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昱航 发布时间:2025-10-19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前言
“我们还没有放弃”,9月23日,南非贸易部长帕克斯·陶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他希望给予许多非洲国家优先进入美国市场的《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能够在今年晚些时候到期之前得到延长。自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美南关系加速恶化。此前数月间,南非政府屡遭美国政府指控对阿非利卡白人实施种族灭绝,并受到美方进一步的关税制裁。当地时间9月5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他将不会出席今年11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改由副总统万斯代表美国与会。在此背景下,两国关系或已跌至种族隔离时期以来的历史低点。
5月21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会见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时举着一篇印刷文章。
图源:彭博社。
01
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南关系进入新低谷
(一)美南关系持续衰退
过去二十年,美国与南非通过经贸合作与发展援助,建立了较稳固的双边关系。作为《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AGOA)的核心受益者,南非是非洲对美最大出口国,美国是南非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2024年双边贸易额高达147亿美元,南非每年向美出口超2.5万辆汽车,支撑着数万制造业岗位。在南600家美国公司是南非最大的单一投资者,雇佣了超过13万名南非人。此外,截至2024年美国累计向南非提供逾80亿美元援助,其中艾滋病防治项目资金占南非全国投入的17%。南非的地缘位置和矿产资源对美国同样重要,在美国地质调查局认定的对美国利益至关重要的50种矿产产品中,有12种由南非供应,美国接近100%的铬,超过25%的锰、钛和铂都需要从南非进口。
但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美南关系却迅速恶化。今年2月,特朗普以南非新《征收法案》(Expropriation Bill)“迫害白人农民”及对美的“侵略立场”为由,签署行政命令冻结了几乎所有对南非的援助,并允许南非白人申请美国难民身份。4月,美国暂停了与南非国防军长达三十年的军事援助与合作。5月,美国包机接收南非白人难民,特朗普再次谴责所谓南非白人正在遭受“种族灭绝”。8月,美国国务院年度人权报告对南非评价大幅降低,指责其“征用土地并虐待少数族裔”。最终,在9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缺席11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G20峰会,由副总统代劳。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判断,这几乎标志着两国关系已跌至种族隔离时期以来的新低谷。
2017年,南非比勒陀利亚的一次警方突袭。
图源:法新社。
(二)南非存在“种族灭绝”吗?
今年,特朗普政府一再强调南非政府正在进行土地掠夺,并对阿非利卡白人农民进行种族灭绝,且以此为据对南非施加一系列惩罚性措施。那么,南非真的存在针对白人的“种族灭绝”和“迫害”吗?
事实上,今年1月新《征收法案》实施以来南非政府从未没收过任何土地。新法律赋予政府为公共目的征用土地的权力,例如修建道路或学校或为了公共利益,旨在更新种族隔离时期的1975年立法,“纠正过去种族歧视法律或做法造成的后果,实现南非所有自然资源的公平使用”。新法律规定被征用土地的所有者必须获得“公正和公平”的补偿,但在某些情况下无需支付任何补偿,例如当土地未被使用或已被征用用于投机目的而没有具体开发意图时。
“农场谋杀案”系个案而非“种族灭绝”。南非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治理问题,2024年全年有超过2.7万人被谋杀,大部分受害者来自包括以黑人为主城镇在内的低收入地区,其中与农场相关的谋杀案仅有55起。并且有数据表明,过去20年来,农民被杀害的案件数量一直在下降。
(三)美南核心矛盾是“两边下注”
近期美南关系的下降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有迹可循的。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他就指控南非存在“大规模杀害农民”并要求时任国务卿蓬佩奥调查土地问题。2023年2月,美国众议院第145号决议也提出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ANC)的外交政策“早已不再反映其宣称的不结盟立场”,转而“直接偏袒中国、俄罗斯联邦和伊朗代理人哈马斯”,并认为此举“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该决议已要求审查美南关系。同年11月,美国参议院共和党议员里施(Risch)对拜登政府在南非举办贸易峰会的决定公开表示“失望”,其理由直指“南非持续采取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的行动”。这种不满情绪在2024年2月演变成实际行动,美国国会提出了一项两党法案,旨在重新审视美南关系,指责南非选择“与恶意行为体结盟”,对抗美国利益。可以说,《美南法案》的提出,正是这一系列标志性事件以及长期积累的不满情绪在立法层面的集中爆发。
