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燕赤霞 发布时间:2025-09-08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引言
美国政府日前与英伟达、AMD等达成特殊安排,向美国政府上缴对华芯片销售收入的15%上缴,依次获得H20、MI308等部分型号芯片的出口许可。这种“留下买路财”的出口管制方式引起美国政策界和业界哗然。与此同时,在芯片领域,中美科技竞争呈现出复杂局面,围绕H20芯片出口问题展开新阶段激烈博弈。短期而言,该出口新规既显示了特朗普政府在新一任期接续严保出口管制态势,有加码态势,也预示其以经济利益捆绑企业以延申控制的新政策意图。
01
危险的先例?
政企利益分成与芯片出口管制
8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证实,他已经要求AI芯片大厂英伟达、AMD对其销往中国大陆的芯片征收营收的15%作为许可费。特朗普此次声明,宣告以分成换出口的交易式出口管制路线在AI芯片领域得以成型,也为此前听闻风声的市场和产业界得以面临一个由新逻辑所塑造的美国出口管制新常态。
8月11日,特朗普向记者表示将和英伟达“达成一项小交易”
来源:金融时报
从协议本身到协议敲定的磋商细节,都带有强烈的特朗普式交易主义色彩,也体现着本协议的核心逻辑,即以利益勾兑换条件豁免、以对华AI收入分成换取技术出口许可。根据华尔街独立市场调研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 Research)评估,2025年,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销售额约为230亿美元;同期AMD约为8亿美元。若据此估算,15%的分成协议经实际执行,美国政府将从两家公司获得超过36亿美元的款项。即便要背负高达34亿美元的“对华出口税”,以英伟达2024年56%的净利润率为参考,并结合伯恩斯坦报告中H20芯片的销售收入数据进行初步计算,2025年英伟达在中国市场凭借H20芯片实现的净利润将超过128亿美元。
即便要上缴巨额对华“出口税”,结合2024年的利润率和伯恩斯坦报告进行粗略估算,英伟达的净利润依然可观,向特朗普政府交“买路财”远比失去整个中国市场要划算得多。特朗普在披露磋商细节时也以此自视“手下留情”——据CNN、POLITICO等在8月11日报道,特朗普宣称最初方案是要求两家公司分成20%,后因和黄仁勋私下磋商,方才降至15%:“要是我批准你们这么做(对华出口),我要20%(的收入)。这是给国家,给我们的国家。我自己不要 ......然后他(黄仁勋)问能不能降到15%。于是我们就谈了一笔小生意。”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今年4月出席白宫活动
来源:华尔街日报
此外,缴纳分成换来了特朗普明确的对华出口许可,使英伟达能够处理挤压已久的H20芯片库存,纾解库由此带来的利润损失。该型号芯片是英伟达为应对拜登政府时期出口管制政策所特供中国市场的“降级版”AI芯片,虽然其核心指标距Blackwell等英伟达新型AI芯片架构存在差距,但因为性能优势和软件生态带来的较低AI开发成本,依旧具备较强产品竞争力。尤其自今年年初Deepseek带动国产大模型浪潮,看涨预期也拉动头部厂商抢购H20。而在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收紧H20芯片对华出口管制,由此导致英伟达今年第一季度额外支出45亿美元,毛利率环比下滑12.5%,同比下滑16.9%。英伟达CFO科莱特·克雷斯在5月的财报会议上甚至预测第二季度营收将损失近80亿美元。
产品市场营收损益的小气候,更多的由国际经贸变动的大气候所致。6月9日至10日,随着中美两国代表在伦敦举行经贸磋商机制的首次会议,并达成了具有框架性意义的“伦敦框架”。会议当月中方宣布加快稀土对美出口,而美方则相应取消部分对华限制性措施——7月,随着英伟达CEO黄仁勋再度访华,释放管制松动的积极信号。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也确认,恢复H20对华出口是同两国稀土谈判相联系的。由此显现双方在战略性资源与贸易壁垒问题上的互惠妥协。
虽然本质上,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出口管制新规沿袭了美对华科技竞争的政策惯性,但以收取“买路财”的方式换取出口许可,确实为美国企业在贸易冲突的紧张局势中提供了一条稳健开展对华业务的新路。《金融时报》认为虽然美国政府之前从未有过这种安排,但符合特朗普政府的模式,即总统要求企业采取特定举措,例如在美国投资,以换取关税豁免,从而达到他所谓的为美国带来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的目的。
英伟达芯片标识
来源:路透社
然而从既往经验看,美国政府出口管制的重要逻辑前提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因此对敏感的先进技术及产品实施管制,无论其贸易理论如何丰厚、海外市场如何广阔,都不能绕过国家安全的红线。但此举此前确无先例,且在某种意义上创设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令美国对华鹰派人士感到不安,他们认为该政策本质是将出口管制变成了创收工具,相当于是为私营企业金钱开道“走后门”行方便。包括特朗普第一任期对华政策的设计者、前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马修·波廷杰(Matt Pottinge)在内的19名专家联名发表公开信称特朗普政府此举是“危及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经济和军事优势的战略失误”,并敦促美国商务部停止为其发证。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Gary Hufbauer表示,除了AMD和英伟达的个案之外,适用的范围可能会扩大。根据新的定义,“国家安全”标准将被泛化,“这意味着所有东西都必须获得出口许可证,然后他们(政府)会根据你的贡献发放许可证。”
