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观察 | 两伊同时做出重大反应 海湾地区局势波云诡谲

作者:王艺静 发布时间:2020-01-06 来源: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 “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是由复旦发展研究院和丰实集团共同打造的中美关系研究的学术平台




全文共6301字,阅读需15分钟。


据美国国防部消息,当地时间1月3日,在一场发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的空袭中,伊朗“圣城旅”高级军官卡西姆·苏莱曼尼(Qassem Soleimani)、伊拉克民兵武装“人民动员组织”(PMF)副指挥官阿布·马赫迪·穆汉迪斯(Abu Mahdi al-Muhandis)丧生。特朗普称,“进行此次军事打击,美国并不是想要让伊朗的政权更替,而是要立刻停止伊朗的反抗行为。美国将制止一切损害本国利益的行为,我们将做好一切准备。”


1月5日,伊拉克议会投票通过禁止外国军队驻扎;数小时之后,伊朗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第五阶段为最后一步,不再限制离心机数量。自此,伊朗的核计划将不受任何限制,继续按照伊朗自身的技术要求进行推进。但是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全面合作将要继续。


1.6中美1.jpg

民众抗议。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01


卡西姆·苏莱曼尼被刺,伊朗对美报复情绪高涨



美国科文华盛顿研究集团(Cowen Washington Research Group)的太空与安全部长罗曼·施维茨(Roman Schweiz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刺杀卡西姆·苏莱曼尼的成功相当于刺杀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局长。的确,苏莱曼尼被刺杀后,中东局势的急速恶化导致全球金融与能源市场的波动。伊朗最高领导人提出举国默哀三天,上千万的支持者上街以谴责美国在伊拉克的举动,并表示将对美国的这一行为进行报复。


1.6中美2.jpg

伊朗清真寺悬挂复仇红旗。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Hassan Rouhani)在推特上发誓要“针对这一行动采取复仇。”伊朗外交部长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Mohammad Javad Zarif)将这次袭击称为“国际恐怖主义”。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阿布哈姆扎(Gholamali Abuhamzeh)谈到,美国在中东的35个目标都在他们的射程范围内。据外媒报道,4日晚开始,已有大批炮弹飞向美驻伊拉克军事基地以及使馆附近。


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毫不示弱,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中写道,“…瞄准52个伊朗的目标(这代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的人质事件中,被劫持的美国人数量),其中有一些对伊朗以及伊朗的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目标会以很快的速度被击中。美国不希望有更多的威胁了!;他还在转发时写道,“他们(伊朗)攻击我们,我们就会回击。”


1.6中美3.jpg

特朗普的账号发言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推特


美国方面,此次定点清除苏莱曼尼的行动为特朗普赢得了共和党内部的赞扬声,但民主党派针对此次行动的合法性及可能造成的不能挽回的后果表示担忧。与此同时,大批民众聚集在美国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抗议美国相关行为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升级。


苏莱曼尼为“圣城旅”工作的二十余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幕后进行着操纵。华盛顿的一位海湾问题研究专家迈克尔·奈特(Michael Knights)提到:“那个提着木偶线的人走了。”但实际上,近些年来,苏莱曼尼成为了伊朗的代言人,使得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逐渐加强;他被称为伊斯兰国家在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也门等国家地区的智囊。他对伊朗的外交政策有着较大的影响,提出了不少隐蔽的冲突性行动。特朗普政府将他的这些政策称之为针对美国地区利益、损害美国盟友的“恶意行为”(malign activity)。这些政策让苏莱曼尼成为了中东地区空前绝后的一位军事及情报“专家”。


苏莱曼尼带领的“圣城旅”负责该地区的后勤保障、意识形态把控以及伊朗代理人组织的军事相关的事务。他曾成功将叙利亚局势转向偏袒阿萨德的一方、直接指导2019年9月14日针对沙特石油设施的袭击。他积极参加了1980年至1988年的两伊战争,这场牵扯近100万人的战争,为伊朗构建一个势力范围纵跨德黑兰至贝鲁特的什叶派掌控环境。苏莱曼尼当时成了为伊朗宣传展示其势力范围的“贴海报的人”(propaganda poster boy)。


苏莱曼尼的军事功绩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望。2016年前后,他的高声望让不少人猜测他将参选2017年的总统,尽管最后他没有参选。但是当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76%的伊朗人支持苏莱曼尼,而这76%中的50%表示“非常赞成”。


12月底,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遭到伊拉克当地示威者的袭击。据悉,美国认定此举是伊朗针对美军对伊朗“真主旅”位于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多处实施的空袭的抗议。美国认定“真主旅”与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的“圣城旅”关系密切,因此新年之后总统特朗普又随机下令用火箭弹袭击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


