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凯: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作者:姚凯 发布时间:2021-09-03 来源: 大国人才+收藏本文


图片

编者


建设全球人才高地、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是我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战略选择,需要我们认真厘清当前在全球科研创新高地建设中的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



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之大计。要建设全球人才高地,进一步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图片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在深入研判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全面分析国际科技竞争态势、科学分析全球人才集聚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论断,为我国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赢得新一轮全球人才竞争绘就了新时代发展蓝图。



战略动因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人才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


从国际环境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新冠疫情加剧了全球规则的重构和逆全球化潮流的出现。中美贸易、科技冲突日益严峻,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错综复杂的全球形势使得全球人才短缺进入常态化,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日益成为赢得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资源,我国海外引才形势恶化、挑战加重的趋势或将长期存在。因此,进一步开放与科技大国合作的同时,也要积极拓宽引才育才路径,积极与关键小国建立人才和技术的交流合作。


图片


△2021年5月15日,航天科研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期,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摆脱原有制造业产业链主要分布于微笑曲线底部的“世界加工厂”地位,通过“补链”和“强链”实现产业链高端化,要通过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深层次融合与良性互动实现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叠加对科技创新和三链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当前产业和经济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本质上是人才匮乏,在产业经济发展中围绕产业链进行“补链”和“强链”本质上也是人才链的“补链”和“强链”,只有产业链和人才链实现动态匹配,才能有效推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因盲目投资而造成的重大决策失误。在此基础上,以科技高水平自强自立推动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内在地要求通过打造全球人才高地和一流科研创新高地,塑造一流的宜居乐业人才生态,高质量集聚全球优秀人才,从而高水平引领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尽快抢占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成就瞩目



新中国建立后,在参照前苏联模式基础上,形成了与之类似高度集中的计划型科技人才集聚模式,在当时对于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逐步形成了面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政府导向型科技人才集聚模式,这一模式虽然仍属于集中型科技人才集聚模式,但开始突出科技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导向,科研自主权进一步下放。


1995年以来,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全面部署市场导向型科研人才集聚模式和管理体制,新的科研管理体制赋予科技人才主体地位,吸引了大量海外人才归国。据统计,2019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70.35万人,较上一年度增长6.25%;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8.03万人,增速达到11.73%。1978年至2019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其中423.17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


图片


△“奋斗者”号胜利返航


在此基础上我国形成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且具有区域差异化的科技人才集聚模式,根据东部和中西部等不同区域特点,采用不同侧重的政府或市场手段来集聚科技人才。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方面也形成了包括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所、企业、高校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在内的包括多元化创新主体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大支撑下,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领域、战略高技术领域、高端产业、民生科技领域和国防科技创新领域等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竞争力现状



我国目前科技人才总量大,但高质量人才仍显不足。


2020年8月,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和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研究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已经拥有超过1.01亿科学技术人才,连续七年保持全球最大的研发人员储备。


实事求是地说,尽管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高等教育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但是高端人才数量和竞争力仍存在问题。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创新力排名为第14位,创新投入维度中的“人力资本与研究”排名21位,“制度”排名62位。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德科集团、谷歌联合发布的“2020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中显示:中国人才竞争力在132个国家中排名仅为42名,在吸引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诸如生物学、医学、应用数学等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大多数都活跃在欧美地区。



主要问题



我国吸引全球创新人才的战略亟待明确。目前全球科技强国均注重全球创新人才吸引的战略性需求定位和规划。比如美国在不同历史阶段,都会根据阶段发展需求明确重点发展领域,进而确定面向全球人才的需求计划。英国政府为从全球吸引卓越科学家专门成立了人才处,制定了全球人才吸引路线图计划,根据需求动态制定紧缺人才管理专业学科表开放性地从全球吸引人才,人才需求主要在生物科学、通信技术等高科技领域,且提供快速通道,并改革和调整移民政策以适应全球创新人才吸引的需要。我国应尽快科学定位新时代全球人才吸引的主要领域和需求分类,并分别制定相应的引才策略和配套政策。


亟须加快在全球化视野下的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在全球化视域下审视我国科技创新的“卡脖子”问题,其本质是科创要素国际化自由流动、整合和开发的体制机制创新瓶颈问题。应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下,大力推动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科创要素的跨界流动,目前一方面要在不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的同时打破行政边界,大力推动科创要素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一体化区域高效、自由地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也要努力克服当下中美贸易、科技冲突日益严峻、各国科技创新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带来的困难,大力促进科创要素国际自由流动。


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


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理念和培养模式应进一步调整。作为世界科技大国,仅仅依靠外部引才远不能够满足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才是更为根本性的战略着眼点。应着手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应试型教育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现实,大力开展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教育,着手构建我国高校包括职业型大学的各类创新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以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培育一大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缺乏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目前,国内各地出现的人才竞争现象体现为各地对人才需求缺乏科学的战略规划,例如各地都声称要引进院士等高端人才,但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特点不同,人才需求结构也有很大差异,因而需要精准规划以满足各地真实的人才需求。此外,我国还存在着重引进、轻培养的现象,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也存在较多问题,目前各地提出的产业链“补链”和“强链”本质上也是人才的“补链”和“强链”,各地产业结构的问题,也肯定伴随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


