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姚凯:如何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作者:姚凯 发布时间:2023-02-01 来源:21世纪未来教育共同体+收藏本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地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题,从战略高度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整合在一起。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认为,“教育、科技、人才”是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三个有机体系,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人才和科技力量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要素可持续供给的基础保障;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强化我国战略力量的核心,也是我国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激发人才活力的重要条件;完善的人才布局和高水平的人才体系是我国在国际人才竞争中的重要竞争力,也是支撑我国教育体系升级、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核心。

图片

姚凯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研究院
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战略高度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整合在一起。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您认为教育在其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姚凯
图片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布局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提供实现路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这次中央在二十大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较之过往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育基础,通过教育能够提升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引领驱动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难以将外部人才引进视人才队伍建设的唯一途径。要想培养出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高端人才,必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教育系统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习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有全世界最大的教育体系,我们要有自信培养出符合我国需要的这些高端人才,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是重中之重。因此,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是聚天下英才用之;第二是进行人才的自主培养

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创新驱动的发展,必须依靠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以及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我认为教育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优化改革助力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图片

●  转变教育理念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学生的能力与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式也需要发生与时俱进的改变。信息化时代,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学校也不再是学生知识来源的唯一场所未来教育时代教育将从知识的教授转向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校的任务也逐渐向“给学生设计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获得正面的信息、进而学习知识的目标过渡

因此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要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例如“填鸭式教育,转向以创新、批判性思维等理念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否则可能会出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改革做得非常好,但是到了更高阶段的教育没有跟上在学生培养的质量上有所欠缺

●  调整布局

我们目前在人工智能以及芯片等领域仍存在一些“卡脖子”的问题教育需根据国家目前在新领域、新赛道的战略发展要求,即使调整专业布局提前为各领域培养出优秀人才

此外打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间的通道拓宽职业教育学生的上升通道与生涯发展空间并在高等教育阶段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生涯规划能力是合理布局各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另一重要路径

从教育均衡发展的层面看教育质量的提升也离不开区域教育资源的协同共享。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基于这一目标处理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和共同性之间的协调,通过对口帮扶等政策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状况实现区域内与区域间的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是今后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与基本途径。

图片


研究院
图片


“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的因素。在各领域都不断提及创新的当下,教育领域仍然需要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您认为我们的教育在未来发展中,尤其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变革,需要何种创新?教育要培养何种人才?


姚凯
图片


●  转变职业观念合理进行生涯规划

早期人们在选择职业时有时候会受到我们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进行自身职业与人生发展规划时首先需要转变观念多去了解最新的职业划分类别与就业环境育人过程中的生涯教育也需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帮助学生结合自身需求找准职业定位重视高科技人才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  优化教育模式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就需要打好基础教育的地基从“填鸭式”教育转向注重创新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模式此外教育体制的角度来说对市场的反应能力需提高。专业是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遵循不仅需要科学性合理性还要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来及时调整自身的架构但由于审批流程等因素目前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仍需提高时效性与灵活度避免出现专业审批下来了但市场又已向其他方向转变的情况发生

●  完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素养

要想培养出高质量人才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是关键的因素其中教师考核评价直接关乎到教师的发展问题由于目前高校老师的评估以科研而非教学为导向,因此有时会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产生教师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时间与精力达不到理想状况针对这一问题如何避免教师考核评价标准的“一刀切”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是今后仍需持续推进的目标目前高校通过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以及开展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专业发展等多纬度进行的教师考核来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探索教师多元评价的有效路径

●  应对时代变化培养学生素养

目前我们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更新的时代我们的教育需要考虑“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问题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于学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基于此我们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需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令其掌握无论面对何种变化都能快速适应并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图片

首先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是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在你会发现现在理工科的学生,尤其是现在国家特别紧缺的一些专业,它这个里头对应的职业也紧缺度指数也很高,就是很多岗位确实找不到人,找不到合适人,你比如说芯片制造、生物科技对不对?这些我们还是需要一批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人,对不对?这个还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

其次要培养学生拥有人文关怀精神育人过程中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两者缺一不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也要培养其人文关怀精神——其中包括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健全的人,因此在育人过程中首先要将学生看作完整的人有综合素质的人,而不是只掌握某种工具能力的“机器”

此外大数据时代中学习意识与数字素养也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随着知识更新频率的不断提高学生在走出校园后仍需不断学习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面对海量数据与知识加强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也是新时代建设数字中国、加快数字化发展、提升全民数字技能的必然要求。学校应培养大学生正确认知和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以及通过数据进行交流、沟通、分析、评价的能力,为其适应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