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观察|“枪响过后”:美国政治光谱中的查理·柯克及其影响

作者:朱政宇 发布时间:2025-09-17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引言

在美国日益两极分化的政治格局中,查理·柯克(Charlie  Kirk,以下简称柯克)的遇刺事件无疑是一场国家悲剧,它深刻揭示了这个国家内部日益加剧的裂痕。作为“美国转折点”组织(Turning Point USA,以下简称TPUSA)的创始人,柯克是年轻保守派的旗帜性人物,更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坚定拥护者,其言论和影响力在右翼政治光谱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柯克在大学校园遇害,无疑是对言论自由和民主基石的沉重打击。他的崛起反映了右翼势力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利用社交媒体传播世界观、引导舆论的现象。从特朗普险遭暗杀,到多位州议员遭遇枪击,再到柯克的惨剧,政治暴力事件的频发并非偶然,它象征着美国社会分裂的加剧、温和派声音的式微,以及政治光谱两端缺乏基本共识的严峻现实。



图片


图源:Jade Cuevas/POLITICO


01

柯克之死背后的政治叙事对决


柯克的遇刺事件震动了美国社会,并引发了关于政治暴力、社交媒体极化、政治极端化以及美国分裂的广泛讨论。这起事件不仅是对一个年轻保守派活动家生命的终结,更成为了美国政治氛围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分裂加剧、暴力情绪蔓延的严峻现实。围绕柯克之死,不同政治派别也展开了政治叙事对决。



图片


查理·柯克 (Charlie Kirk) 于 2022 年在菲尼克斯会议中心的 AmericaFest 上发表演讲。图源:纽约时报



1

右翼保守派:将柯克之死视为左翼暴力的代名词



从右翼保守派的角度来看,柯克的死是一次重大的政治打击。他被视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对“让美国再次伟大”(以下简称MAGA)运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柯克的死并没有被单纯视为一次普通的暴力事件,而是被一些右翼领导人和媒体迅速政治化,成为他们攻击左翼、捍卫言论自由和激发党派情绪的工具。特朗普总统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就将这一悲剧归咎于“激进左翼”,暗示这种言辞煽动了针对柯克以及类似保守派人物的暴力行为。他指出,激进左翼的仇恨言论和对保守派的妖魔化,直接导致了这类恐怖主义事件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右翼声音加强了对左翼的指责,认为左翼在煽动政治暴力、反对言论自由的同时,也没有在社交媒体上采取必要的措施遏制仇恨言论的传播。


这一叙事显然具有鲜明的政治动员目的。右翼阵营通过将柯克的死与左翼暴力挂钩,不仅是为了悲悼失去的英雄,更是希望借此强化保守派在美国社会中日益强化的“受害者”身份。他们借此抨击左翼在言辞上的极端化,以及社交媒体和主流媒体中逐渐强硬的“敌人化”做法。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利用柯克之死,呼吁加强对“激进左翼”组织的打击,甚至提出对这些组织进行“反诈骗及腐败组织法”(RICO)的调查。这种反击性的言辞,显然是为了凝聚右翼力量,激发保守派选民对“左翼极端主义”的恐惧,并推动更加严苛的政策和言论审查。



图片


周日,犹他州奥勒姆市的一块广告牌上,纪念周三遇害的TPUSA联合创始人、活动家查理·柯克。图源:Chet Strange/Getty Images


但这一叙事并非没有内在矛盾。尽管右翼指责左翼煽动暴力,但他们自身的言辞和行动却常常充满攻击性,并不总是对暴力采取清晰的否定立场。例如,在柯克遇刺后,部分右翼评论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对暴力行为的美化,甚至将其视作一种“必要的报复”。如著名的阴谋论者亚历克斯·琼斯(Alex Jones)在其信息战争频道的直播中,表示“这是一场战争,这是一场战争,这是一场战争”,暗示柯克之死与更大规模的政治冲突有关,并煽动进一步的暴力行为。


