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弘林 发布时间:2024-03-03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在两党极化背景下,由于选民不希望看到特朗普-拜登对垒再次出现,以及公众对两人年龄的担忧,2024年大选的独立候选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支持。总体而言,目前的独立候选人更有可能分走拜登的选票,在摇摆州对民主党选情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已知的独立参选者:他们会分走谁的选票?
根据迪韦尔热法则,简单多数决的选举制度将塑造两党制。这一定律在美国历史上从未失效,自建国伊始的联邦党与反联邦党到如今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始终牢牢控制着美国总统和国会选举。即使1912年西奥多·罗斯福以前总统的巨大声望作为第三方参选, 也仅仅赢得了27.4%左右的普选票和80张选举人票。这也是第三方候选人在总统竞选中取得过的最好成绩。
虽然第三方政党和独立候选人参选非常难击败两党候选人,夺取总统宝座。但当第三方势力有一定的分票能力时,便可能影响总统选举的结果:以1912年罗斯福参选的总统大选为例,罗斯福作为第三方参选分走了属于共和党的27.4%的普选票,而共和党人塔夫脱和最后当选的伍德罗·威尔逊分别获得了23.2%和41.8%的普选票,这意味着,如果罗斯福作为共和党人参选,有很大概率击败威尔逊当选。在拜登和特朗普二人民调数据非常接近的2024年,只要有部分独立参选者在摇摆州有能力分走一部分选票,便很可能改变整个2024选举的格局。因此,自2023年以来,有潜在竞选可能的候选人一直被媒体持续关注。
拜登和特朗普的支持率数据
图源:盖洛普
在所有独立候选人中,目前声势最强的是小罗伯特·肯尼迪(Robert.F.Kennedy Jr.),其于去年十月宣布参选。在宣布独立参选之前,小罗伯特·肯尼迪曾试图在民主党内争取提名,但意识到很难击败拜登之后,他选择了退出民主党独立参选。虽然继承了肯尼迪家族的巨大政治声望,但小罗伯特·肯尼迪的政治立场并不完全与民主党人重合:他支持堕胎权和环保运动,但他却一直因散布关于新冠疫苗的阴谋论而在共和党选民中广受欢迎。对于两党来说,目前拥有15%支持率的小罗伯特·肯尼迪都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他自己也承认称:“民主党人害怕我破坏拜登总统的选举,共和党人害怕我破坏特朗普总统的选举,他们都是对的,我的目的是毁掉他们双方的选举。”目前为止,对小罗伯特·肯尼迪对哪个政党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仍有争议,路透社去年12月的一项民调显示,38%的选民称会投票特朗普、36%的选民称会投票给拜登,剩下的26%的受访者则表示尚未确定。而当肯尼迪的名字出现在选票上时,特朗普、拜登和肯尼迪获得的支持率分别为36%、31%和16%——虽然特朗普和拜登的支持率都受到了影响,但显然对拜登而言影响更大。
小罗伯特·F·肯尼迪的竞选活动
图源:美联社
除了小罗伯特·肯尼迪之外,进步主义者康奈尔·韦斯特(Cornel West)和绿党候选人吉尔·斯坦(Jill Stein)也是广受关注的已宣布参选的独立候选人。韦斯特是哈佛大学的哲学教授,持有偏向社会民主主义的进步立场,曾在2020年极力支持伯尼·桑德斯的选举,并在宣布竞选总统时称“人们渴望改变,他们想要优于党派政治的良好政策。我们需要打破双头垄断,把权力交给人民。”他的政策纲领在美国政坛可谓相当激进:包括国有化化石能源、停止向乌克兰援助并解散北约。考虑到伯尼·桑德斯当年掀起的政治热潮,很难排除韦斯特也会在关键州“抢”走一定的左翼选票——但对于这位既没有政党也没有大额筹款的独立候选人来说,他需要先在这些关键州凑够选民签名来获得投票资格。
