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陈家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

作者:李琴、陈家宽 发布时间:2021-11-12 来源:上海学习平台+收藏本文

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李琴近照,图片由本人提供

陈家宽近照,图片由本人提供

作者:学习强国李琴、陈家宽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领域,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我国经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论探索,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修复与科技创新、生态补偿机制等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并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与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

2012年,我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经过多年来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推广,生态文明建设正逐步向前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不仅在国内深入人心,在国际上其理论与实践也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全新概念,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

在理论探索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指南,还在生态价值追求上实现了国内与国际两个层面的逻辑统一。它既是对主要包括辩证与实践的自然观、唯物主义的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新社会三个层面的人与自然关系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我国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它基于我国国情判断,树立和践行尊重、顺应与保护自然的科学理念,将生态文明纳入基本国策,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科学严密的逻辑体系。

在实践方面,2013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初步构建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从国家到地方层面推出众多举措,例如创新战略环境评价制度,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布局、结构与规模,统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生态安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打赢蓝天保卫战,自然保护区“绿盾”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并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新的里程碑。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契合

当今国际社会需要共同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诸多问题,通过全球环境治理,携手推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已被联合国列为三大全球性危机。从全球环境治理视角看,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切相关,其共同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方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呼吁全球共同采取行动,保护地球、为人类谋福祉,这充分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7项目标中,目标14和15分别直接涉及水体和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此外,许多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则直接或间接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下降和由此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将危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密切相关。据预测,气候变化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驱动因素。解决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其他压力也有助于增加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捕获和储存碳的能力,从而缓解气候变化,并通过增强生态系统和农业生计的承受力,帮助全球适应不利的气候和极端天气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21年发布报告表明,需要实现变革,以解决导致气候变化的根本性驱动因素,并着重指出后10年采取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紧迫性。

我国倡导和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环境治理目标契合,都在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治理赤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992年以来,我国在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过程中呈现出从被动的追随者、积极的参与者到主动的贡献者三种角色的转换。在角色转变的背后,是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生态环境利益认知、科技水平和全球环境治理态度的共同推进。不仅如此,《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到2050年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在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化解环境危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范例。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生物多样性既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载体,也是衡量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集中体现,因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的前提。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主要基于三方面的实践:

其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主流化在国际上已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措施之一。我国逐步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得以实施,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据统计,在2018年以前,我国每年投入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公共财政资金达2600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0.3%),是2008年投入的6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2019年全球资金(包括公共和私人来源的资金)流向生物多样性约占全球名义GDP(即货币GDP)的0.1%。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重要制度创新之一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下,我国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得到完整系统的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正逐步恢复。

其二,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最重要的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与生命线。它是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根据保护需要提出的创新性举措,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特有的概念。截至2020年,我国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5%,覆盖了大量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与脆弱区、生物多样性分布关键区域;保护了全国近40%的水源涵养与洪水调蓄功能、约32%的防风固沙功能,以及约45%的固碳量。

其三,通过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我国对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不仅有助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且极大地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碳封存功能,提升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系统稳定性。2021年上半年,东北虎、亚洲象、豹、棕熊和貉等野生动物频频出现在人类聚居区,一方面说明无论在荒野或城市,部分野生动物自然种群得到显著恢复,另一方面说明局部的人与野生动物冲突与共存将是未来需要解决的命题。

生态文明中国智慧的国际影响力

我国通过政府主导顶层设计并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保护方式,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协同推进减贫与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等机制和具体实践,总结出大量成功经验。例如,浙江安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地球卫士”河北塞罕坝的荒漠治理与绿色发展,新安江跨省流域治理与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崇明东滩湿地生态修复与科技创新等诸多案例,生动反映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这些实践经验为我国赢得了世界赞誉,提高了国际影响力。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会议在2013年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并在2016年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理念走向世界,“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词汇已被纳入联合国文件,这是中国智慧对全球环境治理的贡献。201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为全球防治荒漠化提供了中国方案。2020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前发布了《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在行动》,系统阐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验和立场主张,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应对保护与发展的挑战提供了思考方向,并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

(原载于《科学》2021年第5期,供稿单位:市教卫工作党委、复旦大学,作者李琴系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家宽系复旦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