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复旦欧洲观察(九):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欧盟怎么看?

作者: 中欧关系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1-09-03 来源: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收藏本文


编者按:“复旦欧洲观察”是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青年学者自发组成的一个学术共同体,旨在通过不定期自发交流,就中欧关系、欧洲政治和对外关系重要事件、欧洲问题研究重要学术发展动态等发表各自观点,形成一定共识,提出政策建议,供广大社会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参考。


图片

(以下观点不代表各位学者各自所在机构观点)


2021年8月,美国和北约仓促从阿富汗撤军,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欧盟及其成员国如何看待美军的撤离?这一撤离将对欧盟及欧美关系有何影响?中欧在阿富汗问题上是否存在合作空间?围绕这些问题,“复旦欧洲观察”学术共同体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如下:


第一,欧盟在阿富汗撤军等问题上几乎听从美国安排,没有自身日程表,反映欧盟在防务问题上依赖北约,自主性不足。


第二,阿富汗地理位置重要,属大国必争之地,欧盟会通过其他方式继续参与阿富汗事务,比如可能将阿富汗纳入其“印太”战略中。


第三,欧盟追随美国在阿富汗推行“民主化”最终失败,反映出包括欧盟在内的西方对外进行“民主扩张、民主移植、民主转型”以强行推广西方政治模式的做法不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规律


第四,中欧在阿富汗于反恐、经济援助等领域具有部分共同主张或利益,双方可就上述领域开展适当合作。


以下为各自具体观点(排名不分先后)。



张晓通(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图片


阿富汗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纵观欧亚大陆地图会发现,俄罗斯中部乌拉尔山一线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至阿富汗,是欧亚大陆自北向南的一条中心线。若将欧亚大陆和非洲结合在一起,会发现“世界岛”(欧亚大陆+非洲)的中心位置即是阿富汗。实际上,阿富汗、伊朗和阿拉伯半岛、东非一线,是连接欧亚非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战略走廊。


从地缘政治的战略板块划分看,阿富汗也是群雄逐鹿之地。它正好位于世界几大地缘板块交汇点。这几大板块分别是俄罗斯领导的欧亚大陆地缘战略板块、中国主导的东亚地缘战略板块、美国主导的海洋地缘战略板块、正在崛起的印度主导的南亚次大陆地缘战略板块以及处于破碎状态的阿拉伯地缘战略板块。这四大地缘战略板块结合部就是阿富汗。此次美国撤出阿富汗,意味海洋板块势力黯然退出,势必会诱使其他地缘战略板块力量往里填充。阿富汗就如同一个巨大地缘政治黑洞,会将周边地缘战略板块吸引进来,而这必将导致地缘政治冲突。在这种背景下,其他地缘战略板块之间的协调、对话与合作将会极其重要。


就“一带一路”而言,美军从阿富汗撤出,意味着一条对中国相对友好的、非西方的“地缘战略弧”形成。这条“地缘战略弧”自东向西分别是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并从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经黑海和地中海向欧洲延展。能否以及如何与这条“地缘战略弧”对接,并借此顺利进入欧洲、非洲市场,是考验中国经济外交的一道难题。关键在于帮助这条“地缘战略弧”上的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严少华(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员):

图片


对于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欧盟怎么看?从目前欧盟方面的反应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质疑美国。在是否撤军以及如何撤军的问题上,美国并没有与欧洲盟友充分协商,欧洲对美国的领导力和承诺产生了更深的质疑。二是反思自我。在指责美国的同时,欧洲也在反思自身的政策。过去二十年,欧洲在阿富汗也投入颇深,不仅派驻了军队,也提供了大量的发展援助。如今匆忙撤军,不仅是美国的失败,也是欧洲的失败,所以欧洲也在反思自身在阿富汗政策上的错误。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对欧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战略自主。美国撤军让欧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进一步暴露了欧盟在地缘政治上问题上缺乏战略眼光以及依赖美国的风险,欧盟内部战略自主的呼声将会更加强烈。二是战略克制。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战略考量是将更多的力量集中在印太地区,但阿富汗是欧盟广义上的近邻地区和地缘政治关注的重点之一,美国的撤出和塔利班的回归意味着欧盟即使撤军,也难以从阿富汗完全抽身。这可能影响欧盟即将出台的“印太”战略,让欧盟“印太”战略保持一定的克制。


在阿富汗问题上,中国没有政治和军事包袱,这也让中国掌握了难得的外交主动权,阿富汗问题可能为中欧合作提供新的契机和空间。中欧可以在三个方面寻求合作的可能。一是政治对话。中欧都支持通过政治对话解决阿富汗问题,在推动阿富汗国内政治和解进程,建立包容性政府方面,中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二是经济重建。中国是阿富汗最大的邻国,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援助提供方,中欧在阿富汗的经济重建,尤其是发展援助方面可以寻求合作。三是安全与反恐。鉴于塔利班与基地组织千丝万缕的联系,安全问题将成为阿富汗未来一个长期的挑战。中欧可以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扩大合作。