而吉尔·斯坦则曾在2016年大选中获得大量摇摆州的选票,在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和威斯康星这三个关键摇摆州,吉尔·斯坦获得的选票数多于特朗普领先希拉里的选票数——换而言之,这位环境活动家在2016年对民主党的“分票”对于选举结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今日美国(USA Today)报道,吉尔·斯坦目前拥有1.3%左右的支持率,绿党与民主党在环境保护、支持堕胎和减免学生贷款等政策议题上立场重合甚至更加激进,同时对目前美国的选举制度和筹款制度持有批判态度,很容易吸引持有进步主义立场并且认为民主党人“不够自由派”的年轻选民。当然,绿党和韦斯特之间可能也形成竞争关系。在2024选举中,他们毫无疑问是一个共同的“分票共同体”,在政治光谱中分走更可能投票给拜登而非特朗普的激进左翼选民的选票。布鲁金斯学会在2023年的一份分析认为,韦斯特和绿党在威斯康星州、佐治亚州以及亚利桑那州的支持度很可能会翻转这三州最终的选举人票结果,从而在2024年形成“269-269”的局面。根据美国宪法,在这种情况下选举将被移交给目前共和党占优的众议院,从而让特朗普获胜。
政治极化加剧,中间选民期待更多候选人
第三方候选人的影响力提升的本质原因是中间选民并不十分欢迎目前两党各自的领跑者:“不希望再看到特朗普-拜登对垒”成为很多选民的心声。随着艾奥瓦州和新罕布什尔州的初选落幕和德桑蒂斯退选,两党的初选格局明确清晰。2024大选很可能是2020大选的复现引发了很多选民的担忧。根据彭博社报道,民调机构甚至创造了一个新词“Double hater”来形容对特朗普和拜登都持负面看法的选民——这一群体的数目已经接近20%。
深层次来说,“Double hater”群体的增加反映出了美国两党制度在近几年极化的背景下越来越难以普遍地代表选民群体。北伊利诺伊大学政治学者斯科特·施劳夫纳格尔评论称,特朗普的支持者和约翰·麦凯恩(2008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支持者完全不同,他们可以说是两个政党,让他们为同一个政党投票“是一种耻辱”。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数据,大概有25%的受访者认为两党都不能代表美国人民。当两党的党争加剧之际,经济政策、“文化战争”、移民问题等等议题被统一打包在一起,反对一项就必须反对另一个政党的所有政策。大量的美国人民的政策主张事实上缺乏一个“出口”——这也是独立候选人能吸引选民的原因。
另一方面,美国选举制度和两党制的制度化又事实上杜绝了第三方崛起的可能:首先,“胜者通吃”的简单多数决而非比例代表制最终会迫使选民放弃第三方势力,在两党之中做选择;其次,两党近年来不断限制第三方势力崛起,包括立法拉高投票资格门槛、利用舆论优势(主要是民主党)妖魔化第三方候选人 ——在2000年、2016年,民主党都指责立场更激进的左翼独立候选人导致民主党输掉了大选。
当然,对于年轻选民而言,如果投票给独立候选人既没有作用又阻力重重,他们也不一定会“回归”两党,而是更可能放弃投票作为无声的抗议。哈佛肯尼迪学院的调研发现,相比于2019年底,2023年底年轻选民中具有强烈投票意愿的比例从57%下降到了49%。考虑到年轻选民更可能偏向左翼立场,年轻选民投票率的降低对于拜登而言可能影响更大于特朗普。