事发后多个极端主义团体和新纳粹组织公开支持暴力,并将这起事件视为激进行动的动员号角。极右翼民兵组织誓言守卫者(Oath Keepers),其成员大多数为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部分成员在社交媒体上呼吁暴力反击,表示要为柯克的死复仇。该组织领袖斯图尔特·罗兹(Stewart Rhodes)公开表示,柯克的死是右翼与左翼之间冲突升级的象征,呼吁右翼武装反抗。新纳粹团体“美国未来主义者”(American Futurists)也在柯克遇刺后发表声明,称柯克的死是对“温和派”的警告,推动暴力对抗,并鼓励右翼选边站队,准备迎接“内战”的到来。此外,新纳粹组织“血族”(Blood Tribe)领袖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支持暴力的言论,称柯克的死让他成为右翼运动的“烈士”,并鼓励其他成员采取激进行动,推动暴力冲突的升级。这些团体的言论表面上似乎是在表达对柯克的支持,实质上却是在借机推动社会向更深层次的暴力对抗滑落。这与传统右翼群体所宣扬的“停止政治暴力”的口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叙事的矛盾,也反映了右翼在处理政治暴力和政治分裂时的两难境地:他们一方面要求严格打击左翼暴力,另一方面却未能在行动上严格要求自身避免暴力的渲染与美化。



图片


2018年3月22日星期四,在华盛顿特区白宫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楼举行的“下一代白宫”论坛上,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与主持人查理·柯克握手。

图源:Manuel Balce Ceneta—美联社



2

左翼自由派:

拒绝将暴力归咎于一方,倡导跨党派合作



与右翼的回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左翼的立场。在柯克的死讯传出后,许多左翼人物和民主党领导人迅速发表声明,表示对柯克死亡的谴责,并呼吁停止政治暴力。民主党人如马克·凯利(Mark Kelly)和吉姆·希姆斯(Jim Himes)强调,政治暴力无论来自哪一方,都应当受到严厉的谴责,且应该从根本上制止这一现象。凯利提到,十四年前他的妻子曾在一次政治暴力中丧生,表明政治暴力已经成为一种横跨两派的悲剧现象。左翼的这一立场,主要集中在拒绝将政治暴力归咎于任何单一的群体,尤其是他们不愿将暴力行为妖魔化为某一方特有的现象,而是倡导所有政治派别应当负责任地审视自身言辞,避免激化暴力。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Gavin Newsom)和伊利诺伊州州长JB·普利兹克(JB Pritzker)在柯克遇刺后都发表了庄重的声明,强烈谴责政治暴力,同时对右翼言论中的敌意和煽动性态度提出了批评。例如,纽瑟姆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对查理·柯克的袭击令人作呕、卑鄙、应受谴责。在美利坚合众国,我们必须拒绝一切形式的政治暴力。”


这种叙事的核心目的是为了遏制日益升级的政治敌对情绪,推动政治对话和理性辩论的恢复。民主党核心人物呼吁的是一种跨党派的合作精神,强调应通过建立更为包容的政治环境来化解当前的分裂局面。但就现实来看,这种呼吁同样面临实践的挑战。左翼的这种反暴力立场虽然在理性层面上具有一定的道德优越性,但却未能在社会和政治行动上对暴力的根源——如枪支泛滥、社交媒体极端化——提出具有实质性改变的解决方案。换言之,虽然左翼清楚认识到政治暴力的普遍危害,但在如何有效应对和治理这种暴力时,其政策却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图片


一位哀悼者在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的临时纪念碑前下跪。最近,他被杀后,像他一样的创作者和评论员越来越担心自己的安全。图源:纽约时报



3

中间派:主张警惕政治暴力的合法化,

呼吁恢复理性政治对话



站在中间派的角度来看,柯克的死标志着美国政治气候日益恶化的一个缩影。中间派人物,如马萨诸塞大学罗厄尔分校学者阿里·佩里格(Arie Perliger)认为,柯克之死不仅仅是对一个个人的攻击,更是对美国民主体系和公共对话的一次深刻冲击。佩里格强调,政治暴力不仅会加剧现有的极端分化,更会为暴力行为提供一个合法化的框架,推动整个社会向更激进的方向发展。中间派声音呼吁,两党需要更加冷静地审视这一现象,避免在情绪化和仇恨驱动的政治氛围中继续纵容暴力的蔓延。


