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张家栋:印度2024——回调与转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10 09:58:50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院+收藏本文

编者按:2025年1月10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震荡与重塑: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24》。本次推送的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教授撰写的专题文章。


图片


在2024年,印度经济形势良好,继续成为G20中增长最快的经济,但增长严重依赖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隐忧已现。印人党政府的国内政治能力下降,单一执政地位不再;印度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在与各大国关系普遍缓和、促进的同时,周边安全环境有一定恶化趋势。但是,印度各届对2025年仍然充满信心,普遍认为特朗普2.0将对印度更加有利。


一、印度政治经济有转向迹象


一是,印人党政府变身“全国民主联盟”(NDA)政府。印人党在2024大选中不如预期,只获得人民院543席位中的240个席位,与2019年大选相比减少63个席位。莫迪虽然第三次出任印度总理,但印人党政府已经变身NDA政府。NDA的地位也被削弱,一共获得294个席位,与2019年相比减少60个席位;获得42.5%的选民票,与2019年相比减少2.8个百分点。但是,印人党的执政地位虽然被削弱,但印度政府仍然是一个强势政府。印人党在NDA联盟中的地位仍然非常稳固。印人党在人民院中的席位,占法定过半席位272席位的88%,在NDA中占82%,在印度的联盟政府历史中仍然属于强势政府。印人党作为第一大党的地位仍然非常稳固,人民院席位是第二大党国大党的2.4倍。


二是,国大党和尼赫鲁-甘地家族有卷土重来的趋势。一方面,国大党逆转了连续下行的政治周期,在2024年大选中获得99个人民院席位,与2019年大选相比增加47席。国大党领导的“印度国家发展包容联盟”(INDIA)共获得234个席位,与2019年相比增加143个席位,增长一倍多。与此同时,INDIA联盟获得40.6%的选民票,比2019年时的“团结进步联盟”(UPA)增加了13.1个百分点。印度反对党更加团结,支持率也更高。另一方面,尼赫鲁-甘地家族的政治地位有复兴趋势。甘地家族的两名接班人,全部当选为人民院议员。拉胡尔·甘地一洗2019年大选的颓势,在参选的喀拉拉邦瓦亚纳德(Wayanad)和北方邦拉埃巴雷利(Rae Bareli)两个选区同时获胜。普里扬卡·甘地·瓦德拉(Priyanka Gandhi Vadra)完成政治首秀,在人民院瓦亚纳德选区的补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印度戴安娜”首次登上政坛。


三是,印度经济运行尚好但增长模式有明显变化。在2023-24财年,印度GDP增速为8.2%。在2024年度,印度GDP增速将在7%左右,继续是G20中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印度的经理人购买指数(composite PMI)达到60.7,经济热度很高。印度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迅速,在2024年第二和第三季度达421亿美元,同比增长26%。这也让印度自2000年4月以来吸引到的FDI,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仅仅在过去十年(2014年4月到2024年9月)中,印度吸收的FDI就达7098.4亿美元。印度在2024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在2024-25财年,印度政府安排了132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相当于GDP的3.4%。这虽然拉动了经济增长,但也存在潜在的债务和通货膨胀风险。


 简而言之,印人党在大选中不如预期,但仍继续强势执政;国大党触底反弹,重新具备挑战印人党的能力,新生代政治家初具政治冲击力;印度经济虽增长很快,但对基础设施投资的依赖度上升,有潜在风险。


二、印度外交呈现明显回调、平衡态势


在2024年,印度外交环境出现一些明显变化。随着俄乌战争进入关键时期,印度面临美西方的更大压力。印度与美国、加拿大关系有所紧张,与中国关系明显缓和。南亚多国发生重大政治变化,总体对印度不利。在此情况下,印度外交在2024年努力进行再平衡,出现一些明显的政策回调现象。


一是,外交话语与国家实力之间关系的再平衡。过去几年中,印度曾提出一系列大胆的对外话语,从“婆罗多叙事”到“民主之母”等概念。进入2024年,印度对外话语更加务实,淡化“世界导师”(Vishwaguru)定位,更加突出印度作为“世界之友”(Vishwabandhu)的概念。


二是,在中国与美西方之间的再平衡。在过去几年,印度曾出现明显的亲西方、远中国趋势,将边境争端与中印关系改善相挂钩,对中国进行外交冷战。2024年,中印外交僵局被突破,中印关系呈现明显的缓和趋势。印度与中国达成边境巡逻协议,并在俄罗斯喀山实现5年来的首次中印领导人会晤。


三是,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进行再平衡。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后,印度在俄罗斯、美国和欧洲之间实施多向结盟政策,与各方同时发展密切关系已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目标。但是,随着俄乌战争的不断激化,美欧对印度的压力日益增强。为平衡在俄乌战争中的立场,回应美欧的压力,莫迪总理对乌克兰进行了闪电式访问,以纠正自己“偏袒”俄罗斯的不利形象。


