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凯 发布时间:2024-06-29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4年第6期+收藏本文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要通过教育、科技、人才的系统提升和战略协同,强化新质生产力人才战略支撑作用。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随后,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我们指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必须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动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表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思路和基本遵循,更是我国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思路和基本遵循。
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主体,是我国战略性人才力量的核心组成和重中之重。要通过教育、科技、人才的系统提升和战略协同,努力打造“三位一体”的人才发展引擎,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加快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贡献澎湃力量。
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前瞻性教育体系是基础先导。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培养和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目标升级、教育内容迭代、教育方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围绕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的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全周期、全链条和全要素构建系统化转型,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撑。
科技创新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核心要素。科技的突破和革新是新质生产力得以形成和提升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有核心驱动作用,同时科技进步,可以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也为新质生产力人才的发展提供新的生产资料、新的平台和新的场景。
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主体。新质生产力人才包括直接创造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如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拥有数智技术能力、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等)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服务的人才。这些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跨界融合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可以不断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应对全球化时代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挑战,全球人才竞争加剧
当前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仍然以新兴经济体国家流向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为主,西方新一轮移民政策加剧了全球人才的非均衡流动,未来国际引才难度将明显提升。为了吸纳优秀人才,多国调整放宽引才政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同时,由于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全球化发展面临更多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加剧了高端人才的全球争夺态势。
根据《2023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全球人才竞争力格局充满了不平等。贫穷经济体在人才方面的表现不如富裕经济体。尽管印度和中国等一些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财富与人才的相关性仍然很强。其中,中国人才竞争力今年排在第40位,较2022年的第36位有所下降,但按照五年平均值计算,中国由2013-2018年的第49名上升到2019-2023年的第40名。此外,尽管国际旅行已经恢复,但持续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继续阻碍直接(面对面)合作并限制人才交流。
——国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领域人才短缺
当前,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质生产力代表领域,我国高水平人才集聚和储备仍显不足。
2024年,亚马逊云科技发布的最新研究表明,预计到2028年,人工智能技术将在中国企业得到普遍应用。麦肯锡公司此前发布报告《在华企业如何填补AI人才缺口》,指出2030年中国的AI人才缺口可能多达400万人——预计中国对熟练AI专业人员的需求将增至2022年的6倍,达到600万,但2030年的人才供应量仅能达到200万。
根据《2023全球数字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科技人才基数很大,但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中国数字科技人才总量有12.8万人,位居第一,占全球总量的17%,但高层次人才(高引用指数不小于20)只有0.7万人,仅占全球总量的9%。
城市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重要载体,城市人才竞争力也因此更多表现为各自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方面的系统提升力度和战略协同力度。
2023年9月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委托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开展了“2023理想之城——迈向教育、科技与人才高度发展的全球城市”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全球城市在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方面的竞争力排名揭示了不同城市的特色和优势。新加坡以其全面的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能力位居榜首;深圳因其对全球创新人才的吸引力而备受瞩目;上海则在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都有全面的优秀表现,显示出其在协同发展方面的均衡优势;北京和香港也以其独特的优势位列全球城市排名的前列。
这些城市之所以成为国际人才和科学家的青睐之地,不仅归功于其卓越科研环境、丰富教育资源和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更得益于其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战略布局。例如,上海在基础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大科学装置的布局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深圳则在应用研究和新产品、新服务的创造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后发优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城市相比,新加坡、波士顿、伦敦等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方面仍有显著优势。中国城市在STEM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方面获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评价,但在激发青少年兴趣的早期科学教育方面与纽约、新加坡等仍有一定差距。在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冒险精神,开展自主探索创新方面,深圳有较好的表现,但北京和上海获得分数较低。
此外,新兴城市崛起,原始创新能力的后发优势展现。新兴城市如深圳在应用研究领域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佼佼者,尤其在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引领新需求和新体验的能力上获得较高评价。但北京、上海和深圳在基础前沿研究领域提出科学新问题和开拓科研新领域方面获得的评价低于纽约、新加坡,这表明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需特别关注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持续优化城市人才生态是吸纳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的关键策略。
在新时代背景下,增强新质生产力人才的战略支撑作用至关重要。为此,必须构建一个以教育、科技、人才为核心的发展引擎,以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重视青年人才发展,构筑青年友好型生态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将产生更大作用。应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更多的成长空间和机会,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科技项目、科研基金中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在重大科技项目申报、重大人才工程中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参与的机会。简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和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围绕人才成长全周期建立长期性的科研项目支持和保障,围绕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在子女教育、落户、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需求,优化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推动服务高效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培育直接创造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并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
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积极培育具备战略视野、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提振新质生产力。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拥有数智技术能力、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是直接创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主体。需要积极支持和推动上述各类人才站在科技前沿,深入经济主战场,围绕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的发展需求,进行开创性、突破性和前瞻性的创新研究。应积极构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等在内的多维度人才开发系统,借助人才高地和平台建设的引导,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
要围绕市场需求培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服务的人才。可采纳国际先进经验,实施科技经理人制度和任期项目官员制度,优化科研项目尤其是颠覆式研究的管理与执行。此外,推广如“工科+人工智能”“工科+医学”等双学位人才培养项目,将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融入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构建全链条、全周期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关键。搭建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平台体系,实现人才生态中多种主体间的知识流、技术流、信息流、物质流等高效流动。以强链、补链、延链为导向,优化人才结构,强化多领域人才引进,在引进基础研究、产业技术人才的同时,同等重视资本投资、知识产权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园区运营等各类创新人才引育,鼓励和引导财政资金、银行理财基金等其他多种社会资源参与到科创人才培育中。支持高校院所与领军企业、国有创投公司、科技产业园区、人才集团等多方机构联建共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立有组织的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体系。
——探索构建统一人才要素大市场
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趋向于高端化、专业化和多元化。传统的要素市场之间的分割将限制多元化人才队伍的形成,要通过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和柔性流动,使人才要素资源的流动将原有分割的人才市场联接形成富有活力的统一大市场,实现人才要素的生态化治理转型,提升创新要素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效能。如以重点产业为试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一体化发展区域人才市场内建立统一的人才要素市场规则制度,在制度、管理、服务、信息等方面形成统一标准,打破制约要素高效流动的制度障碍,提高人才要素生产率。
(作者为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