中间派的叙事试图调和右翼和左翼之间的对立,提倡理性、合作与宽容。参议员詹姆斯·兰克福德(James Lankford),作为中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柯克遇刺后公开表态,呼吁通过理性和合作缓解政治分裂,强调两党合作的必要性。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我们必须一起合作,停止对抗,重新恢复对话的方式。”此外,康涅狄格州民主党众议员吉姆·希姆斯(Jim Himes)在事件发生后,呼吁减少党派之间的敌对情绪,提议应当加强对言论的理性约束,防止激烈言辞煽动暴力。他表示:“我们必须坚守言论自由,但也需要更清楚地认识到,言辞的极端化可能带来的暴力后果。柯克的死警示我们,社会的分裂已经达到了危险的程度。”他们认为,柯克之死的悲剧应该促使美国社会重新审视言论自由与暴力之间的界限,并在保护公民言论的基础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减少社会暴力。但这一立场,也面临两大挑战:一方面,美国社会的极化已经如此严重,任何中立的声音似乎都难以突破党派的围墙;另一方面,中间派的理性呼吁往往被认为过于空洞,缺乏具体的政策解决方案。因此,他们的呼吁虽然在道义上具有正当性,但却面临缺乏足够政治支持的困境。



图片


查理·柯克(Charlie Kirk)是Turning Point USA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他被枪杀身亡。图源:Lindsey Wasson/AP


02

柯克身后的美国青年政治文化


柯克是美国年轻一代中的保守派代表人物,也是右翼政治运动中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不仅创立了TPUSA,推动了保守主义在美国校园中的传播,还通过其个人影响力,将自己打造成了MAGA运动中的重要代言人。在过去的十年里,柯克利用TPUSA这个平台,将右翼保守主义的理念带入了年轻人中,尤其是在大学和高中校园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政治动员。



1

走进柯克与TPUSA



柯克作为一个年仅31岁的保守派活动家,早在2012年便创立了TPUSA这一校园政治组织。在美国的高中和大学中,柯克通过该组织传播自由市场、有限政府和个人责任等保守主义理念。TPUSA的使命是激励年轻人参与政治、推动保守思想,并且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来培养年轻一代的保守派。尽管柯克创办TPUSA时并不具备雄厚的财力和人脉,但凭借其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和对文化战的理解,他迅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支持,使该组织迅速发展壮大。


TPUSA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在年轻人中推行保守主义思想。通过举办各类辩论会、集会以及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Twitter和Instagram,柯克和他的组织直接与数百万年轻人对话,尤其是在校园内,TPUSA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寻求表达反对自由主义、左翼思想的年轻人。至今,TPUSA已经在全美850多所大学设立了分会,并在中学领域也有了近1200个分会。



图片


2024 年 10 月 17 日,保守派政治活动家查理·柯克在图森亚利桑那大学的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图源:Olivier Touron/AFP via Getty Images


柯克的政治立场和言论极具争议,特别是在他早期将保守主义视为反对“自由派”思想的武器,面对美国学校中充斥着的自由主义思潮,柯克选择直接挑战并批评。他早期的言论和辩论风格,以挑衅性和文化冲突为基础,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他的观点得到了快速传播,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关注,从而加速了保守派思想的校园化。这一过程中,柯克逐渐与特朗普建立了紧密关系。柯克取代了像“大学共和党人”(College Republicans)这样萎靡不振的校园团体,将TPUSA打造成了一个草根力量,他将该组织的激进部门“转折点行动”扩展为一个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拉票机器,以取代党派运营的投票活动。


TPUSA的迅速崛起,正是借助柯克的领袖魅力和其组织的精准策略。在支持特朗普的过程中,TPUSA不仅推动了保守派经济政策,还通过聚焦枪支权利、移民问题和文化保守主义,增强了其在年轻一代中的号召力。柯克通过组织大规模的政治集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年轻选民,尤其是那些在传统教育体制中感到被边缘化的学生。在此过程中,柯克成功地将保守派议题包装成一种反对“政治正确”和“左派压制”的文化运动,使其在青年群体中找到了广泛的支持基础。


