则主要长于政策论述,理念阐发和治国理政的战略设计。两个人要各自扬长避短。但是总的来说,根据对美国政治的理解和往常的经验,希拉里的胜算还是比较大的,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具体要看后续的发展情况。
刘永涛教授:双方的重点开始转向如何最终赢得摇摆州的选举人团票。特朗普背后应该有数个庞大的专家团队,从各个方面给特朗普出谋划策。特朗普能够走到现在,正是因为他不是一个职业的政客。现在许多美国人非常讨厌华盛顿的政治。
宋国友教授:关于特朗普在竞选的优势主要有两点:第一,没有政治包袱也没有一贯的政治成见,他总体的政治形象是比较清新的,政治观点也不容易被以往的观点所束缚,这也就意味着他有很大的政策调整空间,能够绘制更好的政治蓝图;第二,他是通过迎合美国主流白领,特别是中间层和底层的观点来获胜的,他是以反政治派的方式登上了总统大选的平台。而说到他的劣势,首先他的一些观点过于极端,包括对某些特定族群,比如非法移民、宗教方面,他都有一些不很合适的评价。如何进行调整和回撤,以对其过去的意见和以往的极端性进行收敛,这是他面临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再者,他的当务之急是必须拿出一套令人信服的、可操作的施政方案,而不只是局限于简单的批判。
刘永涛教授:特朗普的优势是,他的人生经历(以个人成功)体现了美国商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尤其保守主义)价值观,因此受到美国人的青睐。在振兴美国经济方面,美国人更多地指望特朗普更有作为。他的一个劣势是非职业政客,而这一点可能正是使他走到今天的一个原因,因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厌倦和不相信华盛顿圈内的政治。特朗普的负面新闻的影响估计不会很大,尽管像罗米尼等人继续批评他是种族主义者。如果特朗普挑选前国务卿赖斯作为竞选搭档,它将更加抵消这种消极影响。特朗普大学纠纷还在进行,也成为其政治对手攻击的靶子,如果以司法途径解决纠纷,其影响将是有限的。
信强教授:特朗普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他政治不正确,比如种族问题和移民问题。他可以有一些不正确,但是他要竞选总统,就不能太不正确。选民是有一定的容忍度的,他太不正确的话会导致选票的流失,如一些移民、黑人、穆斯林、女性的选票等。也许特朗普未来会做出一些弥补,说出、做出一些与之前相反的言论和行为,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政客,扭转自己的形象。转变可能会导致选票回流,但是特朗普在一些人尤其是讨厌他的人的心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负面的看法,所以效果很难讲。我认为比较悲观。从对于美国政治的理解上来说,希拉里在传统意义上是有优势的,而特朗普的优势则在于他是圈外人。
宋国友教授:希拉里的优势是她对政治规则十分清楚,对于其施政理念也有非常清晰的表述,她对这次大选准备充分,并且她的性别在最后的对决中可能会更好地吸引选民。她的主要劣势是目前美国民众对她的观感并不是十分一致,或者说其形象并不十分正面,部分人认为她过于精明圆滑,过于为华尔街等现有的美国政治圈考虑,给人感觉她改革的改变力度不大。包括邮件门等的丑闻也可能成为定时炸弹,为她的竞选带来不确定性。
信强教授:希拉里的优势很明显,但是从政的经验和过往的经验也是一把双刃剑。——希拉里是一个传统的标准的政客,经验老道,政策成熟。但她是一个“太标准”的政客,大家对她很了解,也知道她的污点和丑闻。延伸到选举上的话,也许会对选情造成重大冲击。希拉里的“邮件门”等负面新闻的具体影响现在不太好说,还要看是后续的发展。
刘永涛教授:希拉里的“邮件门”以及“班加西事件”是其政治对手抓住不放并加以攻击的东西,有可能对其选举构成一定影响,因为它们涉及到所谓美国国家安全话题。不过,她的一个优势是,她所提出的诸政策体现了民主党人价值观,往往能够得到大多数中低层民众的支持。此外,目前她得到大多数民主党人大佬(除前副总统戈尔尚未表态之外)的支持。
刘永涛教授:总体上讲,在当今美国政治极化日趋严重的情形下,希拉里与特朗普提出的一系列公共政策主张,分别反映了彼此相互对立的两党的政治哲学、世界观及价值观。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代表了民主党开明主义的方面,一个代表了共和党保守主义的方面。
信强教授:两党政策倾向差异难以一刀切———从宏观层次上来说,两人的政策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国内问题,另一方面是国际问题。在国际问题上,特朗普趋向于孤立主义,认为美国不要总是插手世界的诸多事情,要侧重于国内问题的解决,但是这与共和党传统观点是不一致的;希拉里则更加倾向于国际主义,强调美国的世界责任、对盟友的义务和全球事务的参与。在国内问题上,作为民主党,希拉里在移民问题、医保问题等方面比较偏自由主义;特朗普则是极端的保守主义。但有趣的是,由于特朗普本身是非典型政客,其本身的一些观念和民主党反而很相似,比如提高最低工资等,是民主党一贯的主张,对于很多民主党的底层选民是有吸引力的,而共和党则是不接受的,因为共和党更多地代表了大企业家的利益,传统的共和党候选人不会开出这样的政策菜单。对于这次大选,恐怕很难根据传统的两党分野一刀切,简单地划分候选人的政策主张,或是贴上固定的党派政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