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30 14:35:52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目前我国利率仍有下行空间,未来继续降息的可能性完全存在。目前关键问题是利率下行后反映出资金供求面的问题:真正有资金信贷能力的企业能否具有旺盛的投资意愿,使得二级市场零售的资金成本有效地反映在目前的利率上。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投资意愿仍然不足,要找到好的投资项目存在挑战。因此,仅依靠货币政策来扶持实体经济复苏具有一定难度,需配合更多其他的政策。
中国经济在2002年以后已经进入平均增速10%的阶段,期间金融资产迅速积累,对金融开放提出巨大要求。但金融开放蕴含巨大风险,金融开放的一般顺序是:第一阶段加快海外直接投资,第二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第三阶段是经常资本帐户的可兑换。而上海自贸区作为一个可控的平台,将有力地推进中国金融开放,这是自贸区的试验价值之一。
中国目前经济转型期,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经济指标出现以下五方面背离:
第一,就业指标和GDP增速出现背离:五年来GDP增速逐年下行,但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不断上升;第二,发电量以及铁路货运量数据与GDP的相关性出现弱化:我国发电量、铁路货运量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即进入负增长区间,但GDP一直保持中速增长;第三,M2与物价水平的相关性有所弱化,这主要是由于2013年后大量资金进入理财领域,对企业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影响不大;第四,人民币贷款规模和GDP增速之间的相关性下降:传统行业资本回报率下降,使得每单位信贷能推动的经济增长动能下降,另外,银行贷款也并不是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唯一资金来源;第五,总量增长和企业微观利润之间的关联性下降:2014年底,大部分公司营业利润回升,但GDP增速仍一路下行。
央行降息主要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鉴于本次调整前,银行存款利率并未上浮到顶,存款定价呈差异化格局,预计此次上浮进一步扩大后,存款利率上浮幅度会有所扩大,但仍不会到顶。报告还指出,本次降息的同时,将存款利率上浮扩大到1.5倍,存款利率定价进一步差异化;从这一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几乎已经完成。
连平预计,年内存款准备金率仍有可能下调0.5-1个百分点。
本轮A股牛市是中国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经济转型的反映,包含了更多的创新和创业,并不只是泡沫。但泡沫仍然存在,2015年,市场存在各种震荡风险,政府和官方媒体、IPO和再融资、金融杠杆是重要的警示信号。从投资策略来看,未来的2至3年,中国股市表现最强的是互联网、新能源、环保、新能源汽车、医疗保健、工业智能化和信息化等行业的小盘成长股。
(本期观点由崔文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