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制造业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12 来源: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收藏本文




「选题人」城市化一定能带来经济增长吗?城市经济学者认为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好处,推动了经济增长。Gollin, Jedwab, and Vollrath (2016)研究了非洲的城市化进程,发现城市化并没有给非洲经济带来相应的增长。其原因是靠着资源出口带来的财富并没有推动工业化进程,而是增加了少部分既得利益群体的消费。这些富裕阶层增加了低教育劳动力需求,但是这些劳动力从乡村进入了城市低端服务部门,失去了在可贸易部门工作的学习机会,从而限制了自身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近期The Economist讨论了如何提升非洲制造业的竞争力,也谈及培养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Gollin,Jedwab, and Vollrath(2016)文章

 doi.org/10.1007/s10887-015-9121-4


图片

来源:The right way for Africa to promote manufacturing., The Economist, 20 March 2021, economist.com/leaders/2021/03/20/the-right-way-for-africa-to-promote-manufacturing


很少有建筑能比通用汽车在 Gqeberha(原南非伊丽莎白港)的老工厂更能反映南非制造业的盛衰。种族隔离时期,这家工厂由于受到制裁和关税的庇护而免于国际竞争。但如今,其宽敞的银色大厅已是空空荡荡。该工厂于2017年关闭,这成为了南非汽车工业萧条的标志——2009到2017年期间,南非汽车工业裁减了近四分之一的工作岗位。而这也是整个非洲大陆制造业普遍衰退的典型表现,从1975到2014年,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制造业占GDP的份额从19%下滑到11%。

这种衰退有诸多原因。在赞比亚等国家,企业被收归国有,并被官僚风气拖垮。在尼日利亚等资源丰富的国家,石油或其他商品的出口导致当地货币币值被高估,进口商品比生产商品更为便宜。上世纪90年代,随着非洲大部分地区对进口品开放,面对具备规模优势而拥有更低成本的中国企业,非洲本土的制造商们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与之竭力抗衡。

2015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撰文称非洲“过早地去工业化”,非洲似乎正错失提高生产率和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机会。一些人担心,曾助力于数亿亚洲人口脱贫的梯子,在非洲人民刚踏上第一梯级时就已被撤走。到2035年左右,非洲加入劳动力大军的年轻人数量将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因此“非洲过早去工业化”的论断是否准确显得尤为重要。

值得庆幸的是,最新数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制造业萧条现象在本世纪头十年已经触底,从2010年开始,非洲工厂的工人数量稳步上升。工厂的产出也是如此。现在看来,对于去工业化的担忧似乎为时过早。

许多非洲领导人迫切希望促进制造业发展,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依赖不稳定的大宗商品,另一方面是因为疫情期间,这些国家发现很难及时进口医疗物资。要想取得最优的结果,他们就要先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这意味着要避免将企业收归国有,还要补贴国家龙头企业或提高进口壁垒,以向本土产业倾斜。许多领导人明智地接受了今年生效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这带来了希望:举个例子,内陆国家卢旺达的床垫制造商更有可能通过赢得邻国刚果的订单而实现增长,而非遥远的日本。

然而,仅仅让非洲各国政府停止有损于企业的行为还不够。企业还需要可靠的电力、受过教育的工人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来提高生产率。由于艰难的选择无可避免,政府应选择远离大宗商品的多元化投资。这意味着建设港口时,应当修建通往工业区而不是偏僻矿区的道路。为了打入汽车制造等知名行业,一些政府还正在给予企业税收优惠。其实他们倒不如把精力放在更容易实现的目标上,比如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加工食品,或者为邻国做些诸如包装产品之类简单的事情。

如果非洲的基础设施和政府治理水平能得到改善,可能会有更多的公司选择在非洲建厂,并使用当地供应商的零部件为全球供应链制造零部件。如此,非洲的工业化进程将与亚洲不同。环境发生了变化,技术也日新月异。但是认为非洲已经错过了制造业发展机会的观点似乎是错误的,有了更好的政策,非洲的企业就能找到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