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闻一周说No.337 | 12.12-12.18

作者:黄渭钤 发布时间:2022-12-22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美国高级别代表团访华


图片

12月11日至1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在河北廊坊同来访的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罗森伯格举行了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妥善处理双边关系中的台湾等重要敏感问题、加强各层级交往和开展相关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


中方在会谈中表示,中美双方要将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作为下阶段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的主轴主线,坚持元首外交战略引领绝不动摇,落实两国元首会晤共识不打折扣,推进双边关系全过程管理决不放松,对外释放正确信号毫不含糊,本着对两国、世界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沟通对话,开展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正轨。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必须摒弃,意识形态对立和集团阵营对抗必须反对,脱钩断供和科技打压的错误做法必须停止。


中方强调,中方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发展中美关系的建设性态度始终如一,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中方就美台高层往来、美售台武器、涉台法案等错误行径再次表明严正立场,敦促美方以实际行动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中方指出,中方不回避也不惧怕竞争,但反对以竞争定义整个中美关系,反对以竞争之名行遏制打压之实。美国有美国的价值观,中国有中国的价值观,应相互尊重,不能强加于人,更不能干涉别国内政。中方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接受个别或少数几个国家捣鼓出来的所谓“规则”。中方依法处理有关人员个案,美方应尊重事实,尊重中国法治。


在乌克兰、朝鲜半岛核等问题上,谢锋副部长重申了中方明确、一贯的立场。


美国国务院发布声明称,本次访问意在为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2023年年初的访华铺路。届时,布林肯将成为拜登政府执政两年后访华的最高级别官员。


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斯在1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说,谈话是“坦率的、实质性的。”双方探讨了潜在的合作途径,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卫生安全、全球宏观经济稳定以及全球粮食安全等挑战。这些都是中美关系在目前“冰冻时期”有利益重合的领域。他表示,康达和罗森伯格强调了“为双边关系设定底线的重要性,以确保美国和中国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负责任地管理竞争”,明确“竞争绝不能演变成冲突。”此外,在中国境内遭拘留或被禁止出境的美国公民的回国问题亦受到关注。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会面后的记者会中指出,康达和罗森伯格在访问中还提到了有关疫情后的恢复问题,但具体细节将留给外交系统处理。

新闻来源:路透社、BBC、美国之音、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

图片来源:路透社


美参议院通过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

图片

当地时间12月1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83票赞成、1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这一法案授权的国防经费达8579亿美元,创下新高,超出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国防预算申请450亿美元。其中,美国防部将获得8167亿美元。该法案将在拜登签字后生效。


NDAA将扩大和修改乌克兰安全援助计划(Ukraine Security Assistance Initiative,USAI),并授权在2023 财年拨款8亿美元,比去年的国防法案多出5亿美元。USAI为联邦政府提供资金,向相关行业付款以为乌克兰生产武器和提供安全援助,而不是直接从美国目前的武器储备中提取武器。


2015年将USAI写入法律的俄亥俄州共和党参议员罗布·波特曼(Rob Portman)表示,国防法案中的资金授权旨在补充未来联邦支出计划中预计将为USAI提供的额外资金。此外,根据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说法,国防法案将通过简化采办要求和授权某些弹药的多年采购,加快向乌克兰交付弹药和补充相关的美国库存。该授权还将向美国的盟友和伙伴提供弹药库存,并增加如果中国对台湾采取行动所需的弹药数量。这将是最近历史上国防法案授权的最大数量的多年期弹药采购合同。


同时,据新泽西州的民主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鲍勃·梅嫩德斯(Bob Menendez)透露,NDAA 将为台湾制定一项具体的国防现代化计划,以应对可能的台海战争。美方将在未来五年内授权高达 100 亿美元的外国军事融资赠款,加强培训和合作,并提供高达 20 亿美元的贷款。


