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研究与人工智能》

作者:杨庆峰 发布时间:2020-12-15 09:56:46 来源:数忆苑+收藏本文

《记忆研究与人工智能》

Memory Studie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杨庆峰

(复旦大学)

杨庆峰

现任复旦大学生命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教授、复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上海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2013-2014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访问学者、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访问学者(2017)。目前社会兼职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职业伦理和学术道德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等。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是技术哲学、记忆哲学、数据伦理与人工智能伦理等。在《自然辩证法研究》《江海学刊》《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多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出版专著3部《技术现象学初探》(2005)、《现代技术下的空间拉近体验》(2011)、《翱翔的信天翁: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研究》(2015);翻译出版2部,《创新系统的治理》(2011)、《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2016,合译)。


内容简介

有效利用时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回应哲学基本问题并构建体系成为很多哲学家的主要梦想。我们可以列出很长的一个名单,如柏拉图、笛卡尔、康德、谢林、黑格尔、柏格森、海德格尔、利科、巴迪欧和唐.伊德、米切姆、斯蒂格勒等等。但是哲学家由于受时代科学技术限制而梦碎的例子比比皆是。一百多年前,柏格森试图从记忆入手解决身心关系问题,但是受到生物学的限制遗憾失败。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物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获得了极大发展并彼此融合。同时,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正在演变为社会发展的技术框架基础,身与心等维度被数字化和智能化。人类智能通过技术呈现,人类体验不断外化并且通过机器模拟加以实现,这为回应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契机。

本书即是如此,即通过阐释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记忆科学研究成果,继而实现两个密切相关的目的。其一是为当代记忆哲学复兴提供科学路径的支持;其二是为若干哲学问题的解决提供记忆方案。其中,科学路径与哲学路径形成了两条共同的有益于记忆哲学复兴和发展的路径。甚至深入分析科学路径反而更加有助于这一任务的实现。因此,本著作概括1960年代以来记忆研究的整体状况、多重逻辑、技术方法、研究纲领,并进一步分析了记忆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反思记忆研究对于理解人工智能发展的诸多意义。


图片节选


后记

每个故事都有独特的叙述方式,每本书也都有其值得琢磨的后记。


2000年-2003年读博期间,我对技术的现象学分析颇感兴趣。以技术工具性(熟知)反思为发端延续着海德格尔的思考,但是如何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点进行超越(找到真知)却成为日后苦苦思索的问题。回想起来,2005年的《技术现象学初探》是对技术工具论的多方反思,但是向何处超越却成为悬疑;2011年的《现代技术下的空间拉进反思》将技术体验看作是超越的朦胧指向;2015年的《翱翔的信天翁: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研究》则重回哲学史对伊德技术哲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找到了其忽略的记忆维度,后来一个契机悄然而至。

2016年,我刚刚完成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项目《20世纪记忆科学与技术发展报告》,这个报告主要是梳理和反思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及前沿情况。在报告完成之后,我萌生了将其扩展成一本著作的想法,这一想法是想回应现象学如何应对自然科学发展的难题。但是这个想法实现的过程却是艰苦的。幸运的是,2018年,在上海大学出版社副总编邹西礼先生的鼓励和帮助下,本书入选上海文教结合“支持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2018)”项目。此后从定稿到装帧设计与他进行了 N 多次的沟通,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另外这本书也是我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图像技术的体验构成研究”及我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智能革命与人类深度科技化前景的哲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同时,这本书也见证了我人生的转折点。2020年全球遭遇了新冠疫情暴发,我个人则赶上了工作的调动。可谓世界巨变与人生转折形成交点。但一切都顺利的向好发展。值此书付梓之际,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从家人到朋友,从同事到领导。同时也要感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作者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想法变成了现实。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自2017年以来,本书的部分内容曾以论文形式发表,因此读者阅读过程中可能会有重复啰嗦之感,还请谅解。这再次说明思想之路会有前进,更有折返,

最后,还是以10年前《现代技术下的空间拉近体验·后记》中所引屈原的那句话作为结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故而,这篇《后记》不是一个总结,而是一个新的征途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