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闻一周说No.272|09.20-09.26

作者:王丹阳 发布时间:2021-09-28 来源: 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 +收藏本文

孟晚舟回国

图片

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北京时间9月25日,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回到祖国,与家人团聚。此前,孟晚舟已经居家监禁近三年。


综合路透社、法新社、南华早报及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此前,美国司法部周五称,已与孟晚舟达成暂缓起诉协议。暂缓起诉协议将有效到明年12月1日,释放孟晚舟的条件是她同意对案件进行“事实陈述”。美国司法部还将撤回将孟晚舟从加拿大引渡到美国的要求。


孟晚舟周五下午亲自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出庭,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助理首席法官霍尔姆斯(Heather Holmes)签署了释放她的命令,正式结束了加拿大对她的诉讼。


在听证会结束之前,霍尔姆斯对孟晚舟说,“你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一直保持合作和礼貌,法庭对此表示赞赏和感谢。”


孟晚舟随后在法庭外的发表的声明中对法官霍尔姆斯在整个法律程序中的公正性表示感谢,她还说,赞赏法院的专业精神和加拿大政府对法治的维护,也感谢加拿大人民和媒体的包容,“对造成的不便表示抱歉。”


“回家的路,虽曲折起伏,却是世间最暖的归途。”正如孟晚舟获释后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来的一份感人至深的感言所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昌盛,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孟晚舟回国事表示: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事实早已充分证明,这是一起针对中国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目的是打压中国的高技术企业。对孟晚舟女士所谓“欺诈”的指控纯属捏造。就连被美方指为“受害者”的汇丰银行也出具了足以证明孟女士清白的文件。美国、加拿大所作所为是典型的任意拘押。

新闻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华社、澎湃新闻、纽约时报、环球网、联合早报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中美领导人分别发表联大演讲


图片

联合国大会于9月21日至22日举行,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发言成为焦点。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主题到具体倡议均对应人类和世界共同利益,他提出面向所有国家的全球发展倡议,其中的坚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行动导向“六个坚持”具有普适性,不含任何政治排斥,是真正对加强国际团结共赴挑战的践行。


习主席强调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强调民主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而是各国人民的权利,外部军事干涉和所谓的民主改造贻害无穷。他主张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小圈子和零和博弈。


习主席讲话有中国坚实行动的支持和跟进。比如中国响应联合国气候行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在朝着绿色低碳加速转型,所有中国人都能感受到这一变化。习主席在这篇讲话中宣告中国将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的最新重大承诺。


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是拜登出任美国总统以来的首次联大演讲。他就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与竞争、反恐、地区热点等议题发表了意见。与前总统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口号相反,拜登在发言中多次强调美国同盟友、伙伴的合作。


在演说中,拜登将重点放在美国将如何继续维持其领导地位。拜登坚持美国的那套“民主自由”仍然管用,称“世界的威权主义者可能试图宣告民主时代的终结,但它们错了”。他又称美国不寻求一个分裂的世界及追求冷战,不会将军事手段视为解决问题的首要方法。


拜登呼吁世界各国由冲突转向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冠病疫情的威胁。“与其延续过去的战斗,我们应该专注于所面对的挑战,投入所需的资源,这些挑战攸关我们的集体前途。”拜登形容气候变化和疫情是当前最紧急的两大危机,必须加大力度应对,而如果各国能够携手合作,危机也会转化成商机。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研判,中美的温和基调显示拜登和习近平9月10日通话后,两国关系有所缓解。尽管习近平在讲话中不点名地批评了美国,但其重点仍在于明确中国“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的国际定位。

新闻来源:环球网、联合早报、纽约邮报、路透社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外交部发布对美重磅事实清单


图片

9月24日,中国外交部对外发布《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事实清单》。该清单系统梳理了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美方干预香港事务、插手中国内政的种种劣迹。包括炮制涉港法案、悍然实施制裁、污蔑诋毁特区事务、包庇支持反中乱港分子、多边串联施压等。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美方应切实尊重中国主权,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停止干预香港事务,停止干扰香港法治,停止干涉中国内政。美国不得以任何方式支持纵容反中乱港势力,否则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严重损害美自身在港利益。中方将对美方干预香港事务的行径继续作出坚定、有力回应。


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表示,中方发布清单是对美方日前发布“香港商业警告”、制裁中央驻港机构官员等霸凌行径的有力回击,是对美长期以来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有力揭批,是对一切外部干预势力和反中乱港分子的有力警告,彰显了中方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定决心、坚强意志和强大能力。