此外,该法案另授权总统动用“总统拨款权”,每年从国防部库存挪用价值最多十亿美元的防卫物资或服务给台湾。另授权为台湾打造包含弹药及其他适宜防卫武器的“区域应变军备库,”并赋予台湾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南翼与东南翼国家、特定主要非北约盟国(major non-NATO allies)及菲律宾同样的待遇,能优先取得美国的“超额防卫物资”。


面向国内,该法案将使服役人员的军人基本工资增加 4.6%,这是20年来最大的一次。国防部的文职人员将得到同样的加薪。根据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摘要,它还将服务人员的住房津贴提高2%,并要求提交一份报告,说明“以更透明、公平和灵活的方式计算住房基本津贴”。该立法还将提高基本需求津贴的资格门槛,基本需求津贴是为低收入军人家庭提供的一项新的补充补助,从联邦贫困线的130%提高到150%。


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军人自杀问题,该法案将要求国防部长编制一份按军事职业专业、军种和等级划分的自杀率报告,且不迟于6月1日向国会军事委员会通报审查的初步结果。据五角大楼称,去年约有519名美国军人死于自杀。从2011年到2021年,每10万现役军人的总体自杀率缓慢上升。


该法案将结束要求部队接种Covid-19疫苗的要求。然而,该法案不会让那些因拒绝接种疫苗而被解雇的军人复职。这项有争议的条款是由国会共和党人推动的。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上周表示,强制令的结束是“我们军队和常识的胜利”。但军方官员和专家警告说,这可能会对军事准备和军人在世界各地部署的能力产生不利的连锁反应。

新闻来源:央视新闻、CNN、美国国防部官方网站

图片来源:CNN


美国实现核聚变净能量增益


图片

12月13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其下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成功实现了“核聚变点火”,称这一“重大科学突破”将为国防及清洁能源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核聚变是太阳和恒星的能量来源。在这些星体核心的巨大热量和重力下,氢原子核相互碰撞,聚合成更重的氦原子,并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能量。与现有核电站广泛运用的核裂变(即分裂铀等重原子来产生能量)不同,核聚变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望为人类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助力实现零碳经济目标。


据悉,12月5日,科研人员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国家点燃实验设施”进行了历史上首次可控核聚变实验,向目标微型球体胶囊输入了2.05兆焦耳的能量,产生了3.15兆焦耳的聚变能量输出,首次展示了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最基本科学原理。(惯性约束核聚变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两大主流方案之一(另一个是磁约束),该技术利用激光的冲击波使得通常包含氘和氚的燃料球内部形成过热的等离子体环境,进而来引发核聚变反应。)


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副局长马文·亚当斯介绍称,“国家点燃实验设施”是全球最大、能量最高的激光系统,能使用超强激光束来产生与恒星和巨型行星核心以及核武器内部相当的温度和压力。


“对于该设施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来说,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他们的职业生涯致力于让聚变点火成为现实,这一里程碑无疑将激起更多发现,”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在一份声明中说。


这一消息发布之际,拜登政府正致力于发展清洁发电,并特别强调了聚变能源,近期美国通过的《降低通货膨胀法》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资金。


该实验室主任金伯利·布迪尔坦承,要实现商业核聚变发电,还需要做“许多事情”,其中包括“每分钟产生多次核聚变点火”,这一过程可能要耗费数十年。同时,目前使用的激光技术“基于1980年代”,下一步需要升级相关设施,简化流程以提高其可重复性。此外,美能源部正在重启一项惯性约束核聚变发展计划,将与私营部门协调合作,推动核聚变商业化的发展。

新闻来源:新华社、华尔街日报、美国之音、观察者网、金融时报

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


“第42条边境条款”终结与移民涌入


图片

当地时间12月17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边境城市埃尔帕索(El Paso)市长奥斯卡·莱塞(Oscar Leeser)宣布该市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美墨边境大批移民涌入。目前该市有数百名移民在低温下露宿街头,近几天每天约有数千名移民被捕。


