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应该突破传统思维,从区域的影响力看上海经济

作者:张军 发布时间:2023-01-23 来源:财联社&张军说+收藏本文

近日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上海GDP预期增长5.5%以上,未来五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8%,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目标。如何看待上海经济2022的表现以及2023年的各项目标,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近日,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接受财联社采访,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回应。

图片

张军教授认为,2022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这不仅仅是GDP宏观数据的体现,更是上海港口吞吐量、吸引外资能力、进出口贸易、工业产值等综合实力的一种表现。随着疫情形势未来好转,预计2023年上海GDP增速可以实现6%以上的增长。

同时,张军教授还提出,如果单从GDP看上海的经济表现,会低估了上海经济的重要性。应该突破传统思维,从区域的影响力看上海经济。建议上海GDP的统计范围可以扩大一些,建议以苏州和上海作为试点先试行,两个地区的GDP放在一起核算。

此外,对于《报告》中提到的一些未来发展目标,张军教授建议,上海市政府应该相对应地出台一些重磅的政策作为抓手。还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路线,给企业松绑,推动市场化改革,营造宜人的营商环境。


应从区域的影响力看上海经济

财联社上海GDP连续两年突破4万亿元,如何看待2022年上海经济的表现?

张军如果单从GDP看上海的经济表现,会低估了上海经济的重要性。应该突破传统思维,从区域的影响力看上海经济。首先,这是因为上海具有强大的辐射功能,与江苏、浙江、安徽等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的程度非常高,这在全球范围内都属罕见。比如,张江孵化出来的很多药企,一般都会把工厂搬到江苏去生产,于是形成了上海成为生物制药研发的基地,而这些医药制造企业的工厂则集中在上海周边。其次,当前上海最小的经济单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过去,一个最小的经济单位是一个个工厂,现在则演变成了楼宇经济。每个楼宇其实都是一个经济单位,每个楼宇都在对外提供着现代的服务,其创造的价值要比GDP创造的价值更大。此外,上海不仅仅是全球交易中心之一,它还是航运中心、金融中心、财富中心,未来还要打造保险中心、要素配置中心、全球高科技应用中心,上海的经济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制造。更重要的,它还是一个交易中心、配置中心、服务中心、流量中心。

我在上海社科院组织的关于上海2023年经济预测研究报告中评论所提出的观点,看上海经济不能从要素投入、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传统角度来看,应该从上海作为中心城区的亮点和特色来看。上海以极强的辐射能力与苏州、无锡、南通、嘉兴、杭州等周边城市互动,这些“都市圈”之间每年有大量的经济往来活动,它们或向周边省市外迁,或生产率较高的经济活动向上海聚集。所以,比上海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更值得可喜的,是它的口岸贸易额达1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提高到3.6%左右,保持世界城市首位,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从2017年的1428.4万亿元增加到近3000万亿元。

所以,应该从区域的影响力看待上海经济。也是基于此,我建议上海GDP的统计范围可以扩大一些。即GDP的统计范围不应局限于以城市或行政区为单位,区域概念还可以向更大范围扩大。比如,在长三角核心区、苏沪区域,可以以苏州和上海作为试点先试行,两个地区的GDP放在一起核算。


预计2023年上海GDP增速可以实现6%以上的增长

财联社:你如何看2023年上海设定的各项经济目标?对于实现这些目标有哪些建议?

张军:据2022年10月上海公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上海前三季度GDP累计为30956.6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3个百分点,第四季度数据尚未公布,但受疫情的影响,也恐怕不太明朗。

随着疫情形势未来好转,上海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往来频繁的大都市,势必2023年经济活动会更具活力,经济也会快速恢复。上海市市长龚正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2023年上海GDP预期增长5.5%以上,并且量化了进出口贸易、投资、跨国公司等相关的经济指标。其实也从中能看出来,2023年上海的经济差不多能回到全国平均增长水平,我个人觉得2023年上海GDP增长应该会更高一些,预计GDP增速可以实现6%以上的增长。

因此,2023年各方面的财政支出不容小觑,但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得相对较少。比如2023年总的投资规模大概是多少,对家庭的消费补贴预算,专项债是多少,医疗、教育、民生等各板块的支出占比如何划分等。包括市场和投资者最关心的房地产政策等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的相对笼统。因此,我建议在财政支出方面应该有更加细化的规划。

此前我也表达过一个观点,上海的经济恢复除了要花钱,还要利用好国家先行先试的战略政策,一定要解放思想、敢闯敢干,进一步在人民币的国际化金融、跨境资本、跨境融资等方面推进、提高。


应该相对应地出台一些重磅的政策作为抓手

财联社: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8%,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目标。你如何看待这些提法,有哪些建议?

张军:针对《报告》中提到数字经济占18%、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目标,上海市政府也应该相对应地出台一些重磅的政策作为抓手。以税收为例,想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的开放,并吸引高端人才,那在税制方面的突破点是什么要想好。

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很多优势条件,但其市场经济相较于广东、深圳等城市,还是受到了各种约束的干预,所以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路线,给企业松绑,推动市场化改革,营造宜人的营商环境。《报告》中提出建立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支持科创的发展,除了要推动资本市场体制机制的创新之外,还要推动银行体系的创新。科创企业在初创期,可能没有盈利,也没有很多的抵押物,银行一般不愿意贷款给这些企业,但科技创新的发展恰好需要金融的支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就需要我们的金融体系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比如银行要在信贷产品、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金融创新更好服务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