1.6中美4.jpg

苏莱曼尼

图片来源:CNN


02

美伊各不相让,欧洲力量试图弥补伤痕



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在过去数十年中都处于紧张敌对的状态,但是局势从没有向近几个月这样严重。分析人员指出,这次袭击是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来美国在中东地区进行的最有风险的一次行动,将会点燃到整个地区的敌对情绪,引发更严重的威胁。


针对此次事件,许多伊拉克民众由于对于伊朗的干涉感到不满,因此他们并没有对苏莱曼尼的死亡狂怒。伊拉克对于伊朗的抗议活动日渐增多,如伊朗位于伊拉克的纳亚夫(Najaf)和巴士拉(Basra)的领事馆屡屡遭遇袭击。


此外,伊拉克民意测验专家穆奇斯·达格(Munqith Dagher)进行的民意调查表明,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伊拉克的大多数公众(包括其什叶派人口中的大多数)对伊朗的态度其实是敌对的。而如果伊拉克民众对议会施加更大的压力,如将美国人驱逐出自己的国家,美国很有可能会陷入新的困境,特别是2019年年末一系列的挑衅行为之后。虽然此前有伊拉克高级官员向他的美国同行们保证,议员们将极力阻止在该问题上的投票,但是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这样的保证可能不会作数。


伊拉克总统巴勒姆·萨利赫(Barham Salih)为回应苏莱曼尼遇害一事而做出的谨慎声明也表达了希望能想尽办法将此事件的冲突性降级(de-escalation)。美国首先就是要避免在伊拉克内部采取进一步的暴力行动,即使伊朗或其当地特工对美方采取了报复行动。


1月5日,伊拉克议会召开特别会议,投票通过禁止外国军队驻扎(End Foreign Troop Presence),外国军队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伊拉克的领土、领空、领水;伊拉克政府必须尽可能了解美国后续军事行动的时间节点,并在7天内告知议会。伊拉克政府在议会决议发布后开始推动实施。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向伊拉克发出制裁,称该制裁的强度会是“他们从未见过的”(like they've never seen before)。


1.6中美5.jpg

驻伊美军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国际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敦促各国领导人在国际问题上有所克制,“我们无法承担新一次的海湾战争。”德国外交大臣马科斯(Heiko Maas)回应了古特雷斯:“需要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升级。他还指出,这次袭击是在伊朗进行一系列危险挑衅之后进行的。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话时,对美在伊拉克发起的军事行动表示担忧。他们都认为,美国的行动将让中东局势严重恶化。与伊朗隔海相望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外交事务大臣安瓦尔·加加什(Anwar Gargash)发出了一条推文,要求人们进行理性的接触,并采取冷静的态度。卡塔尔在水下与伊朗共享巨大的天然气田,其外交部的声明中也要求各方克制。而伊朗最大的地区竞争对手沙特阿拉伯也表示任何行为将可能导致地区局势的恶化并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


在另一则分开的声明中显示,伊朗将继续与国际上的原子能机构协作。并且说明,一旦所有针对伊朗的制裁都被取消,伊朗将重新接受伊核协议(JCPOA)设定的核发展限制。分析人员指出,尽管伊朗突然选择中止伊核协议的一部分,但仍然自我节制(self-restraint)地发展核设施。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项目主任汉斯·克里斯滕森(HansKristensen)认为这份声明并不代表伊朗将退出伊核协议,而是表明仍有和解的余地。伊朗十分想要获得欧洲在核协议上的支持。现下,更重要的是伊朗在发表这份声明之后会有怎样的行动,因为这些限制的取消意味着距离伊朗造出核武器更近了一步。

 

2018年特朗普政府选择退出伊核协议,但中国、俄罗斯、欧盟以及伊朗选择留在协议中。但是美国又一次向伊朗施加了严苛的制裁,这些制裁在伊核协议签署后原已被取消。随着美伊关系的逐渐紧张,伊核协议已经处于崩裂的边缘。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尝试抚平两国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动荡。他决定向伊朗发放不超过价值150亿美元的贷款,以此换取伊朗对伊核协议的完全接受。他同时也曾欢迎伊朗外长参加G7峰会,并尝试在联合国大会时让两国总统会面。但是事态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了,随之发生了2019年9月沙特石油设施被袭击的事件。伊朗当时的态度十分明确,“如果我们不能出售我们的石油、获取我们应得的报酬,我们会和竞争对手同归于尽。”