美国对南非日益增长的不满,其核心根源在于南非政府奉行的“两边下注”外交策略。多年来,南非政府展现出一种政经分离、战略对冲的政治姿态。一方面,期望在《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框架下维持与美西方国家的经贸往来并获取援助;另一方面,基于种族隔离的历史记忆,强调独立自主,奉行“积极不结盟”和反帝国主义立场,并积极推动金砖国家集团作为制衡西方的力量。
近年来,随着美国政府强调地缘战略回归,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时期强硬的“美国优先”政策,南非的一系列行为被美国视为对其战略利益的挑战。这包括在俄乌冲突后拒绝追随美国谴责俄罗斯,在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涉嫌违反人道主义法,以及参与金砖国家联合军演等。尤其在特朗普政府对国内支持哈马斯行为采取严厉措施的背景下,南非公开站在美国对手一边的姿态,显得更加难以接受。因此,无论双边经济利益多么重要,南非这种试图左右逢源、在关键地缘政治议题上与美国对立却仍想享受西方红利的“两边下注”策略,构成了美南关系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
2月15日,支持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和出生在南非的关键顾问埃隆·马斯克的南非白人聚集在美国驻比勒陀利亚大使馆前。
图源:法新社。
02
美对南加征关税使南非工业衰退危机雪上加霜
美对南加征关税令其困顿加剧。自8月7日起,南非部分输美产品被征收30%的关税,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遭受的最高税率,直接冲击南非关键行业。据南非贸易部长评估,此举将破坏至少3万个就业岗位,对南非国内劳动力市场产生极大冲击。同时,关税政策直接导致需求萎缩与生产动能减弱,据南非联合银行数据显示,8月新销售订单指标从55.9骤降至47.4,商业活动指数亦从47.1下滑至45.8。彭博社认为,这些数据指标的变化说明南非工业衰退危机正在进一步加剧。
受到电力成本急剧飙升的影响,南非工业竞争力显著下滑。自2006年以来,南非电力成本飙升600%,远超国际平均水平,而近期南非国家能源监管机构(NERSA)批准Eskom电价额外上调至8.76%,进一步推高企业生产成本,这远超最初5.36%的涨幅和南非央行3.3%的通胀预期。这直接挤压制造业利润空间,加剧通胀压力,削弱企业投资意愿,高昂且不可靠的能源供给,使南非工业在成本效率和运营稳定性上难以与全球竞争者抗衡。
9月25日,约翰内斯堡,一名街头小贩正在卖橙子。
图源:彭博社。
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构成工业竞争力下降的另一重压力。南非当地工会推动工资增长长期高于通胀水平,叠加政府严格的劳动法,导致企业用工成本高昂、灵活性受限。尽管失业率居高不下,劳动力市场却呈现“高成本、低效率”的矛盾局面。这使得南非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领域尤其缺乏竞争力,难以抵御来自亚洲等低成本地区制造商的冲击。电力和人力双重成本压力的持续恶化,是导致南非工业占GDP比重从1994年的23.5%萎缩至当前13%的关键原因。
关税冲击波迅速蔓延至南非关键经济领域。农业因口蹄疫疫情与美关税的双重打击,企业信心指数连续两季度下跌至63点;制造业信心更暴跌10点至历史低位23,成为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下的重灾区。此外,零售与批发信心指数分别下滑至32和38点,供应链指标同步恶化。南非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8月回落至49.5的收缩区间,逆转此前短暂扩张趋势,美对南关税政策正从多维度严重削弱南非经济韧性。
受到工业衰退和关税的冲击,南非失业率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受到工业衰退影响,自2000年以来南非累计7万家企业进入清算程序,造成280万个工作岗位永久消失。这种系统性岗位流失规模远超周期性波动,是去工业化的潜在指标,印证当前失业率正无限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由于美国高关税,南非制造业出现大规模裁员潮。福特计划在比勒陀利亚和格贝哈裁员470人,嘉能可因关闭铬铁工厂启动大规模裁员谈判;固特异轮胎7月关闭格贝哈工厂导致900人失业,梅赛德斯奔驰2024年中期在东伦敦工厂裁减700个岗位。这些行业巨头的连续收缩,直接加剧了就业市场恶化态势。
约翰内斯堡的商业中心。
图源:彭博社。
03
美南关系将走向何方?
