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长三角共谋基层治理长治之策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2-06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上海市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江苏省吴江市“圆桌问计”、浙江省德清市“乡贤参事会”、安徽省芜湖市“陶辛夜话”……如今,新时代“枫桥经验”正在长三角开花,展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


日前,由沪苏浙皖四地信访部门、复旦大学联合举办的“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服务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题研讨会上,四地专家学者及信访实务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信访工作如何以法治之力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同时,“上海市新时代信访理论和实践研究院”揭牌,“长三角信访理论研究共同体”成立,并发布了长三角信访理论首批研究课题,面向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单位或个人开放申报,以推动长三角相关机构共同开展研究。


纳入法治化轨道,以法治思维夯实“基层之治”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信访工作条例》,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引导各地各部门坚持用法治思维认识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随着法治的日益健全,信访也将回归和凸显政治功能,这是准确把握信访法治化的前提。”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姚建龙表示,回归制度本源,从“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一信访重要定位出发,更需推广为人民建议立法等地方立法经验,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


“近年来,‘法治’成为上海信访工作的鲜明主题,《信访工作条例》配套制度不断完善,在推进上门办信、‘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人民建议征集、市民服务热线等工作成效显著。”上海市信访办副主任管庆云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信访系统在信访法规制度体系构建、推动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信访工作规范、信访法治宣传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国家信访局研究室副主任史嵩宇对此深有感触,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重点任务是狠抓“五个法治化”落实落地,即深入推进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和维护秩序法治化,推动依法信访理念深入人心。

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长三角信访实践提升群众获得感

植根基层、注重源头,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关键。

“推动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就是自觉扛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进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浙江省信访局副局长夏文星阐述了“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的核心内涵。

“小亭议事”“广场问政”“晚茶议事”……镇街干部经常性开展约访下访,到群众诉求多发、问题相对集中的村和社区去,面对面了解“第一手”民意,已在当地蔚然成风。安徽省芜湖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褚亚红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介绍了芜湖市坚持触角延伸、重心下沉、实践创新的经验做法。

知民情到一线,解民忧在基层。“领导干部在一线接访、人民建议在一线征集、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重大风险在一线防范,杨浦区通过持续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上海市杨浦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胡煜昂表示,新时代杨浦信访工作“一线工作法”正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首提地熠熠生辉。

“群众只需要‘跑一地’,就能多渠道化解纠纷。我们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矛调中心。”江苏省无锡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张晓波说,中心启用两年来,无锡市矛调中心共接待群众近1.7万余人次,通过访调对接、诉访分离等多元化解途径,来访群众诉求有效分流率超80%。

提高制度协同,凝聚更强大共建共治共享合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沪苏浙皖信访部门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齐心合力推动责任落实,长三角信访工作协商联动机制、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一体化协同机制、信访部门人民建议征集令等一批富有成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在这块沃土落地生根,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域内,在同一个地方,‘一体化’是信访系统和治理系统内部的一体化,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政策制度体系的建设同步。在区域之间,三省一市的信访系统,也要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的分割和行政壁垒。”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希哲从两个维度思考关键词“一体化”。

以一号响应、一号通达的“12345总客服”为例,彭希哲认为,信访一体化不仅是信息的一体化,也是处理模式一体化,要在治理过程中一体推进研究、预测以及预防。

集众智、谋共识、献良策,凝聚合力不仅在信访工作治理实践中,也在于共谋信访理论研究。长三角信访理论研究共同体的成立,将为服务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汇聚智慧和力量。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表示,复旦大学在信访、城市治理和社会治理领域,有着长期和雄厚的研究基础,学校将发挥平台优势,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言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