年龄是选民渴望第三方候选人的另一个因素。目前拜登和特朗普分别领跑两党初选,而两人在2024年的年龄分别是78岁和82岁。ABC新闻和华盛顿邮报去年9月联合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74%的受访美国人认为拜登年龄太大而不应再次竞选总统,而50%的受访美国人也对特朗普持有同样的想法。2020年大选时,两人已经创造了美国总统竞选的的最高年龄纪录,如果2024仍是这两人,他们显然将再次打破这一纪录。年龄对两人的直接影响十分明显:特朗普在近期的发言中混淆了前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以及妮基·黑莉,拜登在近期演讲中混淆了埃及和墨西哥总统——这毫无疑问引发了公众对未来美国总统神经认知能力和记忆力的担忧。仍未退选的共和党竞选者黑莉显然也抓住了这一情绪,在她最近的竞选广告中,她将拜登和特朗普形容成“脾气暴躁的老男人”,并称“没有人希望他们的竞选再来一次”。
黑莉社交媒体截图
图源:X
某种意义上,妮基·黑莉本人的立场也是极化政治下的一个“独立候选人”,或者说相对温和的候选人。在吸引厌恶两党极化的中间选民的议程中,她始终将自己描述为“下一代领导人”。随着共和党初选局势越发明朗,这一形象也越来越成为黑莉的竞选策略,也越来越成为她“翻盘”的唯一可能。
1948选举再现:拜登和特朗普将如何动员整合各自联盟
很多美国媒体和评论家将2024的大选描述成1948年的大选:民主党的在任总统支持率因为经济和其他左翼候选人的挑战一直落后,大选前景堪忧。而对于特朗普来说,他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虽然跟他持有类似政策立场的德桑蒂斯已经退选,让更多的“MAGA”派基本盘回归支持特朗普,但妮基·黑莉在目前阶段仍然没有退选,中右翼目前对特朗普的支持仍不明晰。同时,以利兹·切尼为代表的传统共和党保守派也在持续地攻击特朗普。
因此,随着初选格局逐渐明朗,对拜登和特朗普两人来说,整合各自的联盟将被逐渐提上议程。对于拜登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激进派独立候选人像2020年初选后桑德斯支持自己一样,主动退出选举并为他背书,以此来减少在摇摆州的不稳定情况。而达成这一结果的最好手段也跟2020类似:击败特朗普。2024年以来,拜登已经开始逐渐重塑自己的形象:1月5日纪念国会山暴动事件时,拜登一改之前的模糊立场,开始非常尖锐地批评特朗普破坏了美国民主,并且将自己描述为拯救美国民主的关键领导人。这一战略试图整合的不仅仅是激进派独立候选人,还包括了所有不那么喜欢拜登但是更讨厌特朗普的选民。而特朗普对拜登这一努力的反应也非常激烈:在拜登发表讲话时,特朗普的团队也发表声明称“民主党激进派正在把司法系统武器化,用来对付其主要竞争对手特朗普”,暗示目前诉讼缠身的特朗普正在面对民主党的政治迫害,因此拜登才应该为“破坏民主”负责。
而对于特朗普而言,整合联盟的情况在德桑蒂斯退选之后已经十分明朗。由于德桑蒂斯宣布为特朗普背书,且特朗普的支持者基本盘保持着比拜登更高的投票率和积极性,事实上需要特朗普下力气整合的就只有目前仍然支持妮基·黑莉的中右翼共和党人以及年轻选民。在特朗普近期的一份名为“我将为年轻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声明中,特朗普称拜登糟糕的经济政策和移民政策让年轻人正在遭受物价和利率飙升带来的痛苦,同时让年轻人的生活环境变得不再安全,与之相反,特朗普将以更好的经济政策和边境政策终止这一切。《国会山报》对此评论说,特朗普瞄准了拜登在年轻选民中支持率下降的弱点进行攻击。
很显然,两人动员政治联盟的方法仍然是美国政治极化的缩影:攻击对方远比形成新的政策联盟来得高效。随着竞选白热化,这一趋势预计也将继续延续下去。从目前的民调数据来看,这一策略对基本盘更强劲的特朗普而言裨益更多,而对于拜登来说,正如布鲁金斯学会评论文章指出的那样,“拜登要爬的山会更陡”。
作者|潘弘林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