柯克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言论和集会的组织上,也通过他主办的播客《查理·柯克秀》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的活动得以扩展。在这些平台上,他通过引导辩论、推翻左派观点,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和话语权。但柯克的领导风格和他所推崇的政治方法也引起了广泛的批评。其在大学校园中推崇的极端保守主义,有时甚至带有种族主义、排外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倾向,这使得TPUSA成为右翼政治中较为极端立场的代名词。柯克通过“证明我错了”的校园辩论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但这种辩论往往演变为简单的口水战,而非真正的理性讨论,这反映了美国政治话语的极化趋势。柯克不仅通过个人魅力带动了这一代保守派的崛起,还通过其组织架构和战略方法,将这种极端的政治文化成功地带入了主流政治。



2

柯克与MAGA的关系



柯克与TPUSA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推广保守主义,他还通过这一平台将自己与特朗普总统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MAGA运动的忠实支持者。早在特朗普2016年竞选期间,TPUSA就成为了支持特朗普及其政策的一个重要阵地。据ABC News报道,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特朗普在30岁以下选民中的支持率为43%,相比2016年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这表明他在年轻选民中的支持显著提升。这一成就背后,柯克和他的组织TPUSA起到了关键作用。哈佛大学甘尼迪政府学院的约翰·德拉·沃尔佩(John Della Volpe)指出,柯克成功地说服了共和党领导人关注年轻选民,并通过TPUSA的努力,特朗普在年轻男性中的支持率显著提高。此外,TPUSA还组织了“你被洗脑了”(You're Being Brainwashed)巡回演讲,柯克访问了约25所大学,并与学生进行辩论,活动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约20亿次观看。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年轻人对保守主义的兴趣,还帮助特朗普在年轻选民中树立了“美国梦”的形象。这些努力共同推动了特朗普在年轻选民中的支持率。



图片


2019年7月23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华盛顿万豪酒店结束演讲后与“美国转折点”创始人查理·柯克一同登台。图源:美联社照片/安德鲁·哈尼克


在2024年大选前,TPUSA继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年轻选民中的动员上。根据2024年AP VoteCast的民调显示,特朗普在18至29岁选民中的支持率为47%,几乎与对手哈里斯的51%不相上下,而这一支持率的上升,得益于TPUSA在大学和高中的广泛影响(2020年选举时拜登在同一年龄组中以61%对36%领先特朗普)。柯克通过其个人的播客《查理·柯克秀》,以及TPUSA的各类活动,将MAGA的理念传递给了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尤其关注那些对传统政治和自由主义失望的年轻选民。据《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在选举结果公布后的一次私人活动中表示,柯克是其竞选活动在年轻选民中取得增长的关键因素——这是继西班牙裔选民之后,特朗普竞选活动中第二大支持率上涨。


柯克和特朗普的关系,最为明显的体现是在两人对文化保守主义的共同坚持上。但柯克与特朗普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政治联盟,更是一个文化契约。柯克通过TPUSA推动的保守主义,强调文化战争,反对“觉醒文化”(Woke Culture),批评大学校园中的政治正确和左翼思想;尤其在枪支权利问题上,柯克强烈支持第二修正案,认为枪支拥有权是美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朗普的政治议程,特别是对移民、堕胎、枪支权利等问题的立场,与柯克和TPUSA所主张的理念高度契合。因此,TPUSA成为了推动MAGA运动的重要力量。此外,柯克和TPUSA在推广特朗普文化议题的过程中,尤其注重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对年轻人进行文化塑造。TPUSA的活动常常包括与年轻人互动的辩论环节,鼓励学生提出对特朗普政策的看法,甚至挑战特朗普的对手。这种形式不仅增强了MAGA运动的参与度,也让保守派在大学校园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图片


人们在犹他州奥勒姆市的一个城市公园举行了悼念查理·柯克的守夜活动。图源:纽约时报



3

枪声外的美国青年政治文化



近年来,美国年轻人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在Z世代中,传统的党派划分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政治选择,许多年轻人不仅仅关心经济和社会问题,他们还深受文化战争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政治立场。在这种背景下,右翼保守主义开始在年轻人中获得广泛支持,这一现象也与社会基础的变化密切相关。


根据《美国青年政治文化调查报告》(American Youth Political Culture Survey)显示,约68%的美国年轻人认为政治在他们生活中越来越不重要,尤其是他们认为传统政治精英和政府并未为他们的未来提供实际解决方案。此外,哈佛大学青年调查(Harvard Youth Poll)也发现,18至29岁的年轻人对美国未来的信心较低,只有11%的人认为美国“总体上朝着正确方向前进”。这一态度促使他们寻求新的政治表达形式,而右翼保守主义,尤其是在柯克和特朗普的影响下,开始成为许多年轻人表达不满的渠道。右翼保守主义的吸引力在于其对自由市场、家庭传统和民族主义的强调,这与许多年轻人对政治正确的反感和对现代社会中多元价值的质疑相契合。