 

据法国外长让·伊夫·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说,1月4日,法国、德国、中国、伊朗分别互相进行了通话,以确保伊朗愿意留在协议中。欧洲将不惜一切代价弥补美国制裁对伊朗带来的损失与混乱。俄罗斯卫星通讯社6日消息称,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约翰逊5日进行了电话交谈,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伊朗不要采取违反《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的行动。

 

但是欧洲的积极应对这并不代表伊朗不会完全退出协议,因为根据兰德公司此前出具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伊朗政策是“逐渐攻击欧美在核协议上的支柱性条款,而不是立刻退出。”这被称为伊朗的“战略性忍耐”(StrategicPatience)政策。由于伊朗糟糕的国内环境,与美国发起全面战争的将会给国家带来毁灭性打击,由此,伊朗会进一步施行“战略性忍耐”这一战术。


1.6中美6.jpg

普京与马克龙。

图片来源:法新社


03


美伊关系的复杂性:从伊朗自身安全治理的逻辑出发


根据美国顶尖智库兰德公司2019年10月出具的报告《伊朗全国安全的辩论:对美伊谈判的意义》(Iran’s National Security Debat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U.S.-Iran Negotiations)所示,从国内政治角度出发,伊朗国内在作出针对伊朗的决定时通常将国家安全与军事能力(National Security and Military Capabilities)、与美国的关系(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地区安全(Regional Security)以及国际动向与整体经济(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 and the Economy)这四点纳入考量范围。


1.6中美7.jpg

图片来源:兰德公司


根据兰德公司多年的研究归纳总结得出,伊朗的精英阶层的广泛共识是伊朗应该不惜可能发生冲突的代价,拥有强大的军事装备以起到震慑敌人的作用。威慑是伊朗提高国家防卫的根本目的,这是由伊朗的国际形象决定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认为自己是一个被遗弃的国家(pariah state),受制裁之后伊朗将无法获得与其他国家竞争所需的军事技术。所以,在常规项目上,伊朗不具备与其他国家匹敌的能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伊朗通过开发导弹项目、拉拢中东地区的伙伴获得了关键的威慑力量;除此以外,伊朗注资提升了网络攻击能力。


伊朗的政权公开表示对美国的消极态度。伊朗总是将“美国(政策)去死”(Death to America)作为政治宣传的首要条例;尽管精英阶层以及军事力量都反美,这种反美情绪并没有将伊朗的反美行动拉至统一战线。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是伊朗国内目前最有争议性的问题。各类争端造成的结果就是谁都不愿意将美伊关系正常化,他们认为美国就是一个充满阴谋的、毫无信用的国家。这并不是说那些参与辩论的人认为不与美国恢复正常关系就会带来最高的利益,而是整体而言,整个国家的环境在最高领导人的带领下抵触与美国关系正常化。伊朗的国内政治严重影响了其在国际政治上的发展。


伊朗领导人基本上是认同伊朗在中东地区的角色的,他们坚信伊朗的历史、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对中东和南亚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理解伊朗处在一个不稳定的地区,让国家的稳定发展变得困难。因为长期以来,境外势力决定了他们国家的稳定。英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都或多或少干扰过伊朗的国内事务。另一方面,由于在两伊战争中,伊朗成功保卫了自己的国土以及国家的完整。所以伊朗的军事指挥官和政策制定者坚信,中东地区一定是顺着伊朗发展的,否则自身的国土完整就一定会受到威胁。


由上可见,中东问题在错综复杂的的地理位置、政治因素、意识形态差别、产业结构、人口构成和外部势力作用下,变得难以解决。唯有平衡“改革、发展与稳定”,“宗教,军队与政治”,“集权,民主与民生”这三组关系方能找到打开大门的钥匙。


04


美伊关系回顾

1953年:分歧之始

美伊两国之间的分歧源于美国在1953年伊朗的政变中支持了投靠西方的穆罕默德·理查·巴勒维(Shah Mohammad Reza Pahllavi),驱逐了民主投票选出的总理穆罕默德·摩萨德(Mohammad Mossadeq),摩萨德当时本意是想将伊朗的石油产业国有化。


1979年:伊朗革命

由于连月的抵制政权的示威游行以及罢工,当年1月16日,美方支持的穆罕默德·理查·巴维勒被逼离开伊朗。两星期后,伊斯兰宗教领袖鲁霍拉·穆萨维·何梅尼(Ruhollah Ayatollah Khomeini)返回伊朗,同年4月1日,在全民公投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1979年-1981年:伊朗人质危机

