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收藏本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 通讯员 胡慧中)2月24日,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由复旦大学、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共同主办的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第七届年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周慧琳,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校长金力出席全体大会并讲话。
围绕主题,5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从依法治国、国际交往、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智库使命与教育强国、人口新形势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等角度做主旨演讲。除全体大会外,本届论坛年会还设置了5大圆桌会议。主旨演讲环节由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主持。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第七届年会会议现场之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第七届年会会议现场之二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周慧琳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建设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翁铁慧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这对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提供了展现新担当、体现新作为的历史机遇。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就新发展阶段推动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翁铁慧提出四点意见:一是聚焦主题,高站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文明,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总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开创性独特性的实践经验,提炼有支撑力和解析力的标识概念和核心框架,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二是围绕育人,高质量培育时代新人,着力增强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培养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引导以小我融入大我,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三是抓实关键,高水平做强人才队伍支撑,组建一批以中青年为主、文理交融的社科创新团队,为参与全球科技和人文竞争做好人才和智力储备,遴选一批跨学科专家学者,组建高校智库专家库,打造政治可靠、素质优良、成果突出的骨干力量,优化高校智库人才和成果评价体系。四是探索创新,高标准健全高校智库的治理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扎根学科建设,建立高效协同的机制,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理论支撑、智力支撑。
周慧琳指出,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是当今时代国家战略设计和重大政策制定的思想库、社会思潮的引领者,是为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上海市将一如既往支持推动做好做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升高校智库决策咨询水平,促进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转化。就高校智库未来建设与发展,周慧琳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围绕理论创新与人才培养,建优建强核心专家团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高校智库特有优势,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中国实践、阐释中国故事、提炼中国经验;以改革创新思维推动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营造有利于智库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将高校智库建成党和政府联系知识分子的纽带桥梁,建成专家学者向党和国家建言献策的直通渠道。二是构建智库平台协同机制,强化合作研究与协同攻关,加快搭建协同机制,聚智聚力,推动有效资源、有效机制紧密围绕在时代主题上,为国际和国内科研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推动形成更多展现智库智识水平的成果,引领国际学术前沿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理论。三是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大力服务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对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依托学科优势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视野,扩大国际影响力。努力在一流城市中建设一流高校的一流智库,为上海建设贡献金点子和大智慧,服务国家战略,担当咨政启民使命,为中央和地方决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胸怀“国之大者”,融入“城之要者”,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裘新表示,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第七届年会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展交流研讨,彰显中国高校智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求索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中国之路的使命担当。一直以来,学校智库把服务国家、服务上海放在首要位置。未来,要胸怀“国之大者”,在服务国家的过程中不断彰显上海智慧,融入“城之要者”,为上海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探索高校智库服务治国理政的新路径、新特色、新品牌,以中国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守正创新,以高校之“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金力认为,近十年间,中国大学智库论坛成长为一个彰显中国高校智库综合实力的成果转化平台,一个集中展示中国高校智库创新思想、优秀成果的重要窗口。我们为推动完善上海智库同城协同体系、建设高校高端智库联盟、办好成果转化平台,贡献复旦力量;以高校之“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党的二十大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论坛将视角聚焦到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聚焦到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上,围绕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开展政策研究,提炼实践经验,提供兼具学术思考与现实关怀的政策建议。期待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主动作为,发挥智库优势,解锁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从不同角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部社科委法学学部召集人张文显以“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题作主旨演讲,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这一原创性重大理论命题进行学理化阐释。他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法治轨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寓中国经典哲学之精义,承马克思主义之真理,道中国治理之智慧。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坚持法治优先、推动法治先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基修路铺轨。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各项事业、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和展开,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教育部社科委法学学部召集人张文显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金鑫以“从国际维度谈中国式现代化”为题作主旨演讲。他分析了当前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持续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具有现实意义,一是着眼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为国际社会解决“四大赤字”贡献重要智慧和力量;二是重构了人类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三是启迪各国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提供了新的源头活水;四是深刻改变了国际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开眼看世界,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坚持开放式发展,着力推动共同发展,进一步凝聚共识,构建新的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金鑫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的演讲题目是“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他表示,发展的协调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要义,要着力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主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加速形成,长三角理应成为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示范区、试验田,先行探索并为全国贡献经验。全面推进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应当着力打破行政藩篱,加快实现教育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势互补,全面构建有序分工、错位竞争及全面协作的教育协同发展格局,率先建设高等教育高水平现代化的引领区,打造全国乃至全球卓越的区域教育协作典范,为深入落实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以“担当智库使命,助力教育强国”为题发表演讲,探讨高校智库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和应有担当。他认为,高校智库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助推器,要成为政策理论建设的“智囊团”、人才培养的“播种机”、政策宣传的“讲解员”,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输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舆论支撑。高校智库应致力于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产出示范性研究成果,要突出专业化,推进信息化,注重国际化。加强团队建设是保障高校智库生命力与战斗力的重要路径,要创新团队制度建设,加强组织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思想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希哲发表“人口新形势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演讲。他分析了中国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基本特征是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区域和城乡差异巨大、治理任务繁重,关注焦点在劳动力和劳动就业市场、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和经济增长动力。中国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具备治理优势,应探索一条人口新形势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希哲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据负责老师介绍,中国大学智库论坛自2014年至今,已累计举办7届年会、2届高端峰会和2场高端圆桌。论坛初步建立起“中国大学智库思想的创造平台、智库优秀成果的传播平台、高端智库人才的聚合平台、智库研究与决策需求的对接平台”,凝聚了各方力量,形成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品牌。论坛展现了国内高校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广泛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了高校智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主动作为。
本届论坛年会设置的五大圆桌会议分别是:“经济新动能: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现代化新征程”“社会新方向: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新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文化新实力:讲好‘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故事”“全球新格局:创新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来自中央和地方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国内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