图片


美国Z 世代的种族和民族多样性比前几代人更高,四分之一的Z世代是西班牙裔,14%是黑人,6%是亚裔,5%是其他种族或两个或多个种族的混合体。图源:皮尤研究中心


另外,大学校园的政治氛围也是右翼保守主义在年轻人中崛起的重要原因。美国高校近年来的政治分裂愈发加剧,许多学生和教授将校园视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战场。在这种背景下,柯克的TPUSA成了反对校园左翼思潮、支持保守主义立场的重要阵地。例如,TPUSA常常举办集会,批评大学中的左翼思想,主张传统家庭和基督教价值观。通过这些活动,柯克成功地将MAGA运动的理念注入到大学生的思维中,使其成为了美国青年政治文化的一部分。


美国Z世代在社会问题上的立场较为自由,但在经济和文化问题上逐渐偏向保守。根据PRRI的数据显示,Z世代在党派认同方面表现出较为分散的态度,仅有21%的人认同共和党,36%认同民主党,而51%的Z世代则不认同任何主要政党。同时,Teen Vogue的研究指出,Z世代对传统政治精英的信任度较低。尤其是在政治党派方面,Z世代普遍不信任党派精英,他们在政治参与上更倾向于质疑现有的政治结构和体制,而不愿轻易依赖现有的政治力量。此外,Pew Research Center的数据表明,约70%的Z世代认为政府应更多地解决国家问题,而29%认为政府做得过多,应该将更多的责任交给个人和企业。相比于X世代(53%)、婴儿潮一代(49%)和沉默一代(39%)的支持度,Z世代更倾向于支持政府在解决国家问题中的主导角色。他们对于自由市场和传统家庭的认同感日益增强,尤其是在经济危机后,许多年轻人开始对社会福利和左翼政策产生怀疑。在此背景下,柯克通过TPUSA成功吸引了这一代人,尤其是在大学和高中中,通过辩论、讲座等形式,他推动了右翼保守主义的思想传播。


此外,近年来美国社会对枪支权利、堕胎等问题的争论,也是推动年轻人加入右翼保守主义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特朗普政策的支持,柯克和TPUSA成功将这些文化议题引入到年轻人的政治讨论中,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围绕这些问题的辩论逐渐成为了学生们参与政治的主要方式。


03

柯克之死对美国当前政治生态的影响


柯克的遇刺不仅是一宗政治暴力案件,更是美国民主制度面临深刻危机的明确信号。柯克作为保守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遇刺身亡,以及随之而来的广泛舆论反应,清晰地揭示了美国社会政治极化的加剧。这一事件不仅加速了暴力和仇恨情绪的蔓延,也对美国未来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着政治对抗已从言辞上的冲突转变为实际的暴力行为。



1

加剧政治暴力的常态化



柯克之死是美国政治暴力不断升级的标志性事件。从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美国的政治环境已逐渐成为一个极度分裂的战场,左右两极的对立情绪日益加剧,政治暴力在这种对抗氛围下滋生。普林斯顿大学“桥梁分裂倡议”(Bridging Divides Initiative,BDI)发布的《威胁与骚扰数据集:2025年上半年更新》,截至2025年6月,针对地方公职人员的威胁和骚扰事件已超过250起,较2024年同期增长了9%。这类事件的增长不仅限于特定的群体,而是蔓延至整个政治体制,表明美国社会的暴力倾向正在成为日常现象。柯克的死正是这种暴力文化不断蔓延的体现。暴力从原本少数的极端行动,逐渐成为一种政治表达的方式。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公共话语中的共识逐渐减弱,政治分歧日益加剧,导致暴力在一定群体中被视为解决政治争议的一种手段。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政治语言中的“非人化”(dehumanization)倾向日益明显,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信息的极化,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情绪加剧,形成了“信息茧房”。柯克的遇刺,以及随之而来的暴力言论和情绪反应,反映出这种“非人化”话语在公共讨论中的蔓延,进一步影响了社会对立的激化。随着这些极端言论的放大和强化,政治暴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一种愈加显著的现象。



