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逸 发布时间:2024-08-12 来源:观察者网+收藏本文
沈逸 教授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复旦大学国家安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整体而言,“极端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是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精英构建的规训标签。用“极端民族主义”标签标识拒绝内化西方知识体系和价值标准的行为体,用“民粹主义”(以及具有特定历史意涵的种族主义和身份政治仇视话语)标签规训发达国家内部的非精英群体,尤其是来自底层的强烈反抗。
从策略上来说,西方着力发挥葛兰西意义上的霸权优势,将非西方行为体中的特定群体进行吸纳性规训,并通过系统传递“极端民族主义”等内嵌特定特定标准的规训工具,扩展自身影响力,以弥补“纯血”西方精英在全球范围整体性的数量劣势,这大致是从1600年开始延续至今的一种权力结构。就经验观察来说,是当前全球舆论场信息竞争与认知博弈中常见的态势。
“极端民族主义”的治理需要回归事实和舆情生态的基本面,尤其需要避免过度的政治-道德洁癖,以及不自觉的“皈依效忠”倾向。民族主义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情境和历史的发生逻辑,本质上来说是西方以殖民方式启动现代化进程,强势入侵并摧毁中国传统结构之后,在中国本土发生的自发反抗,与外来知识体系共同碰撞的产物。
从西方的视角来说,尽管当代全体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都以民族主义乃至激进民族主义的政治煽动和动员发夹,但在进入成熟稳定期后,处于对底层民众系统性动员的阶级性的恐惧,在作为上层建筑的知识与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对民族主义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污名化以及解构处理,并进行了比较强力的推广,确保通过知识实现规训,就像X战警中消除变种人的方法不是消灭成熟体,而是避免成熟体的出现一样。
“民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叙事在当代中国的舆论生态中的使用具有显著“通假”以及“移情”属性。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对西方,以及中国本土部分具有传承属性的知识精英来说,是某种系统性的威胁和挑战,除非中国选择1991年苏联的道路,而且还不能出现俄罗斯现任领导人的那种强势,否则中国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威胁。
但是,一如沙利文2014年在CFR演讲中所指出的那样,美国从外部用各种方式改变中国的努力,已经趋于失败;而且,从外部对冲中国崛起,其成本已经超越了西方可选政策的边界。那么很显然,对西方来说,能够有的希望,自然就是等待内部的变化。
中国的挑战,则是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凝聚出新的共识和目标,其中要实现自我超越的关键,就是摆脱在所谓“极端民族主义”上的非自主性判断,或者,更直白的说,就是超越“友邦惊诧”和“中国是得到美西方认可的市场经济”这种具有显著时代局限性的认知,回归到中国客观国家利益,回归到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秩序构建,回归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面,来看待和理解各种问题。
治理“极端民族主义”以及更加广义的网络治理,关键在于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网络治理这种生态构建的事情,当然是最适合展现中国的制度性优势,就是对人民的认定,对人民的相信,以及对人民的依靠。这种认定相信和依靠,以及,教育发动组织,是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的底层逻辑。现在欧美民主政治制度运行的荒腔走板,与其在萌芽与先发时期曾经显现的辉煌相距甚远,核心原因之一,也在于对这底层逻辑的背反。对中国来说,如果最终变成了用“极端民族主义”的标签去标识所谓“乌合之众”,那至少是一种需要有效矫正的政策定位。
涉日的“极端民族主义”治理,需要的是一种均衡的治理生态。从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思潮和运动,一般都是被刺激出来的:或者是被外国列强的暴行刺激出来的;或者是被本土的一些皈依情节与求认同需求过于强烈的行为体的言行刺激出来的。
这一轮苏州的事情,则表现出了社交媒体舆论平台治理的复杂挑战,里面混杂了流量经济的异化表现,技术娴熟来路可疑的“两头吃”与“双向反跳”,找到了“透气窗口”且娴熟语言技巧各种“借题发挥”进行扩张阐释以弥补长期憋屈和不满的,但更加关键的,是体现需要提升应对复杂舆情的本领,并且在治理进程中构建相匹配治理规范的系统性能力。
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个人的深度参与性观察来看,绝大多数网民有充分的理性,并不喜欢那种学理意义上有害的“极端民族主义”,事实上那种东西在中国本质上是水土不服的,相反在欧美发达国家,以及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的过于成功的日本那儿,是根深蒂固的存在。
精准,细致,同步,均衡,是涉日“极端民族主义”治理的可能方向。其中的核心逻辑,是要进行源头管理,从源头上消除可能诱发“极端民族主义”的刺激。从舆情生态来说,需要消除那些恶心的跪舔媚日言论,因为这是滋生所谓“极端民族主义”的前提和根源。很显然的道理,如果日本政府承认了二战历史责任,进行有效的道歉与赔偿,拆了靖国神社,或者,把侵略战争的纪念都拆了,正经反思战争罪行与责任,那也就没啥问题好弄了。治理网络生态中涉及的激烈情绪,更加需要对情绪的产生机理进行深层认知,系统梳理,理解其中的动力生成机制,继而进行有效且精准的治理。提升本领,克服恐慌,拒绝一劳永逸的诱惑,做好长期持久工作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心理建设。
个别精英自虐,面对日本这个非常特殊的,迄今为止不仅在精神和情感上持续刺激中国,而且在现实利益上坚定的与美国站在一起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国家,进行主动的自我矮化,实事求是的说,这真的是非常容易刺激出比较强烈的负面情绪的事情。所以,如果真的不喜欢看到极端的情绪化表达,麻烦记得站直了,不要自虐。