面对本轮外交冲突,南非将采取短期外交斡旋与长期贸易多元化并举的策略,以系统性降低风险。
南非政府迅速通过外交渠道表达不满,并寻求豁免或减免关税。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Cyril Ramaphosa)公开反对特朗普的30%关税政策,强调南非出口(如农产品)是反季节供应,不威胁美国本土产业,而是填补市场空白。拉马福萨政府持续与美国谈判,指出关税将损害双边贸易平衡,并呼吁基于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进行对话。此外,南非利用多边平台,如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和金砖国家机制,强化国际发声。针对特朗普的G20缺席,南非外交部回应称,此举不会影响峰会成功,但暗示将加强与中俄等国的合作,以平衡美国影响力。
5月19日,约翰内斯堡附近布拉克潘的一名农场工人正在耕作农田。
图源:法新社。
面对对美出口锐减,南非积极推动出口转向其他市场,避免过度依赖美国。一是,转向中国和亚洲市场。南非正加大对华出口力度,目标是显著增加农产品、矿产和制造业产品贸易额,以抵消美国关税的影响。2025年7月,拉马福萨政府表示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南合作,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同时,探索与印度、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机会,利用反季节出口优势。二是,强化与欧盟和非洲内部贸易。南非受益于欧盟的优惠准入协议,继续扩大对欧洲的出口。同时,推动AfCFTA实施,目标是将非洲内部贸易占比从当前的15%提升至更高水平,以开辟新市场。三是,加强国内支持措施。政府设立“出口支持台”,为受关税影响的企业提供咨询、融资和市场情报。此外,宣布针对性经济刺激,包括补贴制造业和农业部门,以缓解失业压力。工业贸易与竞争部(DTIC)强调,这些措施旨在“缓解冲击并寻找新出路”,预计短期内可缓冲部分损失,但长期需依赖结构性改革,如改善能源供应和基础设施,以逆转工业衰退。
美南关系呈现短期紧张加剧,长期疏离的特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是经济措施,还带有地缘政治色彩。他指责南非支持美国对手,并于2025年2月终止所有对南非援助,这包括发展援助和军事合作。G20缺席进一步凸显分歧,特朗普视南非为“不可靠伙伴”,而南非则批评美国“单边主义”。短期内,关系可能局限于最低限度外交互动,美国或通过国会施压南非在国际问题上选边站。如果特朗普连任或其政策延续,美南关系可能走向“完全断裂”。贸易减少、投资撤出,并影响美国对非洲整体战略。美国视南非为与中国竞争的关键,但南非的中立主义令其失望,导致美国转向其他非洲伙伴如肯尼亚或尼日利亚。反之,南非将加速转向东方,加强与中国的经济纽带,可能加入更多中俄主导的倡议。这符合特朗普关税的“意外后果”——推动非洲国家向中国靠拢。总体而言,美南关系将趋于复杂而非对抗性,美南经济脱钩但地缘合作可能维持。
9月26日,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Cyril Ramaphosa)在联大会议上发言。
图源:彭博社。
“南非的国家利益将永远保持独立,不受外部影响。它将体现我们的宪法价值观和国家优先事项。在我们继续与国际社会进行建设性接触的同时,我们始终坚持,这应始终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在参加第九届非洲开发东京国际会议(TICAD 9)后在社交媒体X上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