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闻一周说No.255| 05.24-05.30

作者:鲍明阳 发布时间:2021-06-02 10:30:32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中美经贸代表首次通话

图片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消息称,5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贸易代表戴琦通话。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进行了坦诚、务实、建设性的交流。双方认为发展双边贸易非常重要,并就彼此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随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对外发布了这一消息。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这则声明中表示,戴琦在线上会谈中谈到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指导原则以及她对美中贸易关系的持续评估。戴琦表示,期待未来与中方代表进一步磋商。

彭博社27日报道称,拜登政府正在评估对华立场,目前尚未对前总统特朗普的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也未调整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报道指出,虽然中美两国都加征了关税,但双边贸易实际上在增长,3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额再创纪录。但越来越多的迹象已显示出他有可能选择的方向。

戴琦此前表示,自己将尊重美国政策的连续性,希望中国履行中方在与特朗普政府达成的贸易协议中作出的承诺,拜登政府将把重点放在执行现有的贸易协议和规则上。她在美国国会13日举行的一个听证会上表示,中国仍是美国面对的重要挑战,需要拜登政府给予全面关注。美国需要新的贸易工具,以遏阻中国针对主要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反竞争威胁,而不是伤害已经造成了才反应。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27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就“中方是否仍在并且将继续积极履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提问回应称,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整个世界。双方应共同努力,创造氛围和条件,推动协议落实。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中美贸易高速增长,其中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62.7%,自美进口增长57.9%。虽然中美关系日趋紧张,但中美之间的贸易仍在稳定进行。经贸合作在中美关系中的稳定作用依然重要。


新闻来源:新华社、华尔街日报、彭博社、路透社

图片来源: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


拜登政府公布2022财年联邦财政预算案

图片

美国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28日公布了总额高达6万亿美元的2022财年联邦政府财政预算案,新财年联邦预算赤字约为1.83万亿美元。这是拜登就任后推出的第一份预算案,主要包括:1.5万亿美元联邦政府部门可支配预算,为旨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美国就业计划提供840亿美元,为聚焦教育和医保的美国家庭计划提供158亿美元资金。


高预算、高赤字和高税收成为美国媒体对这份预算案的普遍评价。《华尔街日报》指出,这份预算案显示,拜登政府将大幅提高企业和高收入家庭的税收,以平衡增加的财政支出。根据这份预算案,拜登政府拟将企业税率从21%提高到28%。同时,还计划扩大美国国税局人员编制,进一步加强税收执法。


根据这份预算测算,由于在疫情期间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美国2020财年联邦财政赤字达到创纪录的3.13万亿美元,2021年财年的财政赤字预计将达3.66万亿美元,2022财年预算赤字1.83万亿美元。根据美财政部数据,2021财年上半年(202010月至20213)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升至1.7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截至526日,美国国债总额已超28.1万亿美元。


美联社指出,在疫情期间通过的多轮经济纾困法案总额约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将很快突破30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在今明两年每支出1美元,就必须借大约50美分。美国媒体指出,28日是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选择在此时点公布预算案,表明白宫不想让赤字坏消息引起太多注意。


1.5万亿美元的政府部门预算中,2022财年的美国国防部预算开支为7150万美元,较上一财年提高1.6%。相比之下,美国教育部新财年的预算同比增长了40.8%,卫生和公众服务部同比增长了23.4%。《纽约时报》指出,拜登政府预算案依赖向企业和富人增税以及联邦借贷,对于推动财政平衡和减少国债缺乏明确政策路径。


尽管这份预算案涵盖了拜登就任以来推出的重大立法动议,但共和党人与拜登政府仍有较大分歧。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共和党议员理查德·谢尔比28日表示,拜登的预算案增加税收、过度开支且国防预算不足,有损国家安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共和党议员林赛·格雷厄姆指责,白宫的预算高得离谱,大幅增加非国防开支和税收,将削弱五角大楼。但鉴于目前民主党控制了参众两院,拜登只需设法安抚温和派民主党人,确保参议院每一位民主党人的赞成票即可通过该预算案。

  


新闻来源: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路透社、中国新闻网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拜登下令情报部门调查新冠病毒起源

图片

当地时间526日,拜登发布声明下令美国情报机构对新冠病毒的起源进行调查。拜登在声明中表示,自上台伊始就让情报界准备一份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分析报告,以确定新冠病毒是源自人类与受感染动物的接触还是来自实验室事故