随着事态发展,无论作为政策出台方的特朗普政府,还是处于漩涡中心的英伟达、AMD等芯片巨头,围绕芯片出口和管制均呈现出复杂的行为宣称和利益趋向。透过本轮交易管制风波,可以看见在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这些出口管制领域的传统考量之外,经贸利益、技术路线、政治思维也被纳入政策议程,构成特朗普政府对交易式出口管制的底层逻辑。
02
抽成式出口管制的内外逻辑
1 豁免与回流:交易式管制的内部逻辑
政府下场直接向企业抽成政策思路并非首次提出。2020年尚在第一任期末,特朗普施压字节跳动向美国公司出售Tiktok之际,就提出这笔交易要让联邦政府获得部分抽成。本次抽成方案在技术细节上也并非孤例,额定抽成比例以15%为计,和美国针对主要盟友收取的进口关税处于同一水平。固然对于联邦政府而言,针对出口抽成和进口关税都是政府在其中“横加一刀”。但从经贸原理看,针对出口环节的抽成如同给美国企业额外一笔“出口税”——颇为黑色幽默地实现了美国进步派阵营长期所主张的对大企业征收额外的企业税,以至于2024年大选中支持民主党的亿万富豪马克·库班(Mark Cuban)在社交媒体发帖@了众多民主党大佬,并阴阳怪气道“所有民主党人都该感谢总统先生完成了你们梦寐以求却始终未能实现的壮举。他将创造你们只能幻想通过的企业税收。”
诚然,“抽成”的方式因巨大争议而更多得到关注和讨论,但实操层面“抽成”更意味着“豁免”即获得出口许可,进而揭示了特朗普政府“投资换豁免”的出口管制逻辑——出口并非理所当然的,要么无涉于国家安全和利益关切,要么要能说服美国政府,方可得到豁免,而得到豁免的前提或是真金白银的经济利益,或是服务于自身的政策议程。
今年7月23日,黄仁勋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赢得人工智能竞赛”峰会
来源:路透社
对于英伟达而言,特朗普首先看重的是英伟达所应允的巨额对美投资。今年4月,英伟达曾宣布计划在未来四年内,与台积电、富士康和纬创资通等合作伙伴共同在美国建设规模庞大的AI基础设施——包括AI芯片和服务器等,预计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在与特朗普的多次会面中,黄仁勋不断强调,英伟达将全力支持特朗普政府推动就业增长、强化美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本土制造能力,以维持美国在全球AI竞争中的领导地位。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正试图推动英伟达配合其芯片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战略。芯片产业本质上是高度全球分工的产物,涵盖设计、制造和封测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由众多专业企业跨国共同完成。上世纪90年代,芯片制造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当时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所占份额一度接近40%,但随着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韩国等地半导体制造业迅速崛起,美国的份额已大幅滑落至约10%-14%。美国芯片制造业的衰退不仅反映在市场份额上,也体现在技术实力上。全球领先的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在制程工艺方面已明显超越英特尔:其3nm和5nm制程已实现量产,并正积极推进2nm工艺研发;而英特尔虽致力于18A等先进工艺,目前仍处于追赶阶段,且历经业务出售、政府参股等风波,其技术研发实力是否能赶上友商竞品仍属未知。
2 趋严趋简:出口管制政策动向前瞻
本次针对英伟达、AMD等厂商的“抽成换出口”的政策安排,对于特朗普政府新一任期内出口管制政策政策动向具有较强指向意义,它显示了特朗普政府既要保持严的基调,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强硬措施与经济利益的捆绑来影响企业出口行为;另一方面,也意图突破拜登政府“小院高墙”出口管制模式的局限,通过简化管制规则提升美国企业的灵活性。
由日本政府出资设立的贸易促进中介机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8月6日发文认为,拜登政府采取“小院高墙(small yard,high fence)”的方式,严格保护尖端半导体等重要技术,多次修改出口管制相关政策规则,但遭到半导体业界团体和美国一些智库的批判,认为其对产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且“院子范围扩大,墙壁千疮百孔”。例如,今年5月,拜登政府时期颁布的《AI扩散规则》被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撤销。该规则曾是自AI产业大爆发以来也是全球首份AI出口管制规则,意图以此构建美国主导的AI全球框架,并将AI开发重点放在美国盟国,销售将按国家和公司进行限制。从实际影响来看,AI扩散规则使得企业在出口相关产品时,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复杂规定进行申请,增加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被BIS现任副部长杰弗里·凯斯勒 (Jeffery Kessler)批评是一种“过度规则”,阻碍了美国及其盟友企业的技术创新。
