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国的国际关系和和平崛起”学术沙龙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7-08 00:00:00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2011年7月5日上午,由复旦发展研究院和国家建设研究中心主办,国际问题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研院)承办的“未来十年中国的国际关系和和平崛起”学术沙龙在美国研究中心104室举行。

沙龙由国研院常务副院长沈丁立教授主持,国家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任远教授及来自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经济学院和国研院的2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

 

在第一个专题“未来10年中国的周边环境和周边外交”中,韩国朝鲜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教授认为,尽管我们的周边环境出现很多问题和挑战,但仍然有许多有利的因素,关键是要处理好五个最迫切的问题:成长烦恼的解决;发展瓶颈的突破;互相认知的调试;软硬实力的配合;国内和周边的统筹。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祁怀高博士提出了中国周边环境面临的四个新挑战,分别是美国重返亚洲的挑战、领海和领土纷争的挑战、重大突发事件的挑战、整合区域多边制度的挑战。

在第二个专题“未来10年中国的大国关系”中,美国研究中心刘永涛副教授提出了未来十年亚太地区可能出现的5种格局,分别为两极格局、霸权格局、权力均势格局、安全共同体格局和中美战略联盟格局,并对不同格局下中美安全政治关系进行了分析。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对未来十年欧盟的发展和中欧关系做了预测和展望;国研院副院长、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郭定平教授对未来十年中日关系的预计是与现状相比没有大的变化,但存在着激化矛盾的不确定因素,应该在稳定中促转变,使日方接受我们的主张,并在国际社会重要行动中与我们尽可能一致;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杜幼康教授认为未来十年中印关系由于边界冲突、互信不足和多方面的竞争,导致两国关系“好不到哪儿去”,但又由于贸易牵绊、全球多极化趋势和气候问题等,两国存在诸多共识,两国关系因此也“坏不到哪儿去”。

在第三个专题“未来10年中国的多边外交”中,国研院副院长、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贵洪教授提出未来10年中国多边外交中的五种维度,即一与多、新与旧、南与北、强与弱、主与从的关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陈志敏教授指出,随着21世纪中国全面登上世界舞台,未来十年我国多边外交的战略规划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体系的维持、体系的平衡、体系的改革、体系的效率。

在第四个专题“未来10年中国和平崛起的主要挑战”中,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参赞张养吾指出:在外部面临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可能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动荡不断和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对周边复杂形势采取维稳还是维权的矛盾,内部又面临稳定、能源资源问题、台湾选举、藏独疆独、内外宣传与社会舆论等形势下,中国处于世界格局的变革期,国内改革的攻坚期,中国与世界矛盾多磨合期,这样三期叠加的时期。国研院常务副院长沈丁立教授提出,中国未来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要使现在面临的威胁和危险在10年以后变小而不是变大,关键是在国内要创新,国际上要讲理。中国的硬实力确实不断提升,但应该考虑均衡一下贫富差距,以中等富裕国家为目标,逐步从追求数字增长转变为各种软实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