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观察|特朗普斡旋巴以达成“20点计划”,加沙长久和平仍面临考验

作者:林裕莹 发布时间:2025-10-16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图片

民众庆祝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即将开始。

图片来源:路透社



据美联社报道,经过数月的外交努力,特朗普政府终于突破僵局,在加沙地带达成了巴以双方长期寻求的停火和人质协议,叫停哈马斯于2023年10月7日突袭以色列以来所引发的一系列战斗。随着哈马斯和以色列宣布签署特朗普政府提出的20点加沙和平计划(Twenty-Point Gaza Peace Plan),结束持续两年战斗的契机出现了。


整体来看,这份计划是一份内容极其详细、具有强烈美国主导色彩的解决方案。它试图通过一个强有力的国际临时管理机构,在确保以色列安全关切的前提下,以经济重建为诱饵,逐步改造加沙,并最终将其与改革后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对接。


根据该协议,哈马斯承诺归还其在2023年扣押的所有剩余人质,以换取以色列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被拘留者,并承诺从加沙部分撤军。除了为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和人质家属提供救济外,许多人也希望这项协议能够为该地区带来新的稳定。哈马斯在谈判中明确表示,愿意释放所有人质以换取巴勒斯坦囚犯,并将权力移交给其他巴勒斯坦人。但哈马斯表示,特朗普计划的其他内容需要更多谈判,且未提及解除武装——这是以色列的关键要求。


根据最新消息,当地时间10月13日上午,特朗普抵达耶路撒冷的以色列议会,在议会发表演讲前,特朗普对媒体表示,“加沙战争已经结束,哈马斯将解除武装”。据悉,哈马斯已经释放了首批人质,其中7人获释。哈马斯方面确认,在世的全部20名以色列人质已经获释,以色列人质的遗体即将被移交。以色列军方也确认,第二批幸存的以色列人质已被移交给红十字会,这13名人质目前正前往加沙地带的以色列国防军及安全局部队所在地。


01
协议达成前夕:曲折斡旋与关键角力


加沙战争爆发以来,在持续两年多的冲突中,以色列在军事和经济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随着加沙平民死亡人数攀升至数万人,其全球声誉也遭到损害。哈马斯方面也损失了大量资源和人力,包括其最高军事领导人。除了战争双方,美国政府也逐渐失去耐心,对拉锯战感到疲惫。无论对哪一方而言,停火似乎都迫在眉睫。


本次协议的发生可以追溯到几个月前。早在8月27日的白宫会议上,特朗普政府即预备启动一项20点和平计划,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白宫高级顾问贾里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以及其他几位美国高级官员出席了该会议。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的高级顾问罗恩·德默(Ron Dermer)也出席了部分会谈。除了呼吁结束战争并在恰当时机进行囚犯交换,与会人员还深入探讨了加沙未来治理愿景:对放下武器的哈马斯成员给予大赦;保证没有人会被迫离开加沙;美国和阿拉伯国家支持“国际稳定部队”以保卫边境、确保援助物资流通;将权力交给国际机构监督的“技术官僚、非政治性的巴勒斯坦委员会”。


然而斡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9月9日,哈马斯领导人和谈判人员正在卡塔尔(美国的亲密盟友和调解人)商讨最新的停火方案,以色列突然对卡塔尔发动空袭,试图击杀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哈马斯高级成员,空袭造成五名哈马斯低级别成员和一名卡塔尔安全部队成员死亡。特朗普曾承诺要结束的战争,如今面临再次在中东地区爆发的危险。以色列此举激怒了海湾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也激怒了白宫。特朗普政府认为这是一次鲁莽的升级,同时亦是一次战术失误。一方面,特朗普政府迅速采取行动,试图安抚卡塔尔方面;另一方面,此举加剧了特朗普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不满,也加剧了特朗普对达成和平协议的紧迫感。据悉,多哈袭击事件两周后,特朗普在联合国年度世界领导人会议间隙会见了八个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的领导人,并称这是他“最重要的会议”,此举似乎有意冷落以色列。


9月底,内塔尼亚胡与特朗普在白宫举行会晤,并在会晤时致电卡塔尔总理,为此前以色列空袭多哈表示道歉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斡旋的20点计划也得到公开宣布。特朗普政府设定了10月5日的“最后期限”,要么接受协议,要么将面临“地狱般的后果”。内塔尼亚胡会晤后于华盛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已经接受了特朗普的计划。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也表示,美方政府谈判代表随后通过卡塔尔以及埃及的中间人加大力度争取哈马斯方面的支持。


