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支持特大城市的数字化转型

作者: 陈丹 发布时间:2023-03-18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图片


支持特大城市的数字化转型


作者介绍

陈丹,阿里巴巴集团产业研究专家。


本文节选自复旦-拉美大学联盟2022年度研究报告《南方国家特大城市的治理现代化》。


城镇化过程中的数字化转型


在特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各种“大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生活不便、环境恶化等。城市运行日益复杂,对公共服务管理带来综合性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和应用,成为支持南方国家城镇化发展的有力工具。


以中国城镇化实践为例,城镇化的进程为消费互联网积累了大规模的消费群体,同时数字化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加速了中国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变化,推动了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带动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城镇化数字化转型的突出经验是政企合作。在中国政府的指导和统一规划下,互联网平台企业积极参与到了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有效支撑着特大城市的发展和治理。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数字化转型,其特点是利用数字平台企业的技术驱动,从消费侧向全产业链推进,产业生态趋向复杂化、网络化。我国消费侧数字化程度全球领先,网购人群数量全球第一,移动支付规模及比重全球第一,网络零售规模全球第一。随着消费互联网的成熟发展,中国的数字创新开始逐渐从消费端向产业端渗透,对传统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改造重塑,将生产流程有效打通,建立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相互联结,实现生产的快速响应与协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突破传统产业参与主体线性信息传导与被动型资源调度计划的模式,打破产业主体之间的信息壁垒,构建新的供应关系,最终推动行业向分布式、去中心化方向发展,产业生态向网络化、复杂化发展。


自2006年“云计算”提出以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算法算力的提升,推动“云计算”从IaaS向PaaS、SaaS持续深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云计算服务体系”。该体系包含基于云计算的IT基础设施资源和云上软件开发服务所构建的整体技术框架和服务体系。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新一代的云计算服务体系具备数字空间中的多元联通、知识流动和生态共享等特征,是基于数字技术“数据+算力+算法+应用+服务”所构建的“五位一体”服务生态。云计算服务体系已成为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关键内容,成为中国特大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底座。


数字化转型的实践


针对现代城市中复杂挑战,在十多年互联网科技实战基础上,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逐渐成熟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力,助力中国政府,为中国特大城市数字化转型贡献企业力量。下面以阿里云助力地方政府的城镇数字化服务和管理实践若干案例为例,以此说明中国特大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成果。


智慧出行


出行是特大城市服务与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表现。利用云计算打破数据孤岛,对遍布城市里已经存在的交通传感器、视频感知参数、公交车出租车、互联网导航数据进行多源融合,构成围绕交通量、拥堵指数、主干道速度、快速路速度、安全指数的五大“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别数据间取长补短、交叉验证,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在详实可靠的实时数据基础上,实时监测预警,精准治理,避免产生连锁性的交通拥堵。在丰富的历史数据基础上,“智慧”出行能够帮助交管部门透过数据洞悉早晚高峰期的市民主要通勤线路,优先保障“通勤大动脉”的出行效率,并通过向各种公开渠道(例如高德)发布拥堵、引导消息,吸引市民选择效率更高的通勤线路,减少大面积交通冲突,提高全区域综合效率。


成都市交通运行协调中心(成都市TOCC)是国内首家采用阿里云中台作为大数据底座的交通运行协调中心。目前,成都市TOCC已完成数据中心和支撑平台建设,正持续开发完善地面公交、出租汽车、轨道交通、长途客运监测等相关应用功能。出租汽车、网约车、共享单车、公路客货运、手机信令14类交通全量数据,对交通运行进行全面监测、预测和预警,面向公众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开展多种运输方式的调度协调,为交通行政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信息保障。成都东站是成都客流量最大的客运站之一,也是全面数字化的“智慧车站”。通过成都市TOCC,可动态查看成都东站铁路、公路客运、地铁、公交、出租汽车等交通方式的各类信息,并以全3D形式实时显示东站周边各类交通工具实时定位;可直观了解东站地铁、公交线路等公共交通在四环内的通达辐射率,也可融合剖析公交、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等出行分担率,并清晰显示出站乘客的市域内目的地及来源地。此外,成都市TOCC能够以视频分析引擎为技术底座,自动计算每分钟内东西广场客流走向及出租汽车供需情况。