图片


2024年12月23日星期一,路易吉·曼吉奥内(Luigi Mangione)在纽约曼哈顿刑事法庭接受审讯,他因涉嫌谋杀联合健康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布莱恩·汤普森(Brian Thompson)而面临谋杀和恐怖袭击指控。

图源:塞思·维尼格(Seth Wenig)/美联社


政治暴力不仅是暴力事件的直接后果,它还是极端对立语言和文化的副产品。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当政客在社交媒体上使用“非人化”词汇时,暴力威胁的频率大幅上升。特朗普将对手称为“极左疯子”,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激发了大量的暴力言论。这种激进的政治言辞为暴力行为提供了道德依据,使得部分极端分子在暴力实施时,能够感受到来自政治领袖和部分支持者的“合法性”支持。柯克的死亡,作为一场政治暴力的最新牺牲,表明美国政治生态中暴力元素的正当化正在加速,暴力已从一时的个别事件变成了政治斗争的一部分。



2

右翼青年群体政治动员的扩大



柯克作为保守派的重要代言人,其遇刺事件极大激发了右翼群体的集体情绪。在柯克的政治生涯中,尤其是通过TPUSA,他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与保守主义运动。这一事件发生后,右翼青年政治动员的规模和影响力迅速上升,柯克之死不仅没有削弱其影响力,反而在短期内激发了大量年轻人对于保守主义的认同和行动。根据柯克创建的组织所发布的数据,柯克死后的72小时内,该组织获得了超过800万美元的捐款,捐款额为平时的五倍之多。这一现象反映出右翼群体的凝聚力正在提升,并且右翼思想的动员机制愈加高效。


柯克的死作为政治暴力的一部分,在右翼青年中塑造了烈士形象,强化了他们对“文化战争”以及“保守价值”的认同。右翼的青年群体,尤其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柯克保持紧密联系,他们的活动不仅局限于校园,还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柯克的死,事实上为右翼青年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敌人和目标,这种政治团结将进一步推动保守派在年轻选民中的政治动员。美国的右翼力量已经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动员年轻人参与政治,并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保守主义的传播。而这一波政治动员,不仅仅是短期的反应,更可能成为长期的政治力量,影响未来的选举和社会变革。



3

对2026年中期选举的潜在影响



柯克之死的广泛反响,更可能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产生深远影响。特朗普的当选使他能够继续推动极右翼议题,并在其支持基础中巩固地位。右翼支持者对柯克事件的反应,进一步暴露出政治暴力在某些群体中的容忍度上升。这为特朗普提供了进一步推动其政治议程的动力,也使得右翼势力的力量在动员过程中进一步被加强。右翼的动员力量和情绪可能在未来的选举中成为一个决定性因素。柯克去世后,右翼的捐款、支持者动员以及对政治议题的关注度显著增加。这种情绪的升温可能促使更多极右翼支持者参与2026年中期选举,这种现象可能尤其反映在关键的摇摆州。



图片


2025年 9 月 10 日星期三,约瑟夫·沃格尔 (Joseph Vogl) 站在犹他州奥勒姆的廷帕诺戈斯地区医院外。图源:Alex Goodlett/AP


与此同时,民主党在处理柯克遇刺事件时,虽然批评暴力,但更多的是强调控枪等议题,这可能使得选民群体进一步两极化。对于民众来说,暴力事件的发生不仅让他们感到恐慌,也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民主与专制之间的界限。这一事件也可能成为特朗普阵营的动员工具,用来激化民众的恐惧感,并借此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民主党则有可能在选举中进一步强化控制枪支、减少政治暴力的议题,但面对共和党的强大反击,尤其是在枪支问题上,能否真正获得选民支持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柯克之死不仅是一场政治暴力的悲剧,它极大地加剧了美国社会的两极对立,为右翼力量提供了新的动员动力,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2026年选举增添了更多不确定因素。暴力事件的升级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仇恨言论,使得美国政治环境愈加紧张,而两党对于暴力事件的不同解读,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的分裂。未来美国的政治格局,恐怕将在这种极端对立中继续演化,暴力可能会成为一种政治交流的常态,而非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