图片

9月29日,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华盛顿白宫国宴厅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图片来源:欧新社


10月6日,就在20点计划宣布后约一周,密集谈判在沙姆沙伊赫的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据一位美国高级官员称,谈判中各方就一次性释放在加沙被扣押的20名仍旧活着的以色列人质达成了共识。美国高级官员表示,哈马斯愿意合作,该组织已将人质视为负担而非资产。此外,相关美方官员已开始勾勒此后加沙地区维稳部队的可能形态,包括哪些国家将参与以及可能的驻扎地点等,一位美国官员表示,最终目标是在两年的破坏之后,让加沙“成为一个正常运转的地方”。一旦人质释放,美国中央司令部和其他地区军队,包括埃及、土耳其、卡塔尔,甚至可能包括阿联酋的军队,将立即开始组建联合特遣部队和国际稳定部队,一位美国官员甚至表示:“以色列安全部队基本上有望取代以色列国防军。”


02
特朗普政府中东策略的转变:由单边主义走向相互依托


自今年一月重返白宫以来,中东局势一直是特朗普2.0政府的重要关切所在。特朗普意图取代其前任拜登政府失败的中东政策,开辟中东新局面。其第二任期开局可谓令人印象深刻,在上任后的头几个月里特朗普采取了更多大胆举措,包括开辟一条美国与哈马斯之间突破性直接沟通渠道、重启与伊朗的核谈判、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以及放弃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等。华盛顿官员也表示,特朗普政府希望将旨在使以色列与多个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的《亚伯拉罕协议》(Abraham Accords)扩展到沙特阿拉伯甚至叙利亚,进一步实现美国主导管理该地区紧张局势的长期目标,使美国能够将其军事资源转移到世界其他地区。然而事与愿违,美国政府发现其政策不断受到以色列行动的颠覆。 


尽管特朗普2.0政府采取了大胆的开局举措,但在其执政的头八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里,它在推进美国长期和平与稳定的目标方面与仍旧效率低下。事实上,特朗普政府起初对以色列针对哈马斯的自主行动基本持放任态度,包括以色列击毙哈马斯领导人、重创黎巴嫩真主党、展开与伊朗为期12天的战争等。今年3月,以色列打破了美国斡旋的加沙停火协议,随后绕过了长期存在的联合国框架,将特朗普政府拖入所谓的人道主义行动。到了春末,日益严重的饥荒迫使更多加沙巴勒斯坦人逃往埃及边境,导致以色列与埃及和约旦的长期和平协议紧张。6月,以色列不仅轰炸伊朗,还说服特朗普政府加入其行动,向伊朗主要核设施发射掩体炸弹,破坏了美国与伊朗的谈判,美国还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导致伊朗军事能力大幅削弱。几乎在每一次行动中,特朗普政府都全力支持内塔尼亚胡的军事行动。


然而,上个月以色列轰炸卡塔尔境内的哈马斯领导人后,特朗普政府改变了他的中东策略,开始征求阿拉伯与穆斯林国家的意见,并极力敦促内塔尼亚胡结束战争。以色列在未与特朗普协商的情况下袭击了卡塔尔,这激怒了美方政府,同时也给了美国谈判代表筹码——据悉,特朗普认为这是在内塔尼亚胡失控之前“管束”他的机会。卡塔尔是美国的重要盟友,美国中央司令部的主要前沿指挥部乌代德空军基地(Al Udeid Air Base)就设于此地,并且卡塔尔在以色列与哈马斯的谈判以及其他一系列冲突中发挥了关键调解作用。这一鲁莽的行动令美国政府措手不及,成为特朗普强力推动结束加沙战争的主要催化剂之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达成协议,因为特朗普总统决定不给内塔尼亚胡任何回旋余地,”一位熟悉谈判的以色列顾问表示。“内塔尼亚胡别无选择,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内,他都需要特朗普的支持,才能保住哪怕一丝政治上的生存机会。”