国务院港澳台办发言人表示外交部发布有关“事实清单”,是对美国一再污蔑抹黑中国政府对香港管治和悍然对中国政府官员进行所谓制裁的有力回击,对此表示坚决支持。

  

新闻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

图片来源:新华社


美商务部长称将寻求加强与华商业联系


图片

据《华尔街日报》9月24日的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她将寻求改善美国与中国的商贸关系,称这对于双方都有利。


雷蒙多认为,鉴于中国市场的庞大体量,美国必须与中国进行贸易。“这只是一个经济事实,”她说,“我实际上认为,积极的商贸接触将有助于缓解任何潜在的紧张关系。”


雷蒙多表示,她计划率领美国首席执行官代表团前往海外,包括中国,以寻找商机,讨论长期存在的贸易问题,不过目前还没有任何具体安排。但她同时提到,美国商务部仍将继续限制华为获得先进芯片。


此前的9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希望美方与中方的相关部门能够按照两国元首通话的精神,妥处分歧,加强合作,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中美发展经贸合作关系,应该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来进行。

  

新闻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华尔街日报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


美日印澳峰会在白宫开幕


图片

当地时间9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菅义伟、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及印度总理莫迪在白宫举行“四方安全对话”(Quad)面对面会谈,会上重申四国要在印太地区加强合作,并预计在冠病疫苗、基建、科技及气候等方面的合作取得进展。


这是四国首脑今年3月举行视频会谈后首次面对面会谈。拜登在开幕致词时形容,四个民主国家已经走到一起,共同应对从冠病到气候的挑战,并提到Quad疫苗计划有望于印度生产10亿剂疫苗,以增加全球供应。


莫里森则表示,四国均希望印太地区能不受胁迫,区内国家的主权受到尊重,国家间的争议也可根据国际法和平处理。


菅义伟感谢美国早前取消对日本核食品的禁令。莫迪则在会上提出要应对来自中国应用程式的威胁。印媒形容有关议题引起其他三国的共鸣。会上也讨论了阿富汗和塔利班的问题。


此前,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一贯认为,任何地区合作机制都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搞封闭、排他、针对他国的小圈子违背时代潮流,与地区国家的愿望背道而驰,不得人心,注定不会得逞。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中国力量的增长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为维护世界和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有关国家应该正确看待中国发展,多做有利于促进地区国家团结合作的事。

  

新闻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联合早报

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美国放宽中国人入境限制


图片

当地时间9月20日,美国白宫表示,美国政府计划从11月起将放宽中国、印度、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等共33个国家的入境措施。上述国家的旅客需完全接种疫苗、出行前3天内进行核酸检测且取得未感染新冠病毒的证明后,就可入境美国。已完全接种疫苗的国际旅客入境美国后不需要隔离。


据英国《独立报》20日报道,白宫新冠病毒应对协调员齐恩茨 (Jeffrey Zients)表示,美国决定放宽自2020年初起实行的“封关”措施,未合乎接种疫苗资格的儿童可获豁免。新措施同时要求未接种疫苗的美国公民返美时,出行前1天及抵达美国后1天均需进行检测。新措施将影响中国、英国、欧盟、印度、巴西、南非等33国旅客来美;不过,该措施不适用于自墨西哥及加拿大通过陆路入境美国的人。


与此同时,华盛顿和巴黎还就澳大利亚突然宣布将购买美国制造的核潜艇一事激烈争论。澳大利亚宣布将放弃法国之前签订的常规动力潜艇合同,将美国制造的核潜艇作为新的防御联盟的一部分。


“这确实是由科学推动的,”美国国务院一名官员说,他否认这一旅行决定是为了平息法国的不满。

新闻来源:美国白宫官网、独立报、美联社、澎湃新闻

图片来源:独立报(The Independent)


拜登政府计划增加对华观察员


图片

当地时间9月21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独家报道称,美国国务院正计划增加专门监控中国的人员,以追踪北京在全球主要国家的动态。


《外交政策》披露的这一计划显示,美国国务院计划增加20至30人,包括在各地区的中国“观察员”,他们将被安排在国务院各地区办公室框架下,跟踪中国在世界各地的活动,而这一中国事务办公室被华盛顿一些人士称为“中国屋”。据熟悉此事的美国现任和前任官员透露,国务院的这一倡议将在华盛顿和世界各地的美国大使馆增加编制,以监督中国在特定国家的活动。


