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观察|布林肯二次访华前瞻:维持对话背后中美分歧仍在

作者:杨寅、张晶翼 发布时间:2024-04-26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引言


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消息,布林肯将在4月24日至26日访问中国,在上海和北京会见中方高级官员,预计中国领导人将再度会见布林肯。这是布林肯就任美国国务卿后第二次访华,也是继耶伦之后近期第二位访华的拜登政府高官,此访已在本月初的中美元首通话中预告。

 

布林肯此次到访中国所面对的中美关系“大气候”同前一次大相径庭。去年6月,两国关系因“气球事件”陷入冰点,布林肯带着稳定中美关系的使命来到北京。如今,在中美元首的引领下,两国关系“出现企稳态势”,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在布林肯访华前夕,4月16日晚,中美防长举行了近两年内的第一次视频通话。同一周,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克里滕布林克(Daniel Kritenbrink)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与台湾事务高级主任萨拉·贝兰(Sarah Beran)到访北京。正如美国国务院一名高级官员所说:“我们现在的处境与一年前不同了。”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两国关系中的消极因素也有所增加”。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和外国投资专家白明(Jude Blanchette)指出:“从40000英尺的高度远观,旧金山愿景似乎完好无损,然而一旦下降高度,问题就会出现。”这些消极因素或问题可以从布林肯此访可能涉及的议题中窥见。


图片

布林肯在七国集团外长会议新闻发布会上。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01


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议题

是布林肯关注重点


美国国务院说,布林肯此访的主要议题仍然是地缘政治上的:俄乌冲突、中东局势问题(包括巴以冲突和以伊冲突)和印太地区相关问题(包括了南海问题、台海问题乃至朝鲜问题)。此外,布林肯还将围绕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恢复禁毒合作、两军沟通、人工智能和人文交流等共识进行讨论,以“负责任地管理竞争”。

 

布林肯的首要议题是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参与问题。对此,美国早已给中国设定了一条红线,即不允许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到目前为止,尚未有证据证明中国跨越了这条红线,但美方正越来越频繁地谴责中国为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开后门”。实际上这一议题在耶伦访华期间就已经提及,当时她就称“中国向俄罗斯国防工业基地输送军事或军民两用物资的重大交易提供便利的银行将面临美国制裁的风险”。4月12日,美国国务院一名高级官员向“美国之音”透露了同样的消息:美国准备采取措施对中国公司加以制裁。

 

同样在4月12日,美国一名高级官员在匿名的情况下向路透社称,中国在俄乌冲突期间向俄罗斯提供了无人机与导弹技术、卫星影像和机械工具,虽然不包含致命武器,但是帮助俄罗斯建立了其战时军备工业。其中,2023年俄罗斯90%的微电子进口都来自于中国,俄罗斯将这些产品用于生产导弹、飞机和坦克。中国供应的硝化纤维则可以作为导弹的推进剂。该官员称,帮助乌克兰的一个胜负手是劝说中国停止帮助俄罗斯建立其军事后勤。中方则认为中国并非俄乌冲突中的参与方,中俄只是在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


图片


俄罗斯陆基巡航导弹SSC-8。

图片来源:路透社


据《金融时报》报道,知情人士表示,美国认为来自欧洲的压力对于说服北京停止出口这些物资至关重要。因此,布林肯试图与最亲密的西方盟友协调立场,一道向中国发出共同的声音,从而在访华时拥有更多的谈判筹码。当地时间4月18日,在出访中国前夕,布林肯在意大利卡普里岛举行的七国集团外长会上再次向北京发出警告:“中国不能两头都占,既要与欧洲国家建立积极的友好关系,又要加剧冷战结束以来欧洲面临的最大威胁。”美国国务院认为,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将不仅影响乌克兰的正面战场,还将损害整个欧洲的安全格局。通过这一论点,美国试图说服其欧洲盟友对中国施加压力。

 

这一论点已经产生了一定成效。在4月19日发布的七国集团外长会公报写道:“我们对中国企业向俄罗斯转让用于推进军事生产的军民两用物资和武器部件表示强烈关切。”彭博社也援引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的话说:“当中俄建立越来越紧密的关系,而俄罗斯正在进行非法侵略时,我们对此无法接受。我们呼吁中国利用其对普京的影响。在任何情况下,我们无法接受世界上任何国家为普京的战争机器添砖加瓦。”


图片


七国集团外长会议。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除了外交辞令上的压力之外,美国还希望欧洲运用经济工具对华施压。据悉,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仅制裁了三个中国组织,而美国的制裁对象则多达100多个。鉴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欧洲国家若采取制裁措施,可能会极大影响中国的利益权衡。同时,美国也在向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银行明确表示,为俄罗斯和相关中国组织之间贸易支付提供便利可能招致制裁。据俄媒报道,中国四大行已于上月选择性地暂停接受俄罗斯的付款,特别是与关键电子元件交易相关的支付。