据《纽约时报》报道,拜登在本月早些时候收到了那份报告,然而中情局和其他情报机构并未就引发大流行并导致近60万美国人死亡的病毒如何“起源于中国”达成共识。为此,拜登要求情报部门加倍调查,收集和分析可以更接近新冠病毒来源明确结论的信息,并在90天内向他报告。


作为这个报告的一部分,拜登声称他已询问了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查的领域,包括向中国提出的具体问题。他还要求国家实验室和政府其他机构加入到这项工作中,以加强情报界的努力。声明的最后,拜登表示美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敦促中国参与一项所谓的全面、透明并以证据为基础的国际调查,并提供所有相关数据和证据。


美国代表在本周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以透明和独立性为由,试图施压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下一轮病毒溯源调查。香港《南华早报》认为,拜登26日的这份声明给世界卫生组织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白宫副新闻发言人卡琳·皮埃尔当天则表示,世卫组织与美国情报部门对新冠病毒溯源所展开的工作不是相互排斥的,可以同时进行。此外,《纽约时报》报道指出,过去几日白宫一直在淡化由美国发起调查的必要性,坚持认为世卫组织是展开国际调查的合适场所。而拜登的这份声明是一次突然的转变,其似乎更为迫切地想让美国调查人员带头行动。报道称,这是拜登迄今为止就有关新冠病毒传播方式的不确定性发表的最公开、最广泛的一份声明。


中国代表25日已在世界卫生大会上明确表示,中国支持科学家开展全球溯源合作,呼吁各方本着公开透明的态度,积极配合世卫组织开展源头溯源工作。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溯源研究中,中国的部分已经完成。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27日也表示,中方支持对全球各地发现的所有新冠疫情早期病例进行全面核查,对某些散布全球又往往秘而不宣的基地、生物实验室等进行彻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拜登发起的新一轮调查时表示,美方一门心思散布的“实验室泄漏”等阴谋论和虚假信息,是对世卫组织专家组成员科学精神和研究成果的极大不尊重,更是对全球团结抗疫努力的亵渎和破坏。赵立坚还表示,如果美方真想做到完全透明调查,就应像中国一样,邀请世卫组织专家赴美调查,及早开放美军德特里克堡基地以及美国散布全球的生物实验室,及早披露2019年7月弗吉尼亚州北部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系统疾病、威斯康星州暴发大规模“电子烟疾病”等相关病例的详细数据和信息。


新闻来源:纽约时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路透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南华早报、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The Tribune India


白宫高层表示中美“接触”时代已终结

图片
当地时间526日,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与中国事务高级主任罗森伯格共同出席了斯坦福大学举办的现场活动,阐述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亚太战略。拜登政府直接负责中国和亚洲地区事务的两位重量级官员现身同一场合,迄今并不多见。

在为目前的中美关系定义时,坎贝尔十分直接地表示中美之间广泛接触的时代已经结束,竞争将成为主导模式。美国已经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对华战略,目标是让这场竞争成为一场稳定、和平的竞争。坎贝尔同时警告说,未来可能会有一些时期,其中会有令人担忧的时刻。罗森伯格则表示,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有三大支柱,包括加大对美国国内的投资,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同盟与伙伴关系网,以及在有需要的时候与中国对抗,在符合美国利益的时候与中国合作。

两位白宫对华事务负责人一致认为科技将成为未来中美竞争的最前沿。坎贝尔表示,真正决定中美竞争走向的是科技而非军事。罗森伯格特别提到白宫正与国会合作,提升美国科技竞争力。

美国国会近期推出了多项聚焦科学技术的法案,矛头直指中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法案名为无尽前沿法案。该法案提出,5年内向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先进通信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拨款1200亿美元,其中520亿专门用于芯片的研发与生产。在如今十分撕裂的美国政界,这一法案罕见获得了两党的共同支持,足以见得在科技领域采取对华竞争姿态已经在美国高层获得广泛认同。

白宫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022财年联邦政府预算案总额将高达6万亿美元,在创记录的政府投入中,重点领域就是基础设施和科技。CGTN在报道中称,为了与中国竞争,美国已经准备好花钱,而且是花大钱,但是这里的气氛并不像是一种健康的竞争,而更像是一种创新军备竞赛,目的是为了保持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27日中国外交部在回应白宫官员的有关言论时表示,美国用竞争来界定两国关系是完全错误的,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打着竞争旗号排斥、遏制和压制中国的做法。