BIS发布公告宣部撤销拜登时期颁布的《AI扩散规则》
来源:BIS官网
有破有立,特朗普政府亦意图发布替代规则来推进其出口管制议程,并意图严管对竞争对手技术出口的高压态势。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认为,在今年6月的中美经贸磋商中,美方可能愿意部分取消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以换取中方放宽稀土出口。但这并不代表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方针发生根本转变,从长远看,基于中美战略竞争,美国为保障经济安全,美对华出口管制整体仍将趋于严格,短期内在个别企业或产品上的政策松动更多是谈判策略。目前,BIS对出口管制已经不再按照拜登政府时期修订的《出口管理条例》(EAR)执行,而是代之以扩大实体清单、向企业发函做个别通知、公布指导方针敦促企业规范出口行为这些临时性举措。虽然这些措施并未被规范化,以至在实际执行中仍会对业界判断产生干扰,但这或许是正在为特朗普政府最终出台其出口管制规则做铺垫。
03
新管制路线的张力与限度
虽然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出口管制政策大致勾勒出了其路线图,然而就具体的设计而言,本轮抽成式管制路线是否为整个半导体行业所推广,抑或是流入其他行业尚待观察。
同样,抽成管制政策也面临着法律问题。美国宪法禁止对出口任何国家的商品征收税款,鉴于抽成在执行层面俨然有被控方解释为出口税的巨大空间,白宫官员在对外政策解读时均避免从抽成端解读,而是以抽成所得用以满足政策愿景的口吻转移对“出口税”的注意力。在8月13日的采访中,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能会在其他行业看到这种做法。”同时贝森特将抽成收入与财税主张相联系,认为将从抽成中匀出部分资金用以偿还债务,由此履行向纳税人发放资金的竞选承诺,“如果我们能大幅偿还债务,那么之后就可以讨论向纳税人发放资金的计划了......目前这种安排是独一无二的,但既然我们已经有了模板和测试,为什么不扩展呢?”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 (Scott Bessent) 今年1月出席在华盛顿国会大厦举行的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确认听证会
来源:美联社
政策界和前政界人士对此强烈抨击。众议院中国事务委员会民主党领袖拉贾·克里希纳穆尔蒂 (Raja Krishnamoorthi) 表示:“这一安排提出了政府必须立即回答的关键问题,包括它拥有什么法律权力将收入分成作为出口许可证的条件。”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研究员的巴特尼克直呼:“这本质上就是对联邦政府的回扣,因为联邦政府允许 Nvidia 和 AMD 破坏美国国家安全。”
此外,对于风暴中心英伟达H20系,在波谲云诡的中美经贸博弈中,似也变成了昨日黄花。抽成式管制本就为对华出口铺垫,而因深陷“后门”风波,最终却在意欲叩开前门碰壁。2025年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虽然,英伟达回应称,其芯片中没有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但对于H20的安全担忧仍在。
8月22日,英伟达也下令要求部分零部件供应商暂停生产H20芯片。不过,此举并不代表英伟达退出中国市场。据《金融时报》报道,该公司正在开发基于Blackwell架构、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一代GPU,疑似型号为B30A,并计划最早于下月向中国客户送样测试。因此,H20的停产很可能旨在为新一代产品B30A的推出铺平道路。 特朗普本人也持续暗示,或将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口基于Blackwell的AI半导体——但要减配降低性能,并沿用抽成模式。
今年7月17日,黄仁勋出席北京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 (CISCE) 后向人群挥手致意
来源:法新社
概而言之,特朗普政府抽成式管制路线意图以“投资换豁免” 的模式捆绑关键技术企业,使其进行强制本土化。该策略短期内通过企业妥协获政治筹码,但其长期依赖全球供应链的效率逻辑未变。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出口管制政策仍在加速科技产业链的“去风险化”进程,长远来看,中美人工智能算力竞争依旧漫长,这场较量不仅局限于个别技术产品和单一进出口领域,更将在技术研发、算力部署和应用拓展中展开更加激烈的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