成都TOCC借助阿里云的运算能力和动态扩展能力,满足了特大城市大流量、高并发、准实时的城市交通复杂数据处理需求,高效汇聚同一时空领域各类交通信息,为交通运行决策数字化、管理精准化、公众出行智慧化提供了重要支撑。阿里巴巴达摩院顶尖科学家结合成都交通实际情况,研发出国际领先的视频智能AI分析和时空融合分析模型,实现对城市人流、车流、事件的态势研判。这项技术在成都市TOCC的应用,为交通运输管理辅助决策增加了科技支撑。


图1 成都市交通运行协调中心

图片



一网通办


在还没有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城镇居民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政务办理,一项政务办理需要居民往往跑通多个部门才能申办完手续。如今,许多特大城市居民只要通过一个手机APP,在家就可以实现各类繁琐政务的办理。这背后,就得益于中国政府利用平台企业打造的智慧城市的建设。


在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平台企业基于自身底层技术和算法能力助力政府打造的“政务中台”,把PC端、APP小程序、大厅窗口、自助终端、手机端都打造成为政务服务端口,将碎片化的政务服务进行整合,实现了面向居民政务服务的“统一收件、统一办件、统一评价、统一事项服务、统一数据支撑”,解决了传统群众信息重复录入、多头录入等问题,减少了居民办事流程,提高了政务办事效率。


例如浙江省有“浙里办”的科技应用,基于平台技术支撑能力,开放地方站点的开发、运营权限,充分授权各地开发、配置本地站点,支持各地开放适合掌上办理的事项,提高用户对服务的整体体验。各级部门、各区市不再新建面向互联网使用者的政务服务类移动客户端,通过统一接入“浙里办”,彻底解决了入口混乱、服务碎片化的问题。


“浙里办”主要由三个核心板块构成:一是“掌上办事”,包括全省事项的审批服务,以及其他延伸的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使用者可随时随地查询和办理各项业务;二是“掌上投诉”,使用者可通过手机进行一键投诉,投诉件将直接流转到相关部门处理;三是“掌上咨询”,汇集所有事项的办事指南、政策咨询、便民服务咨询,实现了有问必答。此外,“浙里办”还是“一网通办”的核心载体,全省各级部门、各区市的政务服务入口。


浙江省用户通过手机打开微博、支付宝和淘宝,就可以使用到包括交通出行、旅游、文化、公益、便民、政务信息等六大类17项市政服务。具体来说,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完成交通违章查询、路况及公交查询、汽车订票、生活缴费、摇号、医院挂号、预约登记结婚以及图书馆使用等事项。


图2 浙江省“一网通办”官网

图片



智慧社区


未来社区创建工作是中国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在民生服务领域的主战场,是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创新中数字社会综合应用的核心业务场景,通过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城市大脑(与数字社会相关的数据、模块及应用)赋能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承接社区事业优质公共服务精准落地,整合形成社区九大场景高质量应用,打造数字社会核心应用场景、共同富裕现代化鲜活单元。


2022年,全省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大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到9月底,全省要完成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到12月底全省累计建设500个左右未来社区,其中未来社区创建项目累计覆盖城镇老旧小区不少于400个,累计建成40个左右未来社区。各地按照“市县统建、上下贯通”原则,积极探索、部署推进标准化、轻量化的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支撑社区长效运营。


阿里巴巴参与浙江省未来社区项目包括旧改类杭州余杭葛巷未来社区、杭州萧山振宁未来社区、衢州常山渡口未来社区,新建类丽水莲都灵山社区、杭州钱塘云帆未来社区、金华开发区山嘴头未来社区、杭州富阳杭黄未来社区等项目落地工作。


杭州市葛巷社区是2021年第三批浙江省省级未来社区项目之一,地处杭州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域,紧邻杭州梦想小镇,实施单元41.28公顷,下辖2个回迁安置型小区(仓溢东苑、仓溢景苑),2个商品房小区(万通时尚公馆、合景天峻),直接受益居民18352人,成为集“回迁房+商品房”、“老人+青年”、“传统+科技”于一体的典型社区。采用高精度的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对葛巷社区内所有建筑空间的真实还原,让我们对社区日常运行的全貌有更加直观立体的全景式的了解,实现了“一屏知社区,一网观全域”的效果。自2021年5月份开始,阿里云响应浙江省政府智慧健康、社区文化号召,支持仓前街道“专家专员+地方专班+专业机构”推进模式,分别助力政府侧基层治理和居民侧美好生活。