  


新闻来源:南华早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法新社


拜登在白宫会见弗洛伊德家人

图片

当地时间25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和副总统哈里斯在白宫接见了乔治·弗洛伊德的家人,但这场会见不对媒体开放。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在周一的简报会上解释称,拜登希望与弗洛伊德家人的会面是私下的,以确保双方能够开展真诚的实质性对话。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会见之后,拜登告诉记者,他与弗洛伊德一家相处了一个多小时,并深入描述了他与弗洛伊德的女儿吉安娜的相处细节。弗洛伊德的弟弟菲洛尼斯(Philonise Floyd)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一家与总统和副总统举行了一次“伟大的”会议,并对发生的事情表示感谢,希望“乔治·弗洛伊德执法公正法案(George Floyd Justice in Policing Act)”能够尽快在参议院获得通过。他还说:“如果你能制定联邦法律来保护秃鹰,你就可以制定联邦法律来保护有色人种。

然而,会议召开之际,“乔治·弗洛伊德执法公正法案”的审议仍在参议院停滞不前。该法案核心内容为禁止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使用锁喉动作,禁止以种族或宗教原由进行歧视性执法,设立警察不当行为国家登记处全面审查警察的合格豁免权,拒绝警察部门军事化等。拜登最初设定的目标是在周二之前通过这项法案,但白宫最终放弃了这一期限,允许国会继续谈判。

拜登表示,美国政府将继续推动“乔治·弗洛伊德执法公正法案”的通过,以改革警察暴力执法的现状,并称涉事白人警察肖万被判有罪是“迈向正义的一步”。拜登还表示,美国将采取更多行动以解决警察暴力执法,维护族裔公平。

除了会见总统外,弗洛伊德一家还会见了参议院警察改革法案的主要谈判代表、新泽西州民主党参议员科里·布克(Cory Booker)和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蒂姆·斯科特(Tim Scott)。他们还在美国国会大厦会见了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和其他议员,其中包括领导众议院通过警察改革法案指控的加州民主党众议员贝斯(Karen Bass)。会见中,佩洛西重申了将推动警察改革法案通过的承诺。
25日当天,全美各地以各种形式纪念弗洛伊德案一周年。然而,非洲裔美国人遭·警·察·暴力执法致死事件在这一年依然没有减少。根据警察暴力地图网站公布的数据,2020年美国共有1127人在警察执法过程中死亡,其中非洲裔被警察杀死的概率是白人的三倍。Axios和益普索发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51%的受访者认为过去一年警察对待黑人执法情况没有发生改变,35%的人认为这一情况变得更糟,仅有13%的人认为这一情况得到改善。

  


新闻来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益普索、美国全国公共电台

图片来源:美联社


拜登签署行政命令促进亚裔公平正义

图片

当地时间528日,美国白宫发布总统拜登就促进亚裔美国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岛民公平、正义和机会的行政命令。

拜登在命令中强调,反亚裔偏见、仇外心理、种族主义和本土主义在美国根深蒂固。反亚裔暴力行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以东亚社区居民为主的人们蒙上了恐惧和悲痛的阴影。联邦政府必须提供道德领导、政策和计划,以解决和结束种族暴力和歧视,并提升所有亚裔美国人和太平洋岛民社区民众的归属感。

行政命令具体包括:继续贯彻拜登于2021120日签署的13985号行政命令,即“通过联邦政府促进种族平等和对服务欠佳社区的支持”,促进弱势社区的公平和种族正义;建立“亚裔美国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岛民总统咨询委员会”以及“白宫亚裔美国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岛民倡议”工作组。

拜登表示,解决和打击种族主义、仇外心理和不能容忍的暴力行为是本届政府不变的政策。拜登政府希望可以通过与亚裔和太平洋岛民社区的高级联络人密切协调,监测、处理并结束种族暴力和仇外心理,缩小健康、社会经济、就业和教育成果方面的差距。

《加利福尼亚新闻时报》报道指出,这项由卫生和公共服务部牵头的倡议将使联邦政府能够减轻与新冠疫情有关的反亚裔偏见,促进亚裔和太平洋岛民社区的卫生公平,并从双重危机中“公平恢复”。


