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14 09:37:50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如果你想
探索波诡云谲的世界局势
钻研国家发展的热点话题
掌握跨学科的分析能力
每节课都可以和不同的学术大牛、
业界大咖倾心交谈
那么欢迎你加入“国家发展动力”课程
课程信息
名称:国家发展动力
代码:POLI130242.01
亮点:智库青年教师团队的理论授课+写作指导+社会调研
时间:星期三3-5节
地点:邯郸校区智库楼402室
课程简介
“国家发展动力”是复旦发展研究院聚焦“国家发展及其运转逻辑”这一重要命题所作的理论创新。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从 “国家发展动力”理论建构与历史演进出发,以理解驱动性动力和存续性动力作为课程基本架构,同时梳理汇总近年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热点事件,带领学生共同分析、探讨这些热点事件与国家发展动力之间的联系,深入思考党和政府在未来推进国家发展上面临的问题、挑战和解决对策。
课程内容安排方面,将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参与教学,同时,将邀请复旦发展研究院驻院的海外访问学者参与课堂讨论、外出调研等,冀望打造高品质、国际化的课程。
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希望学生“站高看远”,对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宏观性问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能够“脚踏实地”,从关注和研究身边的问题做起。基于此,本课程要求学生:
1.提前完成课程案例资料阅读,按顺序准备主题发言;
2.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和讨论发言;
3.认真参与课程实践相关活动;
4.按要求准时提交课程作业。
主讲教师简介
复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公共卫生博士后。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数字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委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科技创新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首轮上海市健康科普青年英才。主要从事政治传播、健康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主持世界卫生组织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十余篇国际期刊论文。
复旦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实验室兼职研究员,曾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挂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智化转型视角下的供应链治理与城乡社区融合发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人社部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课题3项,共青团中央、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撰写中英文学术著作章节多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SCI TOP期刊以及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复旦发展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青年菁英”,上海数据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市数字贸易协会理事,复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在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工作。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和数据科技产业治理和数据流动治理等,主持牵头国家级、相关部委与上海市相关委办局课题项目逾20项。
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上海市“晨光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社会心态、数字平台治理与媒体融合。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相关成果曾获上海市第十六届(2020-2021)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第十二届上海市决策咨询成果奖二等奖。
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上海市统计学会特邀研究员。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与资产泡沫、地方发展与改革创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经济学·基础理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迄今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曾获第十三届(2021-2022)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获第16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教学安排
第一部分:理论学习 国家发展动力的概念与缘起
第1周:国家发展动力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第二部分:学思践悟 国家发展的驱动性动力
第2周:国家发展动力与中国工业化
第3周:国家发展动力与中国经济金融
第4周:国家发展动力与人工智能时代
第5周:国家发展动力与产业创新
第6周:国家发展动力与中国军事现代化
第7周:(实践考察)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现在与未来:调研江南造船厂
第三部分:深严精实 国家发展的存续性动力
第8周:中华文明赓续与国家发展
第9周:当代青年与国家发展
第10周:老龄化与国家发展
第11周:(现场教学)国家发展中的“人”:书信里的当代中国人
第12周:教育现代化与国家发展
第13周:健康中国与国家发展
第14周:县域经济、乡村振兴与国家发展
第15周:(实践考察)乡村振兴的宝山样本:宝山区聚源桥村
第四部分:总结 国家发展动力的思考与讨论
第16周:研究成果汇报
考核方式和评价
本课程须提交1篇与国家发展动力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同时须参加校外实践调研、课堂主题发言、课堂讨论交流。
课程成绩按照案例分析报告质量(40%)、校外实践调研报告质量(20%)、主题发言汇报质量(25%)和课堂讨论表现(15%)综合评定。
在课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
将被优先吸纳为发展研究院的科研助理,
提早获得科研训练;
并将有机会被推荐参加
复旦发展研究院挪威暑期项目、
金砖国家暑期班等口碑炸裂的交流项目
参与上海论坛等国际高端论坛工作
开阔眼界,获得智库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