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坚:上海在科创中心建设方面做出关键破局贡献,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需实现投研产有机结合

作者:孙立坚 发布时间:2023-01-18 来源:《财经夜行线》+收藏本文

今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策源功能。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中,上海已经在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对于未来上海在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还面临的难点、堵点,需要考虑如何实现投研产有机结合。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受第一财经《财经夜行线》栏目邀请,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以下内容由发展研究院根据采访内容及孙教授增补内容编辑而成,供读者参考。


图片



Q1: 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一直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您认为近几年上海在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成效如何?



孙立坚:上海面对建立科创中心这个发展机遇,在三个方面有非常突出的努力:


第一个方面,上海充分发挥了自身特有的研发资源和人才资源这些比较优势,取得了一批重大的原创性成果,这与其他地方或是其他国家所做的应用性的创新成果有所不同,它在未来会产生更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提升我国科研国际竞争力的效果。


第二个方面,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不光有突出成果,而且在围绕创造成果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制度保障上,也有非常突出的转变。例如,开展“接榜挂帅”、科研经费包干制等组织支持模式的探索,我们大专院校明显地感受到国家支持产学研结合所做的制度保障,这也是上海这些年能够取得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这种制度保障又激发了创新的活力,引才引智,在科创中心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的建设上面,上海有了非常突出的发展。


第三个方面,上海基于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在应用性转换上,也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在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在产业落地上,上海重点发展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不光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现在世界发达国家竞争的重大领域,上海在这些方面的建设有了非常鲜明的突破,为国家解决复杂外部环境给我们带来的挑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破局贡献。


Q2: 未来上海在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还面临哪些困难节点?该如何解决?


孙立坚:未来上海在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过程可能会遇到的堵点、痛点,或是说需要继续努力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未来上海科创中心的发展怎样能够盘活市场的资源,形成投研产有机结合的特点,而不是过度地依赖政府出资,也就是仅仅依靠政府的政策红利来提升科创中心这种单一动能的模式是不够的。这意味着上海能否通过科创中心的建设,尤其是通过科创汇集重要的创新企业资源,使得在复杂环境中,能够带动上海的贸易发展和制造业发展,以及形成以贸易带动中国金融发展的良好格局。现在要通过科创中心创造更多的贸易发展模式,不是过去单一的制造业成品的出口,而是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甚至是通过进博会等中国自己打开国内市场的方式,引进海外资源,将其更好地和我们科创中心的成果结合起来,形成双循环的大市场效益。所以,重点就是要将投研产有机结合起来,而不能将其分割开来,否则我们就会面临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第二,上海确立全球科创中心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个统一大市场。统一大市场的功能特点就是通过科创中心的新格局和新动能,促进全球要素能够大量汇集在上海这个科创中心的城市,形成巨大的凝聚效应,协同效应和溢出效应。如果上海不能发挥统一大市场的功能,带来凝聚效应,那么反而会出现同质化竞争的内卷现象,城市化的发展会造成产能过剩,这种产能过剩不一定是在传统产业,在新兴产业上面也同样会有这样的挑战。所以我们要通过科创中心带动上海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进而使得周边长三角地区,甚至是更广泛的中国各个地区能够形成跟上海科创中心的协同效应。同时,上海也要把科创成果不断地溢出到兄弟城市,带来更强大的对科创成果的需求,给予我们更多配合科创成果的资源贡献,这就是我们未来要重点发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