新闻来源:Mirage新闻网、白宫官网、加利福尼亚新闻时报、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


纽约检方对特朗普集团进行刑事调查

图片

本周,美国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正与曼哈顿检察官合作,调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及其集团的刑事犯罪问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7日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已经开始召集大陪审团听取证据,大陪审团或将决定是否起诉特朗普及其公司高管等。

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召集大陪审团表明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小塞勒斯·万斯(Cyrus R. Vance Jr.)发现了新的证据,对特朗普及其公司的税务调查进入了深入阶段。这意味着万斯认为自己找到了犯罪的证据,即便不是特朗普本人的也很可能是与他关系密切的人或是他的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万斯的调查范围很广,并在诉讼期间公开披露了相关信息。他的调查人员正在仔细检查特朗普就任总统前的商业行为是否存在涉及银行、税务、保险的欺诈行为以及伪造商业记录等问题。此外,地方检察官还正在审查向特朗普集团高管提供的薪酬。

目前尚不清楚在万斯手下工作的检察官是否打算立即完成大陪审团的全部陈述。另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在听取证人关于特朗普集团及其商业交易的陈述之间中断诉讼程序,以便专家组审查其他案件。此外,目前还不清楚大陪审团是否会被要求考虑退回任何起诉。处理这类案件的检察官可以选择提出指控供大陪审团考虑。检察官的大陪审团策略通常是保密的,而且可能会发生变化。

对于纽约检方的调查,特朗普在周二晚上发表的声明中称大陪审团的就座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迫害的延续”。特朗普表示这纯粹是政治上对在总统选举中支持自己的近7500万选民的侮辱,这是由党派性很强的民主党检察官推动的。


新闻来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

图片来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美国解除针对小米集团的制裁

图片

小米集团526日早间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针对美国国防部于2021114号将本公司认定为中国军方公司之事宜,本公司宣布美东时间2021525日下午409分,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颁发了最终判决,解除了美国国防部对于本公司中国军方公司的认定,正式撤销了美国投资者购买或持有本公司证券的全部限制。

小米案源自于今年114日,美国政府将小米、箩筐技术、中国商飞等在内的9家中国企业列入“涉军企业清单”,禁止美国投资者对其进行投资。随后,小米公司于2021129日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控告美国国防部、财政部、国防部长奥斯丁、财政部长耶伦以及总统拜登。217日,小米正式向法官提交了临时禁令动议,即临时冻结美国国防部的军事禁令,直到诉讼判决。美国国防部在226日书面提交了反对意见。

312日,康特雷拉斯(Rudolph Contreras)法官正式批准小米的临时禁令动议,初步禁止对小米实施和执行禁令,美国政府决定不上诉。最终,美国国防部将小米从“涉军企业清单”中除名。南华早报在报道中表示,小米的胜诉是中国科技巨头在与美国政府的博弈中取得的罕见胜利。

小米对美国政府提起的诉讼,激发了更多被美国纳入“涉军公司清单”的中国企业加入司法·维·权。今年42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箩筐技术也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区法院提交申请,阻止美国国防部在39日将箩筐技术指为“中国涉军企业”命令的执行,并在55日获得法院批准。随着禁令的解除,英国富时指数(FTSE Russell)于524日宣布,将把小米和箩筐技术两家公司重新纳入全球指数。小米将分两次重返富时全球投资服务机构,其中50%将于67日开盘生效,50%将于621日开盘生效。箩筐技术也将于621日加入富时全球投资服务机构。

  


新闻来源:路透社、海峡时报、南华早报

图片来源:海峡时报


特斯拉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

图片

特斯拉官方微博25日发布消息称,特斯拉已经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以实现数据存储本地化,并将陆续增加更多本地数据中心。所有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车辆所产生的数据,都将存储在境内。

声明中特斯拉还表示未来将向车主开放车辆信息查询平台。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详情及进展将陆续向公众汇报。特斯拉在声明中强调,汽车数据安全非常重要,统一规范管理将更有利于智能汽车的有序长远发展。特斯拉表示将尽一切努力来贯彻执行汽车数据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数据安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称,特斯拉不久前已经承诺“将把中国市场销售的电动车收集的任何数据都保留在中国境内”,并将陆续在中国增设更多本土数据中心。另据彭博社报道,近来特斯拉正在全世界最大汽车市场中国面临严峻考验。今年该公司不仅因车辆质量问题被中国监管部门约谈,还遭到来自中国消费者的直接批评,并因“甩锅”国家电网而道歉。