  


彭重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

图片


美国撤出阿富汗后欧洲想法很多,但付诸行动很难。


第一,在意识形态层面,美国的仓皇撤退对于欧美关系是一个负面事件。美国在撤离前缺乏和北约盟友的沟通和协调,造成了英德法等国家的撤离行动非常混乱。这损害了欧洲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另一方面,塔利班迅速掌权是美国自由主义制度传播的重大失败。欧盟作为西方自由主义阵营的一员,其制度的影响力也连带受损。尽管如此,欧美在民主、自由等核心价值观上的认同难以撼动。这一认同意味欧洲内部对于美国有种种不满和反思很难反映到实际的外交中。欧盟也不会积极寻求改变跨大西洋联盟的关系


第二,在安全层面,拜登对撤出阿富汗的坚决态度昭示了美国将不再愿意扮演世界警察,不再愿意长时间高强度地干涉远离本土的地区。对欧盟而言,如果美国减少对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介入,对欧洲的地缘政治环境有着重大影响。因此,要建设欧盟独立军事力量,自主保卫自身利益的呼声又起。但类似的主张自欧盟建立以来长期存在,却始终未能取得建设性的成果。反而通过此次阿富汗撤军,欧洲国家进一步认识到自身对美国军事力量的依赖程度之深。因此,欧盟也很难借此次事件统一各国共识,难以切实推进自身军事能力的建设。


第三,从阿富汗撤出后,欧盟将更加注重维护自身在临近地区的利益,没有美国的领导,欧洲国家缺乏在阿富汗持续投入的能力和意愿。因此,中欧在阿富汗的合作空间有限。欧盟的主要关切之一是难民问题,但这一问题并不是中国感兴趣的领域。在重建阿富汗和反恐方面,中国通过与塔利班的提前协调,将很有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而欧盟能否参与以及如何参与,还有待其内部达成共识。

简军波(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图片


美国仓促从驻阿富汗撤军,对欧盟及其成员国象征意义和实际影响都很大。


从象征意义讲,第一,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意味着美国主导的阿富汗战争的失败,也是北约的失败、欧盟的失败和西方整体的失败。欧盟最初追随美国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中间违背初衷对阿进行“民主化”改造,付出了巨资和人员伤亡惨重代价,最终一败涂地,至今在西媒上不见有实质性反思和反省,非常遗憾。第二,西方“喀布尔溃逃”是欧盟自1998年遭遇“巴尔干危机”以来所面临的第二次军事能力挑战危机。面对阿富汗战争耻辱终局,欧盟也和当年面对南斯拉夫内战一样毫无作为,再次反映出欧盟在防务上只能依附美国和北约的本质。第三,意味着包括欧盟在内的西方试图进行“民主移植”的失败。


从实际影响来看,第一,欧盟对美信任受损。虽美国事前已公布从阿撤军打算,但具体撤离计划从未与北约和欧盟或其成员国协商。美无视盟友利益严重挫伤欧盟内部对美政治信任。不过这并非美首次以此方式对待欧洲盟友,双方矛盾还不至于引发欧美互信危机。第二,欧盟“战略自主”呼声将水涨船高,主张增强欧洲独立性的人和跨大西洋主义分子之间的矛盾和争议会增多。第三,欧盟可能面临新一波难民潮。阿富汗难民曾是欧洲难民重要来源,如今阿部分国人因忌惮塔利班政权预备逃离。不过塔利班若能掌控局面并保持国内和平,阿难民问题不会成为欧实质危机。


今后,中欧在阿富汗问题上可进行有限合作:第一,阿富汗新政权承认问题。中欧双方在要求新政权维护人权、确保和平和打击极端势力方面有相似诉求,可在国际社会包括联合国内开展磋商,在外交层面(如阿富汗特使间)进行沟通协调。第二,战后重建。阿富汗有丰富矿藏及大量迫切基建需求,如何借此促进阿民生恢复和经济发展,中欧可在投资和技术领域适当合作。第三,经济援助。阿富汗罂粟种植替代性问题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是中欧可合作领域,以共同阻断鸦片国际物流及帮扶阿农业转型。第四,打击恐怖主义。欧盟明面上会继续支持阿打击基地等恐怖主义组织,中欧可在此方面开展反恐适度合作。但鉴于欧盟在此问题上一贯持双重标准,我国针对阿富汗反恐问题还得主要依赖自身及与上合组织、塔吉克斯坦等阿邻国合作。


对我国而言,尽管美欧已军事撤离阿富汗,但包括欧盟在内的西方力量不会轻易放弃阿富汗,会通过外交和情报手段加强对阿渗透,值得我国谨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