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07 来源:澎湃新闻+收藏本文
2022年10月30日下午“记忆研究工作坊”第15期、上海中青年技术哲学论坛第27届活动“记忆涟漪、增强与生命属性”在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此次活动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的工作坊活动。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0多位线上师生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探讨新兴技术与人类记忆的关系。3位报告老师分别从新兴增强技术对于记忆本质理解的影响、知识论范畴下的延展记忆以及哲学人类学中记忆与死亡的关系做了报告与分享。每一场报告在获得评论人精彩点评的同时都激起了热烈的讨论。
来自复旦大学的杨庆峰老师做了《记忆增强、记忆与生命状态》报告,他指出随着各种聪明药、脑机接口和光遗传等技术的发展,人类实现了对记忆的精准调控,科学家正在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实现记忆力增强、记忆内容修改和记忆行为控制等三个方面,从而构成了技术时代的记忆实践活动。这些记忆实践活动也对记忆本质理解和分类形成了挑战。事实上,目前对记忆的理解受记忆附属论的限制,记忆被看作是附属于知觉的行为,记忆增强始终被放置在认知增强之中。理解和应对这一挑战需要改变记忆观念。从生命状态出发是一个可能的路径:记忆被划分为干记忆和湿记忆这两种类型。这种划分有望克服记忆附属论。
报告结束后,南京师范大学的吴静老师做出了精彩点评。她首先肯定了杨老师将记忆向生命存在回溯,接着她指出干湿记忆之分有利于我们去把握记忆的不同属性,这也构成一个人的丰富性的一个维度,最后她提出问题,无论是记忆增强还是记忆删除都要依赖于技术基底,那么以技术基底的预判是什么?以及它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呢?在吴老师的精彩点评之后,线上线下的与会者提出了“如果就从生命形态来说,怎么理解记忆的多维度呢?”“记忆删除和增强会涉及非同一性问题吗”“梦境的记忆和分类”“记忆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等问题,激起了与会者们的热烈讨论。
第二场报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赖长生老师,他在报告《延展记忆的三难困境》中指出著名的“奥托案例”主张记事本也可以构成人类记忆系统的一部分,由此引发了围绕“延展心灵”的激烈讨论。延展心灵论者普遍接受“延展记忆论题”:记忆过程并不局限于脑内,无论是奥托的记事本还是近年来热议的感知相机(SenseCam),都可以作为外部构件与人脑整合成一个耦合的记忆系统。这种革命性的记忆观和脑机接口等技术的发展,则进一步为“记忆增强论题”提供了想象空间:内外部耦合认知系统可以增强人类记忆能力。然而,使用这类耦合系统时,我们究竟是在回忆往事,还是在重新学习往事?记忆真的可以被延展并由此得到增强吗?赖老师结合因果论、模拟论等当下主流记忆理论,提出一个三难困境:“延展记忆论题”和“记忆增强论题”与当代记忆哲学领域流行的“记得/再学习二分论题”不可兼容,三者不能同时成立。他认为对这个三难困境的探讨和破解,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记忆的本质及功能。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郁锋和香港城市大学的邓文韬两位老师先后对赖老师报告做了精彩点评,他俩围绕赖老师提出文章中关于延展记忆的研究是三难困境还是在两种理论框架下展开的不同分析?另外,两位老师又通过详细的点评给赖老师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来自黑龙江大学的彭洋老师做了《俄耳甫斯的回顾与死亡的诞生——论记忆与死亡的关系》的报告。他指出,俄耳甫斯神话象征着人类从永生之神变为有死之人,由此进入了时间。这一转变的原因在于人获得了记忆,是记忆导致死亡,由此记忆与生命的等价关系被一道揭示出来。记忆把人类带入文明,在让人类享受文明的好处的同时也使人知晓了痛苦,人生最大且不可避免的痛苦是死亡;死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记忆的有限性。但人的记忆不仅能存在于肉身之中,还可以通过语言文字乃至各种有形工具与技术转变为外化记忆,因此才有了可以传承的知识。外化记忆的无限传递性使另一种形式的永生成为可能,而承载外化记忆的技术物体也因此必须被视为一种生命体。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闫宏秀和陕西师范大学的赵卫国两位老师对彭老师的报告做出了精彩点评。闫老师肯定了文章题目的吸引性,并指出记忆和死亡是个永恒的话题。接着,闫老师针对报告,提出几个问题,对于健忘症的人来说,他肉体还在,但记忆没有了,那就意味着死亡吗?为什么说痛苦的记忆比较多?最后,她指出,若是将引用的几个大思想家的思想阐述得更清楚、无缝对接,文章会更加精彩。赵卫国老师围绕海德格尔对于死亡、死亡与记忆的现象学关联等问题做出了点评。
每一位报告者都回应了点评人并对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给予了热情的解答,此次记忆工作坊活动持续了4个半小时,在热烈活泼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