特斯拉承认中国市场至关重要,马斯克上月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终将成为特斯拉的“最大市场”,马斯克预估中国经济在接下来的十年内表现极佳,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经济体。数据显示,特斯拉4月全球销量环比大跌43%。科技网站techcrunch26日称,这是自苹果在贵州设立数据中心后,又一家美国大型企业将中国用户数据本土化储存的案例,表现出中国对于外企大数据安全监管的进一步加强。


新闻来源:环球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彭博社

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


台湾新冠疫情不断升级

图片

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30日通报增加355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包括266例新增个案和89例“校正回归”个案。确诊个案中新增11例死亡。5月中旬以来台湾本土疫情陡然升温,16日至30日,台湾已连续15天单日新增本土病例超过200例,累计死亡98例。岛内医学研究人员表示,结合目前的整体疫情和重症数字推估,岛内还有约35千名感染者还没有被发现。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新北市市长侯友宜称,新北市已在5月19日起重新做好调整升四级警戒的整备,除了目前在14区演练,未来也将扩充到29区演练,若民进党当局宣布进入第四级警戒,将有六大执行措施,包括全面停班停课、停止所有聚会活动、非民生行业停止营业、管制居民活动范围及时间与维持医疗救灾救护的运作等。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率高和死亡病例年龄层下移已成为这波疫情的主要特点。新北市卫生局28日证实,新北市一名36岁男子于5月26日经医院筛查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原计划27日由新北市卫生局派员专责送往集中检疫所隔离,然而27日凌晨被家人发现身体不适送医抢救仍不治,为台湾地区首次出现30岁左右确诊患者死亡。

随着疫情加剧,台湾医疗资源最为集中的台北市和新北市医疗压力也已到达极限。在台北市联合医院的忠孝院区,因为急诊空间已经满负荷,新的确诊患者不得已只能躺在停车场搭建的病床上等候收治。台北市联合医院工会理事长指出,医院量能已饱和,正在考虑暂时停收新冠肺炎病例。此外,作为岛内医疗龙头的台大医院近期也人满为患,医护人员长期处于战斗状态。院长吴明贤也在社交网站发文表示,台大医院已经非常紧急,不能让第一线医护人员赤手空拳弹尽援绝。吴明贤表示,院方已经把儿童病房改装成重症监护室来收治病人,仍无法满足需求。


与此同时,台湾也面临疫苗严重短缺的困境。民进党当局把希望寄托在大量囤积疫苗的美国身上,而美国在台协会处长布伦特·克里斯滕森(Brent Christensen)却对捐赠疫苗不置可否。随着岛内疫情加剧,岛内采购大陆疫苗的呼声越来越高。28日南投县政府表示,将联络14个蓝营执政县市联合采购。台湾TVBS的一份最新网络问卷调查显示,高达81%的台湾网友赞成民进党当局通过大陆代理商复兴集团购买辉瑞疫苗。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8日指出,在大陆疫苗输台问题上,面对大陆希望尽最大努力帮助台湾同胞应对疫情的善意,面对一些民间机构愿意捐赠疫苗的善举,民进党当局一直以各种借口阻挡拒绝甚至公然污蔑抹黑大陆疫苗,不顾台湾同胞生命安危,坚持拒绝大陆疫苗是对台胞生命健康安全的冷血。


新闻来源:环球时报、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路透社


台湾空军4架战机赴美执行训练任务

图片

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525日凌晨,台湾空军4F-16A战机自花莲基地最隐秘的西侧碉堡滑出,以最大马力依照次序起飞,低调飞往美国执行替代训练任务。

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称,这次飞往美国的F-16A战机上不但机身上原有的机徽被抹去,就连尾翼上第五联队最著名的“太阳神”涂装也被刻意涂掉。岛内媒体此前报道,台湾空军的6F-16A型单座战机在经过十余次空中加油、超10小时和1万公里的跨洲飞行后,于13日下午350分飞返花莲基地,6架战机分由台、美飞行员驾驶。此次长航程跨洲飞行,证实了台军飞行员已具备空中加油技能,飞行员们经过检疫后,台军和美方再度安排飞返美国事宜。本次起飞的4架战机是为了替换此前返台准备接受改装的战机。