四是,在金砖合作机制与西方国家之间进行平衡。2023年,印度曾积极主办G20峰会,对上合和金砖峰会态度相对消极。2024年,印度积极参加在俄罗斯召开的金砖峰会,促成金砖扩员等一系列成果。


五是,在美欧间进行平衡。印度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关系有所恶化,加紧拉拢欧洲国家。莫迪总理访问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些传统欧洲大国。印度还与欧洲启动了“贸易和技术理事会”(TTC),促进在可再生电池等领域的合作与协调。


除上述五大平衡,印度外交还有两个要点值得点出:


一方面,印度继续促进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在2024年,印度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继续推进。莫迪访问了新加坡和文莱两国,并向菲律宾和越南提供先进武器装备。印度视为东南亚为自己版本印太战略的核心,介入南海事务的积极性非常高。


另一方面,印度对俄罗斯的战略预期明显下调。印度虽然没有在地缘政治中孤立俄罗斯,继续视俄罗斯为关键的战略合作伙伴。但是,印度对俄罗斯政策的优先目标已经不是关系提升,而是战略维护与管理。很明显,俄罗斯代表着印度外交的过去,美西方和东南亚才是印度外交的未来。


三、中印关系走出低谷


2024年,是中印关系从低谷走向缓和、恢复的一年。


首先,中印打破高层外交僵局。10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在俄罗斯喀山金砖峰会期间举行正式双边会晤。这是2019年10月印度金奈会晤以来,中印两国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晤。中印双方同意相互尊重,努力建立一个“和平与稳定”的关系。中方表示,中国和印度都处在各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印方表示,印中关系对全球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边境和平应该是两国的优先事项。在中印关系中,中国继续着眼于大局和整体,印度则继续关注边境和双边。更重要的是,中印双方领导人都承诺,要恢复两国之间的对话。


其次,中印在边境问题上实现重大突破。中印达成边境巡逻协议,在多数对峙点实现脱离接触。10月21日,经过17轮工作机制会议和21轮军长级对话,印度外交部宣布与中国就争议地区的巡逻问题达成协议。次日,该消息得到中国外交部的证实。12月1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举行第23次特代会晤。这是自 2019 年12 月以来的第一次。双方进行了“实质性会谈”,不仅同意维护好边境地区和平安宁,还同意恢复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朝圣,推动跨境河流合作以及乃堆拉口岸的边境贸易。


再次,在经济上,中国继续是印度最重要的商品贸易伙伴。在2023-24财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1184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与此相比,印度与美国的贸易额略微下降到1183亿美元。印度制造业对中国的依赖度很高。在2023-24财年,印度从中国进口了42亿美元的美元的电信和智能手机配件,占总进口的44%;电脑配件进口额为38亿美元,占77.7%;锂电池为22亿美元,占75%。但是,按日历年度计算,中印贸易在2024年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印美贸易将会反超。2021年和2022年,中印贸易额分别增长42.54%和6.4%。2023年,中印贸易额为1158.2亿美元,下降1.66%。2024年前三个季度,中印贸易额为588.1亿美元,同比下降9.05%。在2024年前10个月,美印贸易额为1081.2亿美元,相当于上年全年贸易额1240.6亿美元的87.2%。这意味着,在2024年度,美国将再次超过中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大商品贸易伙伴。


最后,中印有形成新型大国间关系的趋势。一方面,中印两国指导双边关系的原则有相通之处。2024年7月4日,中国外长王毅在阿斯塔纳上合峰会期间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时,提出了两大邻国正确相处之道的“五个相互”,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照顾、相互成就。这与苏杰生提出的、维持中印关系发展必须坚持“三个相互”,即“相互尊重,相互敏感,相互利益“,在精神内核上有相通之处。另一方面,中印国力更加对称。2013年,当中印决定要“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时,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只居第10位。到2024年,印度已经成为第五大经济体,并在2030年前后有成为第三大经济体的可能性。另外,中印两国寻找到“全球南方”国家这一新身份,为两国在多边和国际舞台上的合作寻找一个新的身份和平台。


总结


中印在2024年底达成的边境巡逻协议及一系列的对话成果,是中印解决边境问题的重要一步,可能是一个转折点。2005年中印签署《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时,两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边境地区控制力都比较弱,达成搁置争议的共识既是双方的主观意愿,也是边境控制状态的基本现实。随着中印两国的迅速崛起,这种安排注定是临时性的。现在则不同。中印已经成为并将长期维持世界大国的地位。两国在边境地区的管控能力都空前提升。在此形势下达成的边境协议和共识,将更具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中印关系的逐渐缓和,中印直航恢复问题、印度对中国在印度投资的限制问题,中印人文交流的恢复问题等,也会逐渐进入对话范围之内。简而言之,中印关系重要性和复杂性不断上升,已经仅次于中美关系,值得中方投入更大的注意力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