有待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塑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进一步焕发人才活力。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将科技人员从繁琐的填表、评审评价活动和迎来送往的应景性活动中解放出来,给科学家更多的科研资源支配权和科研技术路线决定权,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塑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让科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


人才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重视培养科学家,重视培养标准化人才,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来临,目前涌现了一大批非标准化人才、潜在人才和不确定性人才,急需对这类特殊人才制定科学的人才引进和评价标准,要有宽广包容、海纳百川的文化氛围才能够建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科技强国。


创新文化氛围不足。我国大力布局国家科创中心、国家科学中心、科学城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上述创新活动的空间载体,浓缩了包括研究型大学、职业型学院、新创企业孵化器、科技金融机构等等。但我国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文化氛围还普遍不够浓厚,缺乏“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创新氛围,在各类创新平台中,应努力塑造有包容的、鼓励自由创新的浓郁氛围。创新文化氛围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吸引创新人才的关键,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不合理的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和评价标准,会扼杀城市的创新基因。



战略对策



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对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创新引领发展的战略需求,深化、强化和细化人才强国战略,致力于统筹整合本土人才、国际人才两支队伍,充分调动和激发本土人才和国际人才两支队伍的活力和积极性,从整体上优化我国人才高水平集聚、全球化配置、潜能充分开发等人才价值链的全链条管理;人才计划管理应以人才评价和激励理论创新破解当下“人才帽子”的负面效应,以系统科学的人才理论创新突破当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瓶颈问题,进而开创我国人才工作和人才治理新局面。


加快人才流动立法和制度创新。尽快推动国家层面开展《政府间人事合作法》立法。打破行业、部门间壁垒,支持除限定性行业外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人才根据供需匹配的原则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高效配置。试点国外职业任职资格互认、外籍科学家待遇国民化、外籍科学家担任科技企业法人代表政策等。


通过大科研平台的大科学计划和其他立项科技计划柔性引进国际顶尖科研人才,广泛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借鉴美国国际空间站计划等世界级科学项目的经验。我国可通过设立如新冠疫情防治、量子科学研究等大科学计划,邀请全球科学家共同参与研究。通过召开世界科学家大会、科学家线上论坛等,整合和构建上述高水平科创技术集聚和交流平台,广泛汇聚全球科学家参与交流和合作。


加大力度引进国际杰出的创新领军人才,通过建设和培育创新团队,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年轻的科学家团队。积极引进优秀的海外团队领导人,其主要目的不是让这些领军人物来做研发,更重要的任务是带团队,开阔年轻人才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其国际化研究和学术交流能力,让年轻人在大型的科学研究项目中不断得到磨炼和成长。



改善人才环境,留住国际高端人才和激发人才作出创新贡献。一是改革对国际高端人才及其科研团队管理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机制,采取综合授权管理方式,建立由研究人员自主管理的任务式管理体制;二是尽快推动政府和用人主体单位层面建立、细化和落实国际高端人才科研成果所有权制度,激励国际高端人才及其团队的创新成就感;三是成立为国际高端人才服务的专业化机构,归口为高端人才及其团队成员办理医疗、保险、居住、子女上学等生活事务和其他日常行政事务,避免科研团队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在日常事务上花费较多精力。


图片

△北京朝阳望京3E国际学校师生互动


将创新教育植入教育的各个阶段,注重创新思维培养。一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注重科学普及教育,尽可能避免固定式思维培养,从多方面激发孩子好奇心和创造力。全社会要高度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工作,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注意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二是学校教育要避免一味的考试评估,应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评价,敢于在考试上进行创新,而不仅仅以考分评价人。三是中学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应尽力鼓励学生无功利心地去自由探索和创新,让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使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新性地解决问题。通过大数据来收集人才的需求和偏好,以推送有针对性的课程,真正开启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时代。


在实践中磨炼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高端创新人才并非可以单纯通过学校培养出来,还要通过在科研实践中不断地得到磨炼和提高。要鼓励创新者不断通过社会实践和创业,提高科研转化率。要加强实践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应设计合理的课程,逐步建立培养实践型创新人才的专业化学校。比如法国的工程师大学主要是以培养专业工程师作为目标,这种专业化的教育是以创新应用为导向,为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提供专业化课程培养体系以及成长发展路径。强化落实高校的实践型与学术型双导师制度。


实现创新人才分类管理并构建以人才自身为主体的人才治理体系。创新人才的类别很多,比如说青年科创人才,科研型创新人才,创业型创新人才,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探索不同的培养方式和渠道,国家也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创新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形成不同类型的培养战略和规划。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治理过程中,要鼓励和引导人才自身积极参加人才治理。如上海对创新人才的评价就采取了以赛代评的做法,将来我们进行人才分类评价中,可以鼓励人才作为人才大数据的微观载体积极提供个人数据参与人才评价和管理,形成人才参与治理积极性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本文原载《中国人才》杂志202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