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CSCC 发布时间:2025-01-08 23:35:21 来源: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收藏本文
2024年12月6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1942:温德尔·威尔基的环球之旅”学术讲座在光华楼西主楼801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方德万(Hans van de Ven)主讲,并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章可老师主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金光耀老师担任与谈人。
讲座开始前,章可老师对方德万教授和此次讲座内容作了简单介绍。方德万教授现任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剑桥大学副校长、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客座讲席教授,主要研究近现代中国史、中国海关史、二战的全球史等,本次报告围绕1940年美国共和党候选人温德尔·威尔基(Wendell Willkie)及其著作《天下一家》展开。
方德万教授首先概述了温德尔·威尔基的生平及其历史地位。威尔基作为美国律师和政治家,曾在1940年总统选举中代表共和党参选,但不敌时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二战期间,威尔基因其外交活动对美国乃至全球事务产生了重要影响。1942年,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引发美国全面参战的背景下,威尔基受罗斯福总统之托,展开了一次以推动全球合作、抑制孤立主义为目的的环球之旅。这次行程贯穿多个大陆,结束后威尔基撰写了《天下一家》,系统反思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弊端,并倡导国际合作与民族平等。
在第一阶段旅途中,威尔基主要访问了埃及、土耳其等中东、北非地区的伊斯兰世界。他在埃及前线见证了英国将军蒙哥马利带领其士兵夺取阿拉曼战役胜利。在观察前线士兵生活后,威尔基通过新闻发布会向全球宣布盟军的胜利,给全球盟军和伊斯兰现代改革带来信心,并进一步赢得了中东伊斯兰国家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持。期间,他还与当地领导人就伊斯兰世界现代化改革和战争的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各国协同合作的重要性。
“天下一家”的第二段旅途目的地是苏联。据方教授介绍,威尔基是以罗斯福总统代表的身份而前往苏联。他的行程横跨多个地区,考察了大量的农业集体合作社、学校和工厂,通过考察前线和后方了解到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情况,战时民众生活,讨论波兰人在苏联的状况,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与斯大林的谈话中,威尔基强调合作开辟第二战场的重要性。方教授指出,尽管双方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异,但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之处,威尔基以其真诚的合作态度获得斯大林的赞赏,为加强美苏战时联盟奠定基础。
随后,威尔基开启了中国之行,包括乌鲁木齐、兰州、西安、成都、重庆。方教授介绍,中国欢迎威尔基来访的方式很不一样,尤其是学生群体的欢迎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一次大学访问中,数万学生高呼“freedom”的场景成为威尔基中国行的难忘记忆。在重庆期间,威尔基与蒋介石举行了三次重要会谈,内容涵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战后亚洲政治秩序改组以及反帝国主义的全球合作。方教授指出,威尔基通过其影响力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抗战的意义,体现了他对亚洲问题的深刻关注。威尔基回美国后写下的《天下一家》在中国很是流行,并且给中国外交政策带来了积极作用,推动中国从批判西方国家转向支持国际交流的外交转型,为战后全球化进程提供思想基础。
方德万教授说,尽管威尔基的环球之旅未涵盖印尼和印度,但其著作《天下一家》中包含的反殖民主义和支持民族独立的内容,对印度独立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方教授解释威尔基1942年未能到访印度的原因,由于印度当时属于英国殖民地,如果威尔基在印度访问印度领导人甘地或是尼赫鲁,可能会加剧英美之间的外交紧张。
与谈环节中,金光耀教授从全球史和共享历史(shared history)的视角出发,解读威尔基环球之旅的意义。他提出,威尔基作为一位理想主义者,与传统共和党孤立主义有很大不同,他的外交活动为战后国际合作和关于全球化的讨论奠定了思想基础。金老师还提出假设:若威尔基当选美国总统,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秩序整体将会如何演变?
在互动环节中,在场师生围绕威尔基访问中的文化差异及历史学研究方法等问题,与主讲人展开深入讨论。通过这一讲座,听众不仅加深对威尔基及其《天下一家》的理解,更从全球视角中体会到二战这一历史事件带给不同国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