 

在台海问题上布林肯也会传达相应信息。5月20日候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将正式就职,美国将派出一支非官方代表团,其中包括前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在这个敏感时间点之前,布林肯的到访也会强调美国希望该地区保持和平与稳定,各方不应采取提升地区紧张局势的刺激性行为。

 

布林肯此行还将处理中东局势问题。在最近伊朗对以色列袭击后,中美两国均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反对紧张局势升级。但不久后的4月15日,美国众议院就在383票赞成11票反对下通过了《伊朗-中国能源制裁法》(Iran-China Energy Sanctions Act),其主要内容是把对伊朗的二级制裁扩大到中国金融机构与被制裁的伊朗银行之间用于购买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所有交易,并要求美国每年审定中国金融机构是否进行了应受制裁的行为。该法案尚需通过参议院的批准才能交付拜登总统签署。据法案的发起人之一、共和党议员迈克·劳勒(Mike Lawler)所说:“我们必须追究伊朗及其支持者的责任,尤其是伊朗石油的头号买家,中国。”


02


布林肯恐难在关键问题上

取得实质进展


4月18日,针对布林肯即将访华的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中方欢迎布林肯国务卿近日访华。”但并未提供更多信息。次日,美国国务院的一名高级官员也向媒体释放了乐观的信号:“我们相信,我们的东道主将安排一次富有成效和建设性的访问。”据CNN报道,布林肯此次访问中国有“三个主要目标”:第一,在关键问题上取得进展;第二,明确、直接地传达对双边地区和全球问题的关切;第三,负责任地管理竞争从而减少误判或冲突。

 

然而,美方在布林肯访华前夕挑起新的贸易摩擦为此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4月17日,拜登在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对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nited Steelworkers)发表讲话时称要从中国进口的钢铝加征三倍关税,拟议的新税率将适用于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钢铝产品,因为美方认为中国在倾销其钢铁。同时,拜登还指示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发起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此外,华盛顿方面最近还试图联合欧盟遏制中国电动汽车领域的产能过剩。据称,德国总理舒尔茨访华时提出了这一问题。

 

图片


4月17日,拜登在宾夕法尼亚州发表演讲时称将对中国进口的钢铝加征三倍关税。

图片来源:路透社


近期,美国在中美贸易不平衡一事上大做文章,这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国内选举的压力。早前耶伦访华时就大谈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引发的“中国冲击”,并声称“不排除任何措施”。选择在这一时点宣布相关措施,势必影响布林肯中国之行的整体氛围和成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王义桅指出,关税是美国“谈判战略”的一部分,也是布林肯在与中方讨论时可以使用的“大棒”。

 

因此,外界普遍不看好这次布林肯的访问能产生多少成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蒂姆·萨默斯(Tim Summers)认为,美国的声明表明其对华采取了“更具对抗性”的态度,因而在乌克兰和中东等议题上很难获得中国的支持。《南华早报》预计,当布林肯访华时,他将面对“失望的”中国同事,暗指此访的实际成果有限。

 

这其中,芬太尼的控制问题可能是少有的能够推进两国合作的议题。两国将就去年11月达成的协议进行具体实施措施上的讨论,尤其使两国执法机构的合作产生“实质性进展”。不过,外界分析人士也认为合作能有多深,又能维持多久,还是个未知数。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万戴•费尔巴布-布朗(Vanda Felbab-Brown)认为中国将打击毒品以及更广泛的国际执法合作视为达到其他外交目的的手段,但是这种合作本身在双边关系不稳定的情况下仍然是脆弱的。

 

如果说布林肯的此次访问不太可能产生实质成果,那么访问的象征意义又如何呢?这取决于对中美关系的预设和期待是怎样的。美国荣鼎咨询公司(Rhodium Group)的瑞瓦·古戎(Reva Goujon)称,布林肯与其他官员访问的定式是在“毋庸置疑的紧张态势下维持对话”。他称,“你可以把这种行为叫做对话,但实际上不太能这么称呼,因为两方更多地是在各说各话”。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教授庄嘉颖则对中美关系的当前状态较为乐观,他认为提高关税并没有导致布林肯的访问被取消,而双方还在接触本身就已经是一个良好的现象。

 

综合来说,因为俄乌议题的高度争议性,也由于在美国国内选举的大背景下,拜登政府需要加强而不是减少对中国的批评,各方预测均认为布林肯的此次访问难以达成实质性进展,对访问的期待也比较低。但另一方面,访问本身仍然释放着中美紧张关系和缓的信息。除此之外,布林肯此次访问的言行,也将体现拜登政府最新的地缘政治考量,这关系到接下来美国在几个重大区域事态上会采取什么样的动向与政策。


作者|杨寅、张晶翼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