在社区的信息中心中,基层工作者不仅对社区本身人、地、事、物、情等数据实现实时了解,同时还与网事警情、社区文化、健康余杭等其他数字化已建系统进行了融合集成,实现数据的上传与回落,并在部分场景嵌入二级子页面,实现“一屏观社区”的能力,为葛巷社区运营方、治理者等不同对象提供精准化决策支持,打造“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全、看得远、能管理”的领导指挥决策系统。在社区居民侧,居民通过轻量化小程序使生活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目前消费端的主入口—支付宝小程序“仓前未来社区”,注册人数8344人,月活跃度人数3650人,蓝牙应用总次数达48万次,同时嵌入多款高频应用,居民既可获取生活缴费等市场化生活服务,还可直接访问健康余杭等政府类高频应用,实现“浙系列”与“邻系列”有机融合。


图3 浙江省葛巷未来社区数字大屏

图片



科技防疫


在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凸显出社区数字化转型,对于疫情防控和社区治理的积极作用。例如,阿里云和钉钉打造的“1+4+N”数字化平台助力基层服务工作,它实际上就是一本“云上通讯录”,基于钉钉的组织在线化能力,构建以城市街道、乡镇及其下属社区为单位,打造“市-区-街-社”线上组织平台,实现社区业务在线化和服务在线化,助力基层政府、居民和物业企业。图4为浙江省余杭区五常街道“社区微脑”的“云上通讯录”。在这一通讯录里,以“市—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单元—房号—业主”为组织架构,实现了区(县)网格化、街道网格化、小区和业委会、物业、业主之间的无障碍沟通。


图4 社区“云上通讯录”

图片



利用构架数字化沟通平台,在疫情中能够大幅度降低社区工作人员的繁琐工作,提高精准防疫。钉钉数字社区快速搭建零接触防疫管控体系,能够帮助街道针对三类人群快速了解情况:(1)对于居民,扫防疫排查码即可进行密接筛查;(2)对于重点监控人员,通过线上收集行程和健康状况信息,并有效通知隔离和健康检测的政策。同时,街道可监督其上报信息,查验核酸检测结果;(3)对于餐饮类企业人员,提供企业防疫码,员工核酸检测后一键上报疫苗接种数据,街道可监测实时数据并实施管控。同时,社区通过联结钉钉“防疫通2.0”,建立“市-区-街-社”数字化的疫情防控四级作战指挥部,实现各部门协同作战,统一指挥,高效调度。


以浙江省五常街道某社区为例,2022年1月14日凌晨3点因疫情突发,钉钉临危受命,联合服务商3小时内上线防疫通,搭建覆盖从地级市到楼宇网格的六级组织架构体系,社区快速建立五十多个楼幢专项群,紧急排查了小区内6千多名居民,其中包含33名特殊人群(含孕妇、重症等),接受了居民提出的700多项求助反馈,截止2021年1月21日12:30,七天封控期平稳度过,成功精准防控疫情,大部分楼幢防控等级均已降级。


传统的政府信息化技术存在着政府内部的数据孤岛,信息系统壁垒严重。行政职能的交叉和数据共享的确实使得政府治理要么部门重叠要么存在盲点。公共服务流程繁琐,应急响应决策迟滞,这些大大影响了特大城市政府治理效率。


在特大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政策鼓励和指引,通过发挥企业力量,促进政企联动推动城镇化的数字化转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政府充分借势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鼓励平台企业发挥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进行顶层设计规划,宏观布局,协调各部门的管理作用;另一方面,平台企业发挥技术优势,按照政府的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平台企业通过建构政务服务和协同办公平台的标准化体系,通过持续的行业共性业务组建的沉淀,形成统一应用接入标准、统一应用运维标准、统一安全标准,搭建的开放中台系统,令市场上不同主体基于自身需求打造的前端应用能够灵活按需使用,从而助力不同的需求开发者实现快速迭代和创新。通过政府和企业力量的合作共创,促进了特大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