美国1992年宣布向台出售150F-16A战机,1997年起陆续飞抵台湾交机。为提升台空军飞行员技战术水平,当时台当局与美方签约,在美成立台空军训练中队并部署在亚利桑那州卢克空军基地,与美军飞行员共同开展训练飞行,学习美军最新战术。台湾空军自2011年起耗资1100亿元新台币将现有141架战机进行性能提升,因而在美国进行训练的约10F-16战机将陆续分批飞回台湾接受改造升级。

目前台湾空军已完成40余架F-16战机改装。为了提升F-16战机性能,美国也首度允许挂载在F-16上的AM120导弹在台进行两枚实弹射击。该款中程空对空导弹射程可达80公里以上,美方于2000年向台出售200枚,但此前一直禁止在美国本土以外试射。除现有战机的升级计划以外,民进党当局2019年还向美国新购了66F-16B战机,这一轮战机升级和交付工作完成后,台空军预计将有超过200架的F-16B战机。

美台之间一系列的最新动向再一次展示出双方不断升级的军事合作。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6日回应,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势力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执意搞军事对抗,以武谋独没有出路,只会给台湾民众带来灾难。然而,面对北京的抗议,美国驻台湾最高特使却向台湾保证,美国仍然致力于维护台湾的安全,并希望保持密切的伙伴关系。美国在台协会处长布伦特·克里斯滕森(Brent Christensen)周三在线上记者会上表示,美国有义务支持台湾保持足够的自卫能力,对抗胁迫,这仍然是“台湾关系法”的一项基本内容。

新闻来源:南华早报、央视新闻、观察者网

图片来源:美联社


美俄领导人将于6月16日举行会晤

图片

据多家美国和俄罗斯媒报道,美国总统拜登计划将于616日在日内瓦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为期一天的会谈。


《华盛顿邮报》援引一位熟悉会议情况的官员透露,双方探讨的议题可能涉及核扩散、俄罗斯干预美国选举、气候变化和新冠病毒大流行。预计拜登将对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边境集结、白俄罗斯迫降民航客机逮捕反对派记者罗曼·普罗塔舍维奇(Roman Protasevich)等事宜表示担忧。


俄第一频道报道称,谈判将以何种形式进行,是否允许记者进入以及会后是否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等细节尚待商定。俄总统现任秘书佩斯科夫指出,俄美首脑峰会的筹备工作仍在继续,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25日也确认了两国首脑会晤的消息。


依据行程安排,拜登6月将开始其上任后的首次出访,出席在英国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以及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和欧盟峰会。随后,拜登将前往瑞士与普京会面。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当下,美俄两国的紧张关系正处于多年来的最高水平。今年3月拜登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他认为普京是杀手。普京随即在电视直播中回应了拜登的言论,他祝愿拜登身体健康,同时表示俄罗斯与美国有着不一样的基因。《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在谈及此次美俄首脑会谈的预期时表示,美国官员并不期待这次会晤能产生重大突破,也不认为这是两国关系的重启,就像奥巴马总统在执政初期希望开创长期敌对双方合作的新时代一样。


另据彭博社消息,拜登当地时间25日公开表示,将停止对“北溪2”管道项目的制裁,因为该项目已接近完成,而且制裁将损害与欧洲的关系。部分美国议员批评拜登的表态是对俄罗斯软弱的表现。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则在与俄国防部及军工企业领导举行的会议上表示,俄罗斯武装部队持续从军工企业接收最新型的武器和装备,“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显著增强。普京强调,复杂的国际局势及俄边界附近的潜在风险和对俄军事安全的威胁,要求俄武装力量持续保持高度的战备状态。


美俄领导人会晤如今已经进入倒计时。两国都提出愿意就战略稳定进行探讨,试图降低彼此之间竞争的成本。但在坐到谈判桌之前,两个大国都试图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俄罗斯希望美国不要妄想把军事围堵和经济制裁作为俄罗斯必须接受的一部分内容,美国则希望通过在“北溪2”项目上的退让,一方面缓和与欧洲主要国家尤其是德国之间的关系,拉拢住欧洲盟友,在关键议题上一同向俄罗斯施压,另一方面借此向俄罗斯示好,营造良好的会晤氛围。


新闻来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华盛顿邮报、彭博社、美国广播公司、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