根据该市公布的数据,过去一周,美国边境巡逻人员在被称为埃尔帕索区的268英里边界范围内平均每天要审查2400多名移民,与10月份相比增加了40%。市政府官员表示,随着“第42条边境条款”的终止,美国南部边境单日移民人数预计将增长一倍。


据悉,“第42条边境条款”是特朗普政府于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时制定的政策,旨在根据公共卫生措施驱逐移民,该政策将于今年12月21日到期。


对此,美国国土安全部于12月15日在网上公布了一份长达7页的文件,涉及其“六大支柱”边境战略的更新版,来回应可预见的移民激增问题,包括:向边境增派资源;提高处理效率;施加法律后果;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能力;打击贩毒集团和走私者;以及深化与国际伙伴的合作。文件指出,该部门继承了一个“破碎和解体的移民制度。”


根据这份文件,向南部边境增加的资源包括雇用近1000名边境巡逻队处理协调员,并从政府机构增加2500名承包商和人员,这使联邦特工能够专注于实地执法职责。


文件表示,自2021年以来,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用于处理移民的时间减少了30%:联邦政府增加了10个软体设施,使CBP的关押能力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同时,CBP对被拘留移民的运输能力也增加了一倍以上。“这包括每周数百次航班和巴士路线,将被拘留的非公民运送到不太拥挤的边境巡逻区进行处理,并将非公民遣送或送回其本国或第三国。我们将继续根据潜在的增长情况扩大我们的地面和空中运输能力。”


国土安全部还计划增加移交起诉的案件,主要牵涉到寻求逃避逮捕的非公民、惯犯和从事走私活动的人。届时,也将继续针对偷渡移民的跨国犯罪组织,并与国际伙伴和非政府机构在边境地区合作。

新闻来源:路透社、央视新闻、CNN

图片来源:CNN


《尊重婚姻法》生效


图片

12月1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尊重婚姻法》(Respect for Marriage Act),以在联邦层级保护同性和跨种族婚姻。


“美国朝着平等、自由和正义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不仅是对某些人,而且是对每一个人。努力创造一个体面、尊严和爱情得到承认、尊重和保护的国家,”拜登表示。


“对于数百万美国人来说,这项法律的影响是必要的,而且是绝对是根本性的,”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在白宫的签字仪式上说。“它体现了平等,确保同性和跨种族伴侣能够获得婚姻提供的所有法律保护和经济利益。”


先前,美国的同性婚姻保障主要来自最高法院的一项先例判决:在2015年“奥贝格费尔诉霍奇斯案”的裁定中,最高法院告知各州不得禁止同性婚姻。但当时,美国国会并没有将这一判决写入法典。美媒指出,今年6月,美国著名的“罗诉韦德案”判决结果被最高法院推翻,女性堕胎权益失去了法律保障。此后,最高法院大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宣称还要推翻包括“奥贝格费尔诉霍奇斯案”在内的一系列判例,让性少数群体感到担忧。为此,国会众议院方面启动了同性婚姻保护法的立法议程。


该立法废除了1996年的《婚姻保护法》(Defense of Marriage Act)。《婚姻保护法》根据联邦法律将婚姻定义为一男一女之间的婚姻。新法规定美国联邦及各州政府必须承认同性婚姻的合法性,同时它也修补了旧版婚姻法的不足:此前,美国各州可自主决定是否承认其他州同性婚姻的合法性,这意味着同性婚姻可能在跨州后失去法律保护。现在,同性婚姻的合法性被全国认可。与此同时,《尊重婚姻法》还为美国跨种族婚姻提供法律保障。尽管最高法院曾在半个多世纪前裁定跨种族婚姻合法,但直到现在法律才正式巩固跨种族婚姻的合法性。


然而,该法案并未强制规定各州给同性伴侣颁发结婚证。据了解,美国目前仍有30多个州抵触同性婚姻,这些州可能会以此为借口拒绝向同性伴侣颁发结婚证。不少同性恋者表示,他们无论是办理结婚证、还是领养孩子都需要异地办手续,耗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不仅如此,《尊重婚姻法》并不约束美国宗教机构,赋予了该类机构自由决定是否承认同性婚姻的权力。