报道提到,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首次安排了上述类型的官员。据透露,国务院目前还在考虑增添人手,以跟踪中国在新兴技术采购和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行动。对于《外交政策》报道的内容,美国国务院拒绝评论。


报道称,早在2019年首批中国“观察员”被任命时,特朗普政府内部曾出现反对声音,一些高级外交官反对对华采取更具对抗性的方式。2017 年至 2018 年担任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的董云裳曾表示,上述计划是一个“糟糕的主意”。“它引起我们现在看到的、围绕中国行为的炒作和扭曲,”董云裳说,“虽然它不是当前(对华态度)失真的唯一甚至主要推动因素,但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外交政策》称,在董云裳离任后,随着美国司法部和财政部加大力度对中国实施制裁,国务院也得以继续推进中国“观察员”计划。《外交政策》透露,一些批评者认为,上述新计划可能会让美国国务院在对华政策上变得更加短视,夸大中国的影响力,并且不必要地炒作中美紧张局势。

新闻来源:环球网、《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


美财长频繁致电欧洲谈数字税


图片

当地时间9月24日,美国财长耶伦与法国财长勒梅尔通话,讨论全球税收改革,以及全球协作缓和经济复苏负面影响的需求。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消息,通话中,耶伦表示将继续支持拜登政府为改善全球税收体系所做的努力,还强调了就取消数字服务税达成妥协的重要性。耶伦还讨论了美国、法国等G20国家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加强对贫困国家的支持,缓和全球经济复苏期间扩大的贫富差距。


此前的9月22日,耶伦与英国财相苏纳克通话,讨论了全球税改,强调了需要对撤销数字税达成妥协。


数字税全称数字服务税,由欧盟于2018年3月首次提出,是指针对互联网业务中某些数字服务而产生的利润专门征收的税种,征收对象大多为谷歌、亚马逊、苹果等互联网巨头。


征收数字税意味着,其他国家将从美国科技巨头的海外利润中分一杯羹,这是美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耶伦任财长后,美国提出统一征“全球最低企业税”,欧盟支持美国的这一呼吁,但表示也要征收数字税。耶伦等美国财政部官员正在施压欧盟放弃征收数字税,认为它不但歧视了美国企业,还削弱了G20税改协议的效力。

  

新闻来源:美国财政部官网、华尔街见闻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美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将再次访华


图片

当地时间9月22日,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表示,他将在未来几周内再次访问中国。


克里周三在接受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早晨节目Morning Joe的访问时说:“我相信习主席和总统拜登会在某个时候会面,我不知道这会是什么时候,但我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再次访问中国,以跟进习主席和拜登的谈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于本月9日进行了90分钟的通话,这是中美元首时隔七个月再次通话。


拜登和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的第一天,各自加大了帮助其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


拜登周二(21日)表示,美国会响应联合国的呼吁,对气候变化“加倍”投入所需的资金。


习近平在联大上宣布中国将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后,克里同天对这项减排承诺表示欢迎,并称这是“伟大的贡献”。


此前,克里分别于2021年4月和8月两次访华。他是中美外交关系高度紧张之际拜登政府首位访问中国的官员。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纽约时报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台湾当局申请加入CPTPP


图片

9月22日,台湾当局表示,已经正式递出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申请,未来将寻求会员国支持,利用最快的速度完成申请,但何时可有结果还很难说。此举获得日本官方和美台商业协会高调支持。


此前9月16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向CPTPP保存方新西兰贸易与出口增长部长奥康纳提交了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的书面信函。


CPTPP前身为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就任后以保护国内劳工等理由退出。日本等其余11个成员国持续推动这项多边贸易协定,随后改称CPTPP,2018年12月底生效。美国拜登政府1月上台后,暂时没有重新加入CPTPP的打算。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9月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地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与台湾进行官方往来,坚决反对台湾地区加入任何官方性质的协议和组织。中方的这一立场是明确的。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我们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有利于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全球疫后经济复苏、贸易发展和投资增长。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必须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我们反对民进党当局以经贸为由拓展所谓“国际空间”、进行谋“独”活动。希望有关国家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不为“台独”行径提供任何便利和平台。

新闻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台湾中央通讯社”、路透社、联合早报

图片来源:“台湾中央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