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贬值引发日企“高物价破产”潮 孙立坚:大规模刺激对经济提振或有限

作者:孙立坚 发布时间:2022-11-1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收藏本文

图片


因物价攀升,日本国内中小企业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11月11日,日本央行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由于进口商品价格持续飙升叠加日元大幅贬值,日本企业物价指数连续20个月同比上涨,10月同比上升9.1%至117.5,再创有统计以来的新高。报告显示,当月对企业物价上涨推动最大的是电力、管道煤气和自来水价格,同比上涨43.2%。

高企的资源价格使企业的经营空间受到挤压。因此,破产关店成了很多中小企业无奈的选择。据日本市场调查公司帝国数据银行数据,今年10月,破产企业就达到594家,同比增长16%,实现连续6个月同比增长。截至目前,2022年破产的企业数为5年来最多。受日元急剧贬值影响,今年因日元贬值而破产的日企激增。日元贬值未见明显缓和,由此引致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正在显现。此时日本政府施加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受《21世纪经济报道》栏目邀请,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以下内容由发展研究院根据采访内容及孙教授增补内容编辑而成,供读者参考。


Q1

因日元贬值,众多日本企业破产,以食品相关企业最多,其次是纤维行业、机械器具、家具建材行业等。您认为这些类别企业破产的原因有哪些?(进口商品多,能源价格贵等)

孙立坚:当前日本遭受巨大的输入型通胀,运营成本高企,而日本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导致的日元疲软则加剧了这种情况。只要黑田东彦继续担任日本央行行长,就一定会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日元的汇率也将继续贬值。

具体来看,就是海外的输入型通胀再叠加汇率贬值,使得资源价格偏高;另外,从根本上来说,日本老龄化程度高,消费场景萎缩导致通缩型经济,使得输入型通胀难以得到民众共同分担。商家不得不承受成本上升的压力,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最后只能走上破产这条道路。

食品虽是民众消费的刚需,受到周期性影响较小,但由于日本国内多元化的食品结构,使得在食品涨价之后,民众的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原本拥有强大客户群、销售价格偏高的企业率先退出了市场,反而是价廉物美的食品企业还能获得销售回款。

家具行业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若经济前景不佳,对未来销售情况预判不准,前期积累的库存就会变成损失的资金,经营将变得更加困难。


Q2

这部分企业是否属于日本国内的中小企业,它们抗风险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

孙立坚:首先,日本的中小企业其实是很难向客户转嫁成本压力的。其次,日本国内中小企业上市的比例很低,所以很难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去消化成本上升,收入减少的压力,同时销售回款也越来越少,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在通缩经济的背景下,很多中小企业都需要降低成本,而且由于老龄少子化问题,日本的很多货物都依靠海外供应链补给,但疫情下供应链断裂,使得供应补给困难。所以中小企业破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业务经营不畅导致的破产,二是疫情之下海外供应链补给不畅,无法按时交出货物,只能选择关闭。


Q3

日元贬值还导致很多海外劳工离开日本,对于少子老龄化突出的日本来说这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例如越南是日本农业、制造业和IT行业最大的外籍劳工来源国)

孙立坚:若外籍劳工离开日本,将进一步打击日本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冲击非常大。外籍劳工是日本经济新的活力源泉,当前的变化可能会使中小企业的日本工匠精神出现毁灭性打击,可能会加剧未来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合并的趋势。


Q4

为经济刺激计划提供资金、缓解通胀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日本内阁批准了本财年第二次追加预算,金额为29.1万亿日元(合1980亿美元)。您认为经济刺激将起到多大作用?此次额外预算的四分之一(7.275万亿日元)将用于促进价格缓解措施,包括电力和汽油补贴,以及鼓励企业加薪。能否起效?

孙立坚:日本在本财年第二次实施经济刺激,其实效果非常有限。当前日本的财政刺激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该国在供应链做出政治性的调整,造成供给缺口,对企业成本上升造成了负担。政府的经济刺激是为了弥补资源性行业出现的价格上升。但是这种扩张性的财政刺激措施,在增加市场资金投放的同时,还会造成额外的资源供给增加,可能会造成日元的进一步贬值。所以只能一边动用外储干预货币,来对冲经济刺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边放松疫情管理的强度增加海外游客带来日元需求增加的效应来缓解日元贬值的压力。

目前来看,日本政府仍在未雨绸缪,不断强化自己供给端的竞争力,等到市场恢复活力,就可以发挥其供给端的优势,重新夺回竞争力。


Q5

日本一边动用外汇储备干预日元,一边进行经济刺激,这样的做法是否能否达到日本政府的目标?此举是否会加剧日本的债务风险?(日本公共债务已超过年度经济产出的250%)

孙立坚:目前日本暂还未有其他可替代宽松货币政策的做法。由于日本是外向型经济体,目前它的经济还取决于与中国的供应链何时恢复畅通,美国市场的需求能否恢复。等到供应链恢复畅通,美国市场的需求增加,日本强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就能发挥作用。


日本国内以丰田为代表的供给端的竞争力并没有衰落,目前的困境在于少子老龄化对它需求端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供给端受到了需求端的约束。所以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也是希望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带动需求端。目前日本要做的就是通过财政手段阻止日元过度贬值,防止资本外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