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暑期学校金砖国家项目(BRICS Program)在复旦大学举行开学仪式

作者:金砖国家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06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6月30日下午,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标志性项目之一的2025年上海暑期学校(金砖国家项目)在复旦大学智库楼举行开学仪式。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复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怡、外国留学生工作处处长苏葵、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唐文卿、终身教育处副处长张迪、复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以及来自金砖国家及非金砖国家的31名优秀学生共同参加了开学仪式。开学仪式由复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教授主持。


图片


首先,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进行了开幕致辞。他强调金砖国家暑期项目不仅是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观点与思想的交汇平台。自2014年启动以来,项目累计收到1540份申请,录取423位学员,造就了一批活跃于政府、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杰出校友,为深化金砖国家合作注入持续动能。伴随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扩容,本年度,项目迎来新成员国印度尼西亚的学生,使文化多样性底色更为鲜明。同时,法国、英国、摩洛哥、委内瑞拉、秘鲁等非金砖国家学生的关注,正将项目打造为国际青年认知金砖、参与全球南方合作的重要窗口。当前金砖国家持续深化合作内涵、拓展伙伴网络,陈志敏副校长期待该项目能点燃学子对金砖合作机制及全球南方合作的探索热情,勉励学生珍惜在沪求学时光,畅叙思想、缔结情谊,为金砖国家协同发展及全球可持续事业贡献智慧。最后,陈志敏副校长表达了对本届暑期项目圆满成功的殷切期许,并邀请全体学员在上海开启一段启发与创新交相辉映的精彩旅程。


图片


复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教授随后对项目开展以来的建设成果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具体介绍了本届暑期班项目的开展情况。针对今年的暑期项目,在金砖国家与非金砖国家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他鼓励大家通过文化交流互鉴增进理解、拓展国际视野。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金砖国家在联合国、G20等全球治理舞台上正扮演日益凸显的重要角色,于多个关键领域凝聚共识,推动全球秩序向更公平、更具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在金砖合作框架下,各国共同深化南南合作与发展金融实践,在全球谈判中重点呼应全球南方的利益关切,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多边主义合作共赢的典范。金砖国家暑期项目致力于为金砖国家及非金砖国家青年打造多元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构筑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助力青年学生、学者通过丰富课程与实践认识金砖、感知中国,为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届暑期项目的金砖国家学生代表们也在随后发言。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的Daniela是一名地理学专业的学生,正是对“全球南方”议题的高度关注促使她来到此次暑期班。她邀请大家绘制地图,并在思考“我们为何总是以同样的方式思考世界?”的过程中激发了她对“另一种全球化”的思考。来自俄罗斯就读于高等经济大学的Marina曾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特别关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她将俄罗斯视为沟通亚洲与欧洲的桥梁,强调金砖国家合作不仅关乎经济与政治,更是关于社会、文化与教育发展的全面倡议。印度学生代表Harshit来自德里大学,他认为此次暑期项目为大家提供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与语言的机会。他期待在跨文化交流中获得新的视角,并通过互动式学习拓展认知边界。来自中国浙江,目前就读于美国乔治城大学的陈卓尔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和求学经历。她认为,金砖国家代表了在当前全球秩序中常被忽视的历史与声音,希望通过此次暑期项目深入理解中国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又如何看待中国。南非西开普大学的Hakeem高度评价金砖暑期项目在推动国际理解方面的作用,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他希望将此次暑期班的收获带回南非,继续推动中非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最后,伊朗代表,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的Maryam提到,近期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使她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外交的力量。“外交是一门理解的艺术,它意味着对话而非冲突,合作而非隔绝。”她强调外交不仅存在于国与国之间,更体现在人与人的沟通和理解之中。她希望通过此次项目共同呼吁和平、尊严与一个更加包容平等的未来。


图片3.jpg


上海暑期学校(金砖项目)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设立,旨在为来自金砖国家的青年学生打造交流与友谊的平台,推动金砖国家青年一代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在为期一个月的项目中,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学者能够通过一系列课程和实践活动增进对多边主义全球治理的理解,形成国际视野,增进相互理解和民心相通。目前,该项目已成为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合作中的一个品牌性、标志性项目。


2025年金砖项目面向来自金砖十一国及非金砖国家在校学生和青年学者招生。自招生以来,通过学生自主申请和合作伙伴大学择优推荐的方式,共收到了400余份申请,最终择优录取35名学生参加,其中巴西10名,俄罗斯6名,印度2名,南非2名,中国4名,埃及2名,伊朗1名,印尼2名,非金砖国家学生6名。项目学生学术背景多元,除15名政治学、国际关系背景的学生外,还有9名经济学方向学生,以及13名其他方向学生。


作为项目承办单位,复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精心设计了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全球治理与金砖合作、欢乐上海等三大模块,共14门学术课程,邀请了来自金砖国家高校和智库的教授、专家进行授课,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前沿的教学资源和学术视角。项目课程全部由英文授课,部分项目学生具备了较强的汉语能力。项目的另一大亮点是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新开发银行参访、上海市及周边城市实地考察等,为金砖国家及其他国家青年人才提供了解金砖合作机制、上海和中国的窗口。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