相比《尊重婚姻法》,部分性少数人士和社会活动家更寄希望于《平等法案》,该法案将全面禁止基于性别、性取向以及性别认同的歧视行为,约束力更强。美国国会众议院于2021年2月25日通过《平等法案》草案,该法案之后却因为共和党方面的强烈反对在参议院触礁,搁浅至今。据了解,双方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宗教豁免条款。对于该法案的进一步推动,性少数人士和社会活动家大都表示前景不容乐观。


在2022年5月的盖洛普民意调查中,71% 的美国人表示他们支持同性婚姻。而1996年首次进行民意调查时,只有27%的人支持这样的婚姻。

新闻来源:美国之音、环球时报、NPR

图片来源:NPR


伊朗被逐出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 


图片

当地时间14日,由 54 个成员国组成的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ECOSOC) 就美国起草的“立即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从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 (CSW) 的2022年至2026年剩余任期中除名”决议进行投票,并以29票通过该决议,8票反对,16票弃权。


此前,伊朗女子马赫萨·阿米尼(Mahsa Amini)因涉嫌违反该国头巾法律遭“道德警察”拘留,并在警察局扣押期间死亡。伊朗当局称,马赫萨没有受到虐待,而是出现“突发性心脏衰竭”症状。但其父称,马赫萨无任何健康问题,目击者已确认女儿曾被警员殴打,并表明自己未被允许查看女儿的验尸报告。马赫萨的猝逝引发该国大规模抗议浪潮,蔓延至全国约80个城市和城镇,至少有17人死亡。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在投票前表示,这项决议是对伊朗民间社会的呼声的回应。她感谢世界各地的伊朗活动家的“勇气、远见、牺牲和领导力。” 托马斯·格林菲尔德称,妇女地位委员会是联合国促进性别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力的主要机构。“如果它从内部受到破坏,就无法完成其重要工作。伊朗目前的成员资格是委员会公信力的一个丑陋污点”。她呼吁各国代表“为了全世界的妇女和女孩作出正确选择。”


“这是伊朗革命者的胜利,他们在与这个性别种族隔离国家作斗争时一直面临着枪支和子弹,”驻美国的伊朗记者和妇女权利活动家马希赫·阿琳娜嘉德(Masih Alinejad)在推特上写道。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阿米尔·赛义德·伊拉瓦尼在投票前表示,伊朗“断然拒绝并强烈谴责”该决议草案。他说:“今天,我们目睹了美国对伊朗人民,尤其是对伊朗妇女的敌对政策的又一证据。这种政策是打着捍卫人权的幌子,以美国及其盟国特有的清除政策的形式执行的。”伊拉瓦尼强调,“考虑到美国对伊朗人民的长期敌意,采取这样的非法行动一点也不出人意料。但如果这样做了,将对联合国系统的完整性造成极大的危险。”


中方代表投反对票,并指出该决议动机不纯,破绽百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称,“这份决议草案并非真正关心伊朗妇女。提案国在草案中奢谈伊朗妇女的人权状况,却绝口不提自身对伊朗滥施单边制裁给伊朗妇女造成的巨大困难,这是赤裸裸的霸凌、虚伪和双标。”


耿爽指出,一段时间以来,联合国“出现了不少怪现状”。个别国家滥用多边平台,执迷于破坏合作、损害共识、挑起对抗,并强迫会员国选边站队,人为制造会员国分裂。“这些国家的真实企图,是绑架裹挟会员国立场,将联合国机构变成服务自身政治利益、干涉他国内政的工具”。他呼吁各国高度警惕、坚决反对这种危险倾向。他说:“我们呼吁经社理事会成员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反对单边行径,支持对话合作,抵制分裂对抗。”

新闻来源:RFI、联合国官方网站、路透社、CNN、BBC

图片来源: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