1.6中美8.jpg

图片来源:NY Daily News


1979年11月-1981年1月,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被抗议者占领,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时间长达444天。时任美国总统卡特连任失败,新总统里根上任当日,最后的52名人质才被释放。


1985年-1986年:伊朗门事件

1.6中美9.jpg

图片来源:TIME


美国在这两年期间不断秘密地向伊朗运送武器,据传是以此获取伊朗的支持,从而帮助被黎巴嫩真主党裹挟的美国人质逃离。但最终由于牵扯进尼加拉瓜的政府,导致了里根的政治危机。


1988年:伊朗航空655号班机空难

1.6中美10.jpg

图片来源:Fighter Jets World


美国战舰“文森斯”号于1988年7月3日在海湾地区击落一架伊朗航空公司的航班,杀死了机上所有290人。据美方所述,承运该航班的飞机被误认为是战斗机。机上大多数受害者是前往麦加的伊朗朝圣者。


2002年:“邪恶轴心”

1.6中美11.jpg

图片来源:Amazon


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谴责伊朗是与伊拉克和朝鲜“邪恶轴心”的一部分。


2000年之后:

核武器带来的恐惧和对伊朗施加的制裁


2002年,据伊朗一反对派团体透露,伊朗正在开发包括铀浓缩厂在内的核设施。美国指责伊朗实施秘密核武器计划,伊朗对此予以否认。之后的十年间,联合国、美国以及欧盟对保守的总统内贾德政府实施了几轮制裁,而这导致伊朗的货币在两年内贬值了三分之二。


2013年-2016年:

美伊之间联系紧密、核相关协议达成

1.6中美12.jpg

图片来源:Wikipedia


2013年9月,在伊朗新任温和总统哈桑·鲁哈尼(Hassan Rouhani)上任一个月后,他与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进行了电话交谈,这是30年来首次开展于两国高层间的对话。此后,在2015年,伊朗最终同意与P5 + 1(即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俄罗斯和德国)达成一项长期的核协议协议。根据该协议,伊朗同意限制其核相关活动,并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至此,美国暂时解除了对伊朗的严重的经济制裁。



2019年:海湾地区局势紧张

1.6中美13.jpg

图片来源:Daily Express


2018年5月,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与伊朗签署的核协议,并恢复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关系恶化。美国派遣航空母舰打击小组和B-52轰炸机前往海湾地区,原因是所谓的与伊朗有关的“冲突升级的迹象”。接着,在2019年5月和6月,美国谴责伊朗参与了一场袭击了阿曼湾的六艘油轮的爆炸。6月20日,伊朗部队在霍尔木兹海峡击落了一架美军无人机。



参考文献:

1.Iran’s National Security Debat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and.org/content/dam/rand/pubs/perspectives/PE300/PE344/RAND_PE344.pdf

2. World Middle Ea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24316661

3. Iranian General Qassem Soleimani Kille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20/01/03/world/middleeast/iranian-general-qassem-soleimani-killed.html

4.Iran News Liv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world/middle-east/iran-news-live-trump-war-latest-iraq-general-soleimani-death-attack-a9268526.html

5. Qassem Soleimani Killed, Retrieved from: https://apnews.com/5597ff0f046a67805cc233d5933a53ed

6.US Reaction Quds Force, Retrieved from: https://amp.cnn.com/cnn/2020/01/03/politics/us-reaction-quds-force-qasem-suleimani/index.html

7.US and Allies on high alert as Iran threatens retali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amp.theguardian.com/us-news/2020/jan/03/us-and-allies-on-high-alert-as-iran-threatens-retaliation

8.Iran Tensions Latest Updat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ljazeera.com/amp/news/2020/01/iran-tensions-latest-updates-200103022407743.html

9.Financial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s://amp.ft.com/content/4e8f9fbc-2dcf-11ea-bc77-65e4aa615551

10.Tracking Escalating Conflict between US Iran QuickTak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9-12-31/tracking-the-escalating-conflict-between-u-s-iran-quicktake

11.Iraqi reactions to Soleimani’s Assassin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ashingtoninstitute.org/fikraforum/view/iraqi-reactions-to-soleimanis-assassination

12.India’s Reaction to the killing of Iranian Commander Qassem Soleimani,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rookings.edu/blog/order-from-chaos/2020/01/03/indias-reaction-to-the-killing-of-iranian-commander-qassem-soleimani/



微信编辑:王艺静

本文版权归“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公众号联系并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如有投稿,请直接发至xinyanyan@fudan.edu.cn或zhongmeihuxin@163.com。一经录用将有稿费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