图片

9月,卡塔尔多哈,以色列袭击哈马斯领导人时受损的建筑。 图片来源:路透社


据Politico观点,特朗普的最新加沙外交策略已经超越了其第一任期内面向公众、高度表演性的单边主义,其特点是越来越依赖地区伙伴,并对实质性的幕后外交更加耐心。特朗普在维护以色列自卫权利的同时,加强了与阿拉伯伙伴的关系,争取他们帮助哈马斯重返谈判桌,并加大对内塔尼亚胡的压力。他还利用了以色列的政治日程——内塔尼亚胡接下来的政治竞选需要特朗普的支持——来约束内塔尼亚胡的行为。“特朗普与阿拉伯伙伴,尤其是卡塔尔的合作,促成了事态发展”,“从实力角度来看,以色列从未如此强大。他们消灭了黎巴嫩的真主党,摧毁了加沙的哈马斯,并说服美国打击伊朗。但在外交上,他们从未如此孤立” ,一位参与斡旋的相关人士告诉Politico记者。


03
美国与以色列的分歧:加沙持续和平真的会到来吗?


早在以色列内阁批准特朗普政府主导策划的与哈马斯的第一阶段和平协议之前,强硬派以色列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Itamar Ben-Gvir)曾表达过对该协议的不满,他带领一群犹太信徒在耶路撒冷热点地区圣殿山祈祷,并呼吁在加沙取得“全面胜利”。但最终,以色列内阁仍旧投票批准了特朗普计划的第一阶段——撤出以色列国防军,并遣返所有以色列人质,以换取巴勒斯坦囚犯。


尽管达成了第一阶段协议,但也有分析观点认为,为了安抚右翼并确保自身的政治生存,内塔尼亚胡可能会在人质获释后重启对哈马斯的战争,并再次阻挠人道主义援助且他可能会再次袭击伊朗,以转移人们对其所谓“加沙任务”的注意力。所谓的和解策略不一定能够在内塔尼亚胡那里找到“买家”,他需要战争持续进行,方能安抚其极右翼联盟伙伴,并推迟他可能面临的腐败指控以及司法清算。而倘若内塔尼亚胡最终决定撕毁该协议,或者该协议第二阶段的谈判破裂,以色列可能会将美国拖入一场特朗普政府不愿看到的战争。


长期以来,以色列政府都倾向使用军事力量来制衡对手,而这无疑会损害美国政府在中东地区的长期利益与目标。以色列和美国在共同的战略范式下有着不同目标的观点并不新鲜,只是在近两年来,这种观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暴露。


几十年来,美国的中东战略一直建立在支持以色列以及保持石油自由流通这两大支柱之上。此外,历届美国政府还确定了一系列目标:防止敌人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保持足够的军事影响以保证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整体而言,自“9·11”事件后,美方一直倾向于促进中东地区的相对稳定。历届美国政府都将以色列的战争视为防御性战争,并向其提供先进武器和军事支持,同时拥抱在以色列旁边建立巴勒斯坦国的想法。


然而随着右翼先锋势力在以色列稳步崛起,以色列方面对其利益的定义开始与美国官方言论大相径庭。支持两国方案的中左翼政党几乎消失殆尽,以色列的国家安全逐渐被等同于至少吞并约旦河西岸——即约等于阻止巴勒斯坦建立主权国家。2022年,内塔尼亚胡与极右翼政党组建政府,定居点建设运动进一步加强,贝扎莱尔·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和伊塔马尔·本-格维尔这两个极端主义领导人认为,任何巴勒斯坦统治的有关想法,甚至巴勒斯坦在前英国托管地长期存在,都“令人厌恶”。


这种以色列制造混乱、美国不情愿跟随的模式,无疑蕴藏着巨大的风险。美国需要认识到其长期利益与以色列的分歧程度,为了真正打破这种局面,美国需要持续向以色列施压,使其走向维持而非破坏中东地区稳定的路线。否则,这项最新协议可能成为又一项美国主导的失败和平倡议。


04
结语


20点计划的达成,再次凸显了美国在中东地缘政治重构中再次发挥了核心斡旋作用。此次斡旋凸显了特朗普政府外交策略的转向:从早期的战略放任转向积极依托阿拉伯伙伴的多边协调,并对地区盟友施加强制性外交。尽管各方基本对该计划表示同意并开始执行,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加沙地带的和平前景仍旧充满挑战——美以战略分歧在谈判过程中暴露无遗,以色列的单边行动屡次冲击美国主导的多边斡旋框架,加沙内部权力交接的充满复杂性,以色列执政联盟存在诸多内部分歧……这些均为加沙地带的和平注入不确定因子。若本次计划能顺利过渡为可持续和平,或将重塑中东权力平衡;反之,则可能成为大国调停失败的又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